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某氰化浸金尾渣中浮选回收金的研究

2012-09-05罗传胜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12年3期
关键词:尾渣黄药氰化

罗传胜

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50

从某氰化浸金尾渣中浮选回收金的研究

罗传胜

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50

针对某氰化浸金尾渣粒度细、泥化严重的性质,采用浮选回收浸渣中的金.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碳酸钠、丁黄药和2号油的简单药剂制度下,可获得金精矿品位29.8 g/t、金回收率53.95%的指标.

浸金尾渣;浮选;金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可用的金属资源越来越少,尾矿及尾渣等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金矿的氰化浸金尾渣含金高达5.4 g/t,综合回收浸渣中的金,具有重要意义.

1 矿样性质

试验矿样取自某金矿生产现场的氰化浸金尾渣,试样的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及少量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白云石及少量绿泥石、绢云母和方解石等.其中金以微细颗粒包裹体赋存于黄铁矿和脉石矿物中.试样主要元素化学分析结果列于表1.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浸金尾渣中金、硫、铁的含量较高,铜、铅、锌含量较低.

试样筛水析结果列于表2.由表2可知,各粒级金含量没有明显富集.试料-0.075mm占69.48%,其中-0.01mm粒级占31.65%,金占有率25.75%.由于-0.01mm粒级过细,可选性差,该粒级中的金较难回收,将影响金的回收率.

表1 试样主要元素化学分析结果Table 1 Main multi-element chemical analysis of test sample

表2 试样筛水析结果Table 2 Results of test sample screening and elutriation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矿样性质,采用浮选回收金.由于氰化浸金尾渣泥化严重(-0.01mm占31.65%),所以调整剂对金浮选很重要.本实验选择碳酸钠作调整剂,丁黄药和Y89作捕收剂进行实验,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调整剂、捕收剂用量试验流程Fig. 1 Test flow-sheet of regulator and collector dosage

2.1 碳酸钠对回收金的影响

Na2CO3对金的品位和回收率有显著的影响,主要原因[1]有以下2点.

(1)矿浆pH调整剂.Na2CO3是二元酸组成的强碱弱酸盐,在矿浆中可水解使矿浆呈碱性;水解产物有CO32-和HCO3-两种酸根离子,具有缓冲作用,可使是矿浆溶液保持较稳定的pH,利于维持良好的矿物浮选环境,其水解反应式如下:

(2)Na2CO3是很好的矿泥分散剂,可防止细泥的凝聚,提高浮选的选择性.

在捕收剂丁黄药用量350 g/t、2号油150 g/t的条件下,进行碳酸钠用量对回收金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随碳酸钠用量增加,粗精矿中Au回收率和品位增加,但Na2CO3用量超过2 kg/t时,Au品位降低,回收率增加幅度减小.本实验选择碳酸钠的合适用量为2 kg/t.

图2 碳酸钠用量对金回收的影响Fig.2 Effects of Na2CO3onAu recovery

2.2 硫酸铜对回收金的影响

试样中含一定量的含金黄铁矿,为提高其浮游活性,进行了添加活化剂硫酸铜的实验.在药剂用量为碳酸钠2 kg/t、丁黄药350 g/t、2号油150 g/t的条件下,加和不加硫酸铜的试验结果列于表3.

由表3可知,添加硫酸铜后,粗精矿Au品位和回收率均略有提高,但考虑药剂成本等因素,本实验选择不添加硫酸铜.

表3 硫酸铜活化效果对比试验结果Table 3 Comparative results of activation for CuSO4

2.3 捕收剂对回收金的影响

2.3.1 丁黄药用量的影响

在Na2CO3用量2 kg/t、2号油150 g/t的条件下,研究了丁黄药用量对金浮选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3.

图3 丁黄药用量对回收金的影响Fig. 3 Effect of butyl xanthate dosage on Au recov ery

由图3可知,随丁黄药用量的增加,金回收率增加,金品位降低.当丁黄药用量超过350 g/t时,金回收率增幅趋缓,而金品位急剧降低.因此,确定丁黄药合适用量为350 g/t.

2.3.2 捕收剂对比试验

Y89是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研制的一种新型黄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Y89-0,Y89-1,Y89-2,Y89-3等系列化产品[2].Y-89具有特殊的非极性基特点,化学性质稳定、毒性小,其捕收性能和选择性比普通黄药强[3].为此,进行了添加Y89捕收剂的试验.

在碳酸钠用量2 kg/t、2号油150 g/t,单一捕收剂用量和组合捕收剂的用量均为350 g/t的条件下,进行单一捕收剂丁黄药与组合捕收剂丁黄药+Y89的对比试验.其中单一捕收剂丁黄药在粗选、扫选1、扫选2的用量分别为250,50,50 g/t;组合捕收剂丁黄药在粗选、扫选1、扫选2的用量分别为200,25,25 g/t,Y89在粗选、扫选1、扫选2的用量分别为50,25,25 g/t,试验结果列于表4.由表4可知,两种方案的试验结果相近.考虑生产成本、现场操作等因素,本实验选择丁黄药作捕收剂.

2.4 浮选闭路试验

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浮选闭路试验,闭路试验流程见图4,结果列于表5.

由表5可知,闭路试验获得金精矿品位29.80 g/t、回收率53.95%的指标.

3 结论

对含金5.4 g/t的氰化浸金尾渣,采用简单的浮选工艺可获得金精矿品位29.80 g/t,金回收率53.95%的试验指标.该氰化浸金尾渣含金5.4 g/t,仍具较高的综合回收价值,可为同类型浸金尾渣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表4 丁黄药与组合捕收剂(丁黄药+Y89)对比试验结果Table 4 Comparative results between butyl xanthate and combination collector(butyl xanthate and Y89)

图4 浮选闭路试验流程图Fig. 4 Flow-sheet of flotation closed circuit test

表5 浮选闭路试验结果Table 5 Results of flotation closed circuit test

[1]胡熙庚,黄河慰,毛钜凡.浮选理论与工艺[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265.

[2]佚名.高效捕收剂Y89[J].矿业快报,2000(22):28.

[3]缪云.Y-89黄药的结构特点对捕收性能和理化性质的影响[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1996(2):109-112.

Test study of recovery gold from cyaniding slag by flotation

LUO Chuansheng
Guangdo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Gu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Metals),Guangzhou510650,China

Flotation has been utilized to recover the gold in some cyaniding sla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fine grain size and serious argilliz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old concentrate assaying 29.8g/t and recovery being 53.95%,have been achieved by selecting simple regime in which sodium carbonate was selected as conditioner,butyl xanthate as the collector and pine oil as the frother.

cyaniding slag;flotation;gold

TD923

A

1673-9981(2012)03-0181-04

2012-05-28

罗传胜(1958-),男,广东五华人,高级工程师,本科.

猜你喜欢

尾渣黄药氰化
关于尾渣冷却炉防撞结构及冷却的优化设计
黄金冶炼氰渣火法处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氮掺杂碳纳米管活化过硫酸盐降解丁基黄药
硫氰化亚铜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药物中卡托普利
卷心菜状Bi2 WO6光催化降解黄药废水
某黄金冶炼厂氰化尾渣有价元素回收实验研究
新型HP-1黄药在硫浮选中的试验研究
氰化废水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ADC发泡剂尾渣回收碳酸钠的工艺研究
铁氰化钴薄膜电极去除溶液中Sr2+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