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桉树复合经营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2012-09-06王会利蒋燚曹继钊曾辉梁燕芳吴海潮刘德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土壤侵蚀径流量人工林

王会利,蒋燚†,曹继钊,曾辉,梁燕芳,吴海潮,刘德杰

(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530002,南宁;2.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530002,南宁;3.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530002,南宁;4.广西国有七坡林场,530225,南宁;5.广西贵港平天山林场,537112,广西贵港;6.广西国有博白林场,537617,广西博白)

桉树复合经营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王会利1,2,3,蒋燚1,2,3†,曹继钊1,2,3,曾辉4,梁燕芳4,吴海潮5,刘德杰6

(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530002,南宁;2.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530002,南宁;3.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530002,南宁;4.广西国有七坡林场,530225,南宁;5.广西贵港平天山林场,537112,广西贵港;6.广西国有博白林场,537617,广西博白)

运用径流场观测方法,对桉树-牧草、桉树-农作物和桉树-药材3种复合经营模式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进行定位观测,筛选出水土保持效益好的复合经营模式,为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桉树间作牧草、农作物和药材后,地表径流量分别降低了21.07% ~31.02%、33.91% ~38.71%和1.51% ~67.12%;土壤侵蚀量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但种植2年后,桉树3种复合经营模式均未产生土壤侵蚀;桉树+木薯复合经营模式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降幅最明显,初步认定桉树+木薯复合经营模式水土保持效益较好,是比较适宜的种植模式。

桉树;复合经营模式;径流量;侵蚀量

中国是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材需求量逐年增加。2000年以来,广西速生丰产桉树(Eucalyptus)林基地建设突飞猛进,每年以近10万hm2的速度发展,根据广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得知,到2010年广西桉树人工林面积达159.02万hm2,占全区森林总面积的15.38%。桉树具有速生丰产、适应性广、病虫害少、用途广泛的特点,经济、社会效益极大[1-2]。有报道[2-3]称,桉树对水分和养分利用率比较高,但生长快,长期种植可能会引起土壤肥力衰退、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桉树产业可持续发展。

复合经营是提高林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4],合适的复合经营在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肥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5]。大量研究[6-8]表明,桉树间种农作物等能有效改良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目前我国的复合经营模式繁多,但有关其水土保持效益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运用径流场观测方法对桉树-牧草、桉树-农作物和桉树-药材3种复合经营模式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进行定位观测,以期筛选出结构合理、水土保持效益好的复合经营模式,为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桉树复合经营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试验主要在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国有博白林场和广西贵港平天山林场开展。广西国有七坡林场跨南宁市的江南区、良庆区、扶绥县,经营面积5万hm2,林场属大明山系南向西支的延伸,整个地形由西南向东北渐低,以丘陵地貌为主,海拔一般在200 m以上;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气候,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间超过1 800 h,年平均气温21.6℃,极端低温-1.5℃,极端高温38.0℃;年活动积温(≥10℃)为7 450℃;全年降雨量1 200~1 300 mm,全年蒸发量1 600~1 800 mm,相对湿度为79%左右。广西国有博白林场位于广西东南部的博白县境内,经营面积4.79万hm2,有林面积3.83万 hm2,属低山、丘陵、台地交错地形地貌,最高海拔811 m,最低海拔68 m;地处北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气候温和,年平均日照时间1 778 h,年平均气温21.9℃,极端低温0.5℃,极端高温37.7℃;年活动积温(≥10℃)为7 553℃;年平均降雨量1 756.2 mm,年平均蒸发量1 791 mm,相对湿度为80%左右。广西贵港平天山林场位于广西贵港市郊,经营面积0.51万hm2;属南亚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时间1 703 h,年平均气温21℃,极端低温-3.4℃,极端最高温39.5℃;年活动积温(≥10℃)为7 328℃;年平均降雨量1 450~1 500 mm,相对湿度为80%。

2 研究方法

在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广西国有博白林场和贵港市平天山林场分别营建桉树-牧草、桉树-农作物和桉树-药材3种复合经营模式,桉树人工林为2009年4月营造,造林密度1 665株/hm2,同时套种牧草、农作物和药材。

2009年6 月,在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广西国有博白林场和贵港市平天山林场分别设置了2、2和4个径流场。各研究区径流场设置情况见表1。径流场面积100 m2(20 m×5 m),其中长边与等高线垂直,短边沿等高线水平。在每个径流场的上坡边与2长边用砖砌成挡水墙(高出地表15~20 cm),下坡边筑集水沟,集水沟深20 cm,底宽20 cm,上面覆盖水泥板[9]。集水池容积为1.5 m3。在各试验点安装降雨筒,观测降雨量。根据各试验点降雨情况和地表径流量及土壤侵蚀状况,及时测定集水池中水量,计算地表径流量(R/(L/m2)),根据水样含泥量及池底淤泥烘干量计算土壤侵蚀量(A/(kg/m2))。

表1 各研究区径流场基本情况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runoff plots in study area

