APP下载

农业在呼唤:关爱土壤 助农增收2012首届中国新型有机无机肥料市场营销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2012-09-06中国农资张高科

中国农资 2012年33期
关键词:无机化肥有机肥

□ 《中国农资》记者 张 琴 张高科 张 番

8月18日,由中国农资传媒和北京根来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2首届中国新型有机无机肥料市场营销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有关专家及肥料生产、流通企业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企业代表一致认为,随着化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我国耕地有机质不断减少,土地的酸化越来越严重,已经威胁到我国粮食的持续增产,未来石油农业的发展将会遇到瓶颈,有机无机相结合是发展方向,希望我国农业能回归到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时代,有机无机肥料将会迎来发展新机遇,并呼吁国家在政策上支持有机无机肥料行业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耗用大量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和原料,无论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解决因人口激增而引起的世界粮食需求矛盾等问题,均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回归有机无机相结合才能缓解当前农业发展的矛盾。中华合作时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农资传媒总编辑曾峰介绍说,此次论坛旨在唤起人们对土壤的关爱,推动我国有机无机肥料发展,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助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提出“关爱土壤,助农增收”这一主题,也是对行业发出的一个倡议,希望得到更多企业的积极响应,成为今后行业努力的方向,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

北京根来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德成表示,实践证明,有机无机肥料不仅能够增产、养地,更重要的是它能提高作物的抗病害能力,可以大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并且可以提升作物的品质,顺应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华合作时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农资传媒总编辑曾峰:

关爱土壤,助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肥料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商品。今年我国夏粮又喜获丰收,总产量超过1997年的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九连增”。然而近年来,我国粮食增产制约因素增多,尤其当前,农田掠夺性经营以及化肥等长期大量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土壤沙化退化,水土流失严重,面源污染加重,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粮食质量和效益。在这样的农业生产现状下,在不牺牲后代土壤生产力的基础上,如何才能确保农民实现持续增产增收,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成了我国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此论坛,旨在唤起人们对土壤的关爱,推动我国有机无机肥料发展,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助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我国陆续启动实施了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政策,并逐步加大实施力度,如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2006年国家部分省区启动了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项目等。国家实施的各项农业和环境政策对我国养分资源利用、改良土壤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养分管理、科学施肥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化肥生产、流通企业及有关农技推广部门共同努力。

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土肥处副处长杨帆:

希望农业回归到有机无机相结合时代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依据,土壤基础肥力是实现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在古代,我国粮食产量主要依靠有机质的循环。从西汉到清代的1800年中我国的水稻产量提高了3倍多。现在有关专家提出,粮食主产区平均单产水平与耕地有机质是密切相关的。土壤有机质提高0.1%,粮食产量的稳定性提高10%-20%。施有机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但又不能全靠有机肥,我们要养活13亿人口,要增产还要用化肥。但用化肥还要照顾到地力,照顾到土壤有机质含量,如果偏施化肥就会造成不仅对作物生长有影响,而且对土壤造成危害,出现土壤养分不平衡的情况,且病虫害严重,会增加农药的使用。从我国有机肥养分与无机肥养分使用情况来看,本世纪初,化肥投入占了绝大多数,有机肥投入越来越少,甚至在一些粮食主产区退出了历史舞台。为此我们有一个美好愿望:希望有一天我国农业回归到有机无机相结合时代。

走有机无机相结合之路,一方面能保证我国粮食产量保持在一个高水平,另一方面也能缓解我国耕地质量的持续下降,以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推出了一系列提高土壤有机质项目,如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等。此外,去年开始,农业部还增加了对南方酸化土壤的改良和北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项目,这些项目的补贴逐渐扩大,未来还增加高标准农田、补充耕地生地熟化培肥。

北京根来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德成:

有机无机肥是未来肥料发展方向

随着化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我国耕地有机质不断减少,土地的酸化越来越严重,已经威胁到农业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近年来,根来福一直致力于新型有机-无机肥料的研究和推广,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努力。从2004年开始,公司一直在做有机无机新型肥料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已经掌握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可以做到有机无机新型产品规模化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氮、磷、钾含量可达到35%、38%、40%,有机质含量可达到20%。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发现,有机-无机的新型肥料不但能够养地,更重要的是它能提高作物的抗病害能力,可以大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大大提升作物的品质,并逐步形成 “营养植保"理念,这一理念的形成无疑将改变传统 “滥施肥、多喷药”的习惯。

