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广绿色建筑,营造低碳宜居环境

2012-09-06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2年7期
关键词:建筑节能绿色建筑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的鼎力支持下,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及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于2012年3月29日至3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推行绿色建筑、倡导低碳生活方面不遗余力。绿色建筑已经进入“十二五”规划聚焦之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筑业既要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又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着力用先进建造、材料、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大力发展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新型建材及制品,这是我国首次将绿色建筑纳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积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这些都标志着在政策层面,建筑节能已成为国家“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内容。“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一些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就推广绿色建筑,营造低碳宜居环境发表了精彩的观点。

深圳市发展的经验

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吕锐锋

目前,深圳建筑节能面积已经超过了六千万平方米,已建和在建的绿色建筑面积是1200万平方米。深圳是国家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试点城市。总面积156平方公里的光明新区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深圳市共建的绿色建筑示范城区。在绿色建筑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握重大的历史性机遇,那就是近年来启动的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国将开工建设保障房三千六百万多套,其中深圳安排建设24万套,这是一个庞大的住房建设计划。去年深圳新开工建设7.6万套保障房,今年将开工建设3.5万套,目前建设的保障房项目接近20万套,如何建好这些保障房事关民生,深圳选择绿色建筑的标准来进行建设,让保障房成为绿色建筑的典范,让绿色建筑进入寻常百姓家。

另一方面,保障房品质的提升也需要以绿色建筑作为导向,作为政府向百姓提供的公共产品,保障房虽然是保障基本的住房需求,但绝不意味着低端、低品质。我们不能走一些国家将保障房变为贫民窟的建设模式,而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绿色宜居,这也是新时期打造深圳质量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圳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在保障房建设中,全面普及绿色建筑是完全可行的。2012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强制推行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标准,具体做法:一是坚持低成本的技术路线。深圳的建筑科研机构对发展绿色建筑的本土技术路线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深圳的气候条件下,采用外遮阳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采用再生建材产品新技术,通过优化设计等被动式手段,就可以达到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而不需要借助于建筑设备等高成本投入的主动式技术,以光明保障房为例,平均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每平方米34.3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可以收回成本。二是采用节能省力的开发模式。深圳是一个土地资源极端匮乏的城市,在中心城区寸土寸金,近年来在地铁车辆段开发保障房,一方面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另一方面将绿色建筑与绿色交通有机结合在一起,既方便群众出行,又提升了建筑的品质。截止目前,深圳地铁已开通了五条线路,共178公里,地铁车辆段上建设保障房共20005套,总建筑面积达到115万平方米。

三是推行工业化的建设方式。保障房既有单一、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比较适合推行建筑工业化,建筑外墙、楼梯、室外走廊等广泛采用,建筑垃圾减少了80%,建材损耗减少60%,外墙等质量通病也得到了根本解决,相信这种生产方式进一步推广后,相关配件实现批量化生产,建筑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

四是实现绿色技术的集成应用。保障房既有单位建筑,又有成片开发的小区,在建设管理上也由政府进行主导推进,适合各种绿色建筑的集成应用。比如占地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的龙港体育新城小区由高层建筑组成,高层建筑借助自然通风,日照资源采光等数字模拟技术,实现住宅性能精细化设计,并综合运用了太阳能、光热、中水回用、人工湿地以及沼气利用等多项节能节水节材技术,降低小区的资源消耗,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为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建成后,每一个住户都用上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用地面积为32万平方米的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新校区的拆迁安置区采用综合新能源、绿色再生材料等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建成后将成为深圳最大的绿色住区。

持续创新,促进建筑节能

联合技术国际公司中国区总裁肖绍成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报告,中国每年新建竣工面积达20亿平方米。与之相应国内既有的建筑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因此努力提高建筑能效,将对中国的建筑领域和节能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我们注意到,在每年新增的20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节能建筑的面积不到一亿平方米,这就显出推广绿色建筑的节能技术,提高建筑效能的迫切性。作为建筑设备行业最大的供应商之一,我们努力创新,为客户提供新型的解决方案,通过应用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建筑能耗降低至少50%的目标。

今天,从燃油提取到应用的过程中,大量的能耗被损失掉,提取燃油的过程中会损耗能源,在电厂中燃烧燃油时能源也会损失掉,在运输管线中能源也会被浪费。因此,从地面开采一次性能源的90%会在传统系统中白白耗尽,所以在建筑能耗上每节省一点能源,在整个能源供应系统中将有十倍的效能,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在现在的政策框架下,加快推进建筑能源将通过三个途径:第一、被动的替换。随着建筑系统与材料的更新换代,市场上新的节能技术流程与系统将逐步地帮助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第二、主动发展,建立公共建筑节能业务的商业化道路。第三、强制实施,在政府支持的刺激下,强制实行施工公共建筑的一些节能措施。这些节能措施会对中国的既有和新建建筑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减轻中国的能源基础设施因城市进化程度所承受的额外压力。