式中:Vi为第i次观测的集水池中水量,L;S为径流场面积,m2。

式中:ρi为第i次测定的水样含泥量,kg/L;Vi为第i次观测的集水池中水量,L;Wi为第i次测定的池底淤泥烘干量,kg;S为径流场面积,m2。

3 结果与分析

3.1 桉树-牧草复合经营模式

桉树-牧草复合经营模式选择桉树+桂牧1号象草作定位监测对象,同时以桉树纯林为对照。2009、2010和2011年桉树-牧草复合经营模式地表径流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 574~6 612、2 337~2 961和29.4~42.6 m3/(hm2·a)(表2)。与桉树纯林相比,2009、2010和2011年桉树+桂牧1号象草模式下地表径流量分别降低了30.82%、21.07%和31.02%。表明,桉树人工林间作桂牧1号象草增加对雨水的渗透和截留,并随种植时间增加地表径流量减少,2011年其保水效果特别明显。这是因为桉树人工林下间作桂牧草1号,促进桉树生长,本试验刈割后的牧草用于桉树下压青,林地覆盖率提高,能有效截留降雨。已有研究[10]表明,巨桉林草复合种植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本试验中桂牧1号象草刈割后覆盖地表,丰富土壤有机物来源,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形状和孔隙分布,提高土壤的渗透能力和蓄水量,也是有效减少地表径流的原因之一。

2009和2010 年桉树纯林土壤侵蚀量分别为14.9和3.9 t/hm2,而桉树+桂牧1号象草经营模式土壤侵蚀量分别为10.0和4.2 t/hm2,2009年降低了32.89%,2010年则提高了7.69%(表2)。这是因为2010年4月份,桉树+桂牧1号象草复合经营模式补种牧草时对土壤进行了翻垦。2011年桉树-牧草复合经营模式未产生土壤侵蚀,这可能是因为桉树属速生树种,覆盖率高,可有效增加树冠截留,减少雨水对林地表土的冲刷流失。

表2 桉树复合经营模式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Tab.2 Runoff and soil erosion amount of Eucalypt plantation inter-cropped with different crops

3.2 桉树-农作物复合经营模式

桉树-农作物复合经营模式选择桉树+木薯作定位监测对象,同时以桉树纯林为对照。研究区降雨量和地表径流量见表2,可知,2009和2010年桉树-农作物复合经营模式地表径流量变化范围分别为7 255~11 837和5 813~8 795 m3/hm2。与桉树纯林相比,2009和2010年桉树+木薯模式下地表径流量分别降低了38.71%和33.91%。这说明桉树人工林间作木薯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的产生。这是因为木薯属多年生(热带亚热带)或1年生(温带)灌木[4],可提高林地覆盖率,有效地截留降雨。

2009和2010 年桉树纯林土壤侵蚀量分别为126.4和1.9 t/hm2,而桉树+木薯复合经营模式土壤侵蚀量分别为52.7和0.1 t/hm2,2009和2010年分别降低了58.31%和94.74%(表2)。可见,桉树+木薯复合经营模式2010年几乎未发生土壤侵蚀,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极好。木薯前期生长慢,生长发育期长[11],且根系分布较深,桉树人工林间作木薯能有效减少雨水对地表土的冲刷,随种植时间水土保持效果越明显。2010年底,自然灾害造成桉树-农作物复合经营模式径流场破坏,所以缺少2011年监测数据。

3.3 桉树-药材复合经营模式

桉树-药材复合经营模式选择桉树+扶芳藤、桉树+金银花、桉树+鸡骨草作定位监测对象,同时以桉树纯林为对照。研究区降雨量和地表径流量见表2,可以看出,2009、2010和2011年不同桉树-药材复合经营模式地表径流量变化范围分别为8 569~10 033、2 986~4 387和 19.8~60.1 m3/hm2。与桉树纯林相比,2009、2010和2011年桉树+扶芳藤、桉树+金银花、桉树+鸡骨草复合经营模式地表径流量分别降低了 1.51% ~14.59%、19.94% ~31.44%和11.56% ~67.12%。这表明,桉树-药材复合经营模式能有效增加雨水的渗透和截流,减少地表径流量,随着种植时间各种复合经营模式水土保持效果更加明显。

2009和2010 年桉树纯林土壤侵蚀量分别为23.0和5.3 t/hm2,而桉树+扶芳藤、桉树+金银花、桉树+鸡骨草模式土壤侵蚀量分别为25.3~59.4和0.8~1.6 t/hm2(表2),2009年3种模式分别提高了158.26%、42.17%和10.00%,而2010年分别降低了75.47%、84.91%和69.81%。桉树林地间作药材时对林地表层土壤进行了翻垦,并且不同药材翻垦幅度不同,致使林地表层土壤疏松,更容易被雨水冲刷,所以2009年桉树-药材复合经营模式土壤侵蚀量比较大,高于桉树纯林,随着药材的生长,林地地面覆盖率增加,使2010年土壤侵蚀量急剧减少,且低于桉树纯林。2011年各经营模式未产生土壤侵蚀,这可能是因为桉树属速生树种,覆盖度高,有效增加树冠截留,减少雨水对表土的冲刷流失。