有机-无机肥料不仅是安全有效的,而且是有前途的。有机-无机肥料从控释、增产、养地、抗病的效果来看都有明显的效果,是未来化肥行业发展的不二选择。新型有机-无机肥料的概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抗病增产、提高作物品质;二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三是能规模化生产;四是达到生态控释,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友好环境;五是能规模化生产,不论是复混肥还是水溶肥都能利用先进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和施用;六是亩投入成本较化肥低。

土壤是有生命的,如果土壤死了,庄稼就活不了。因此,我们用有机质去激活土壤的生命力,提高土壤的活力。然而现阶段只利用有机肥并不能实现高产,养活所有的人,所以新型高能量有机-无机相结合的肥料是权宜之计,这是自然界的选择,市场和企业的选择,也是国家的选择,是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从自然界的角度分析,土地是根,肥料是本,庄稼是果。从市场上看,无论是一些没有资源的企业还是经销商都在找差异化的产品,然而差异化的产品要代表方向,要有发展前景,这无疑为有机无机肥料带来发展契机。从国家来说,土地是国家的根,保护土地有更强的生命力是国家之本,让农民持续增产增收是国家之果。

为此,我认为,未来3-5年,在中国化肥市场上,新型有机无机差异化产品将成为发展的方向。希望国家在运输、财政、标准等政策方面给于明确的大力支持,也希望行业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发展、推广新型有机无机肥料,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不懈努力。

黑龙江省土肥站站长 胡瑞轩:

有机无机相结合方适应农业发展需要

肥料的发展最重要的方向是适应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过分偏施化肥,土壤有机质在锐减,石油农业将步入死胡同。如东北地区的70%-80%黑土地集中在黑龙江,但目前黑土地质量下降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黑龙江土壤退化的主要标志就是土壤有机质减少。传统农业靠农家肥的积累来维持有机质的循环,但是现在由土地带走的有机质远大于土壤本身剩余的秸秆所转化的有机质。上世纪70年代,黑龙江北部地区黑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6%-9%,南部地区 4%-6%;现在北部土壤有机质下降至不到4%,南方2%左右。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明显下降成为黑龙江农业种植面临的严峻问题,当前增强土壤活性、提高土壤肥力是解决土壤问题的首要任务。

然而,面对土壤基础肥力薄弱的情况,如果施用更多的化肥,不仅产量提高幅度有限,而且会进一步影响土壤肥力;如果减少速效养分,则会大幅度减产。好的肥料在功能定义上有四方面要求:一要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养分;二要能达到培肥地力、活化土壤的目的;三要提高农产品品质;四要保证食品安全性。因此目前化肥产品的养分配方必须适应土壤的需求。只有在施肥的环节上补充耕地的有机养分含量,才能有效地缓解有机质下降的情况。而有机无机肥料相结合能满足这些要求,也才能适应当前农作物和土壤情况的需求。

中农控股实业部总经理 陈永涛:

顺应科学,走有机无机相结合之路

建国以来,我国化肥施用量在逐年增长,化肥对粮食增产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长期走下去是一个死胡同,化肥这一蛋糕将会越来越小。我们看欧美和日本,这些国家化肥的施用量却在下降。为此,我们不能走极端,应该顺应农业潮流、尊重自然,走有机无机相结合的路子。我国古代的亩产量在世界上是领先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有收集畜禽粪便的习惯,靠这些有机肥推动的结果。后来发展石油农业以后,我们的农业实实在在落后了。所以,肥料行业要顺应潮流,走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从营销角度讲,方向才是战略,我希望这次参会的经销商能够确定方向,实实在在顺应科学、顺应潮流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

中化化肥磷复肥部副总经理 杨春明:

石油农业的发展前景为我们敲响警钟

目前的施肥效应比10年前的确在降低,虽然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氮、磷、钾,但由于土壤的活性在降低,一些地方甚至连细菌都不能存活,所以根本没有有效的成分。现在的土壤需要有机肥的唤醒,虽然有机肥在短期内对土地的作用不明显,但通过连续3年的施用将会改善土壤,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我国农业正在追求快速的回报,但也要注意到土地流转和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对于规模化效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这种模式将会更加专业化,懂得未来发展方向,如果我们有先进的理念和产品配合优质的服务,更能赢得市场。石油农业的投入会越来越高,即使能保住当前粮食增产的势头,但投入成本会越来越大,因此其发展前景有限,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而有机无机相结合是未来肥料行业的发展方向,不改善土壤的活力,就没有庄稼的好苗,更谈不上持续增产增收。希望这次论坛的召开,是行业发展有机无机肥料行动和心动的开始。