在传统建筑中约有39%的能耗由暖通空调系统产生。通过研究发现,衡量空调系统能源的最佳方法不是查看其耗能峰值,而是评估其平均负荷与总能耗,我们正是用这一方法来评定凯里制冷机组的效能。因为制冷机组的效能负荷占整个系统运营的99%,螺杆压缩制冷机组比行业标准节能40%,节能效果非常显著。另一个通过建筑内部系统实行节能的例子是奥利斯电梯,与传统系统相比,奥利斯电梯节能达50%。该系统使用奥利斯专利的聚氨酯钢带,免润滑,无油污,更为环保。而奥利斯的能源再生技术可将电梯停止和正在运行时所产生的电能送回建筑电网,供其他系统使用,这两种技术相结合,节能效果可以达到75%。在既有建筑进行建筑能效化改造时,通常遵循三步走的流程:第一、调查。即通过全面调查既有的建筑系统,以确定可以通过最小的成本改造措施降低能耗。同时制定可以降低该建筑能耗和运行成本的改造计划。第二、实施执行在调查阶段确定的节能措施和系统更改计划。第三、验证。通过监测和建筑控制系统,确保节能的效果持续性,保证改进措施可以不断地在该建筑的生命周期内得以优化。

展望未来,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在中国拔地而起,在现有的节能技术和长远规划与合理利用的工作已迫在眉睫,并且意义重大。为迎接这一挑战,我们不仅应该关注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也应该关注既有建筑的改造和管理。

万达绿色实践

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商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赖建燕

过去的2011年是万达集团兑现承诺,全面完成集团绿色低碳战略研究报告年度任务的一年,也是万达各项绿建节能工作全面展开提升的一年。2011年万达集团新建成开业的13个万达广场全部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建一星设计标识,至此万达已有16个大型购物中心获得此项认证证书,成为自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绿色建筑标准以来,得到全部设计认证的16个大型商业建筑。其中2010年开业的广州白云万达广场并评为二星级绿色设计标识,2011年万达集团在其他物业的绿建节能工作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新建成的万达学院获得国家绿色设计标识三星级认证,成为国内首个学校园区获得三星级认证的项目。另外万达酒店旗下的两个酒店,成都索菲特、重庆艾美酒店获得绿色建设标识,标志着万达绿色节能首次由设计扩展到运营管理。2011年万达销售的住宅项目大部分实现全精装修交房,并有八个项目获得绿建一星设计标识。

绿色低碳是万达一贯倡导的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万达集团也是全国最早推行节能建筑的企业之一,早在2001年国家尚未出台建筑节能相关规定时,万达在大连一个项目上主动采用外墙保温技术,使节能率达到65%;2002年在云南开发项目时,主动要求做环境评估,成为云南省第一个做环境评估的住宅小区。万达不仅关注新建项目的绿色节能设计,也对已开业运营项目的节能改造工作非常重视,万达从2009年开始进行万达广场的能源管理平台建设。2011年北京石景山、青岛等四个万达广场项目已累计实现节电150万度,与去年同期相比,能源节能幅度超过15%。2011年万达在绿色建筑节能方面投入总费用约计1.5亿元,用于节能相关的科研建造及改造工作。万达集团大力倡导无纸化办公,信息化办公建设在全国名列前列,连续多年被评为信息化百强企业。该系统的应用使纸张节省率达到70%以上,2011年万达正式发布了《万达集团节能工作规划纲要2011~2015》,使集团的节能工作进入了有计划、有管控的实施阶段。在此,我们庄重地向社会承诺,万达集团的节能工作战略目标为:一、商业建筑。2011年及以后开业的项目均取得绿色建筑一星设计标识;2011年至2015年间开业项目逐年降低运行能耗2%到3%;2013年取得两个项目的绿色建筑一星运营标识;2015年实现运营管理水平均达到绿色建筑一星运营标准。二、酒店建筑。2011年至2015年间开业的项目逐年降低运行能耗2%到3%;2015年以前取得五个绿色建筑一星设计标识;2015年实现运营管理水平均达到绿色饭店经验级运营标准。三、居住类建筑。2012年及以后所有的居住建筑均取得绿色建筑一星标识,2013年及以后的住宅产品均为精装交付。

猜你喜欢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及其建筑节能检测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