4 结论

桉树人工林间作牧草、农作物和药材后,地表径流量降低了1.51%~73.14%。土壤侵蚀量受人为干扰影响比较大,桉树人工林间作牧草后,2009年土壤侵蚀量降低了32.89%,2010年4月补种牧草时对土壤进行翻垦,导致2010年土壤侵蚀量提高了7.69%。桉树人工林间作药材时对土壤进行翻垦,2009年土壤侵蚀量提高了10.00% ~158.26%,而2010年则降低了69.81% ~84.91%。桉树人工林间作农作物后,土壤侵蚀量降低了58.31% ~94.74%。由于桉树属速生树种,覆盖率高,有效增加树冠截留,减少雨水对林地表土的冲刷流失,2011年各经营模式未产生土壤侵蚀。

桉树人工林间作牧草、农作物和药材不仅提高林地利用率,而且有效地控制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科学合理的管护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水土保持效益更加显著,反之,则加剧水土流失。根据试验区近2年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的观测结果,初步认定桉树-木薯复合经营模式水土保持效益比较好,是比较适宜的种植模式。

5 参考文献

[1]黄昭平.广西桉树人工林种植情况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河北林业科技,2011(2):44-46,55

[2]谭宏伟,周柳强,黄美福.广西桉树种植区土壤条件及其可持续开发的思考[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8):1031-1033

[3]林义辉.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评价[J].广东林业科技,2001(4):32-36

[4]刘秀,蒋燚,侯远瑞,等.桉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典型设计及营建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2010,39(3):147-151

[5]Authony Yoamg.复合农林业与土壤保持[M].刘兆普,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6]王尚明,吴学仕,陈孝,等.农林复合经营研究-菠萝与桉树轮作对林木和土壤的效应[J].土壤与环境,1997,6(1):1-8

[7]刘宁,余雪标,林培群,等.桉树-甘蔗间作模式及配套管理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9(7):32-34

[8]林培群,余雪标.桉农间作系统土壤养分特征[J].热带林业,2007,9(3):27-31

[9]李纪元,肖青,李辛雷.不同套种模式油茶幼林水土流失及养分损耗[J].林业科学,2008,44(4):167-172

[10]武卫国,胡庭兴,周朝彬.不同密度巨桉林草复合模式初期土壤特征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7,25(1):76-81

[11]韦本辉.中国木薯栽培技术与产业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Study on benefit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in Eucalypt plantations inter-cropped with different crops

Wang Huili1,2,3,Jiang Yi1,2,3,Cao Jizhao1,2,3,Zeng Hui4,Liang Yanfang4,Wu Haichao5,Liu Dejie6

(1.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530002,Nanning;2.Key Laboratory of Central South Fast-growing Timber Cultivation of Forestry Ministry of China,530002,Nanning;3.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Superior Timber Trees Resource Cultivation,530002,Nanning;4.Guangxi Qipo State Forest Farm,530225,Nanning;5.Guangxi Pingtianshan Forest Farm,537112,Guigang,Guangxi;6.Guangxi Bobai State Forest Farm,537617,Bobai,Guangxi:China)

In order to select the compound planting pattern with goo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enefit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Eucalyptplantations,the runoff and soil erosion amount of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includingEucalyptus-grass,Eucalyptus-crop andEucalyptus-herbal medicine were observed in standard runoff plots(20 m×5 m).The results showed that:compared with onlyEucalyptusplantation,the runoff of other plantations,such asEucalyptus-grass,Eucalyptus-crop andEucalyptus-herbal medicine,decreased by 21.07% -31.02%,33.91% -38.71%and 1.51% -67.12%respectively;soil erosion was obviously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y in the early-period,but soil erosion was not found in plantation patterns ofEucalyptus-grass,Eucalyptus-crop andEucalyptus-herbal medicine two years later.Compared with other compound planting patterns,the decrease rate of runoff and soil erosion amount ofEucalyptus-cassava planting pattern was the greatest.Therefore, theEucalyptus-cassava plantation is considered as an appropriate compound planting pattern with goo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enefit.

Eucalyptus;compound planting pattern;runoff;soil erosion amount

2011-10-27

2012-05-10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桉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优化筛选及效益评价”(08160-04);广西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桉树人工林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价”(林科201011号);世界银行贷款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监测子项目“土壤侵蚀监测”(JC2)

王会利(1982—),女,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林业土壤生态和植物营养。E-mail:wanghuili6@163.com

†责任作者简介:蒋燚(1968—),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森林生态和森林培育。E-mail:jy68@163.com

(责任编辑:程 云)

猜你喜欢

土壤侵蚀径流量人工林
非平稳序列技术在开垦河年径流量预报中的应用
桉树人工林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及年代际变化分析塔西河来水变化状况
1956年~2015年渭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分析
1956—2013年汾河入黄河川径流量演变特性分析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探析
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环境与水土流失研究综述
邻体干扰模型在辽东油松人工林中的应用
南北盘江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