吉林省农资公司董事长 黄宝山:

有机无机新型尿素有望助力农民增收

虽然从事农资行业的时间不长,但我也感受到传统化肥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所以我们公司今年在有机无机新型肥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经营了山西永济中农生产的多酶金尿素,目前的总体情况比较好。多酶金尿素作为推向市场的有机无机新型尿素产品,它的核心理念是50大于 100,也就是施用50斤多酶金尿素的效果要大于施用100斤普通尿素的效果。通过对蔬菜、水稻、果树、玉米试验户的跟踪调查,目前在吉林省内各地作物长势喜人,明显好于施用普通尿素,作物呈现茎秆粗壮、叶面肥厚叶色浓绿等特点,尽管整体用量比普通尿素减少一半,但产量却不减少,深受农民欢迎。

湖北省农资公司总经理 李勇:

有机无机肥料也是土地的“粮食”

上世纪70-80年代我们讲的是轮种,但现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很多人都在做“竭泽而渔”的事情,使得土地得不到休养,而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新型肥料除了能够给作物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外,也能给土地提供营养,我们常说肥料是粮食的粮食,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机无机新型肥料是土地的粮食。

前几年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有机肥料都是物理性状很差,从外观上看脏兮兮、黑乎乎的,也大都是一些很小的厂家在做,没有严格的规范,标注的含量非常高,价格却很便宜,施用效果也非常差,市场影响不好,对目前新型有机无机肥料的推广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目前的有机肥料展示的是和原来的有机肥料完全的不同的概念,主要区别就是从物理性状和施用效果来看有明显的提高。有机肥料确实能够改良土壤,但在短期内却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需要一个过程,因而推广有机无机肥料是切实可行的。

华农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小兵:

有机无机肥料发展需要政策扶持

近十年来,我国化肥用量翻了一倍,而农家肥、有机肥的施用量却在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农民为了种地方便,只施用化肥,而忽略了对有机肥的施用。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土壤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而离开化肥单纯地施用有机肥又不能有效地提高作物增产,所以要解决我国农业生产这一现状,有机无机的结合将是未来肥料行业发展的方向。

中国农资传媒作为行业的媒体先锋举办这次高峰论坛,我希望能从政策上能给有机无机肥料发展一些呼吁,希望国家惠农政策能加以扶持。第一是有机无机肥应该享受化肥的优惠运价,有机无机新型肥料作为行业的发展方向只有享受化肥的优惠运价才能利于企业的推广和营销,才能使农民得到实惠;第二是目前国家在有机无机肥推广方面虽然有一些补贴,但是我希望这种补贴应该是普惠制,能够顾及到民营、股份制的企业;第三是希望施用肥料与发展有机食品相结合、相对接,以形成产业链拉动有机无机肥发展。此外,作为企业,要注重有机无机肥的升级换代,随着养殖业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有机肥源已经发生了变化,如出现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为此,要制定相关标准,助推这一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永济中农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乃仓:

坚定发展新型有机无机肥料信心

我们公司作为中农控股的下属生产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肥料的需求确实也感到了生存的压力,持续走发展传统尿素之路越走越艰难,只有走新型肥料之路才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去年以来,我们通过技

术改造,科技创新,于当年6月份研发生产出了新型高科技肥料——多酶金尿素,该产品是多种肽酶复合体及高分子有机聚合物经过复合而成的含有有机形态的高能量尿素。目前已经销售到全国各地,所有销售单位和施用的农民朋友反映其效果都比较好。参加此次论坛,听了各位专家和同仁的分析,更加坚定了我发展新型有机无机肥料的信心。目前,企业组织宣传、营销和农化服务三支专业团队,紧紧围绕这一新产品进行销售推广,希望这一新产品能早日走进千家万户,助农增收。

中农舜天生态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日升:

有机无机肥料顺应农业发展方向

有机无机肥料的应用可以为作物生长提供动力,为土壤提供肥力,为品质优美提供营养,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顺应了我国农业发展需要。中农舜天生态肥业将通过新产品营销中心试验、示范推广新型有机无机肥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农民欢迎。同时,作为肥料生产企业,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发展新型有机无机肥料。

猜你喜欢

无机化肥有机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无机渗透和促凝剂在石材防水中的应用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探索
加快无机原料药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和途径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