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构整句,让作文气贯如虹

2012-08-30牛锐

花火·作文素材 2012年5期
关键词:比喻作文

牛锐

笔者多年参加考场阅卷,在阅卷中发现在很多优秀作文中,整句的运用是十分突出的。整句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整句多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反复句、顶针句、回环句,也使用具有同一种关系的复句。整句的修辞作用是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可以起到强调某种意义的加强语势的作用,使得作文语言多姿多彩,摇曳纵横,妙笔生花。

整句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作文中应如何构造整句呢?我们写作时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是连引古诗文,构建整句。我们平时发现,在一些优秀作文中,时常发现有些学生利用古诗文,适时引用,形成整句,既展示了考生丰富的文化底蕴,又展示了迷人的灵动风采。如:

例一:历史记下了无数这样的“呆瓜” 。从“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到“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这些呆瓜们,为了一个可道而又不可道的“道” 字,甘守清贫,粪土权贵,直至殉道,他们真是呆得可爱,可敬!(陕西考生《答案在风中飘扬》)

例二: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样的?”丘迟会说“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广东考生《答案在风中飘扬》)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考场作文更是如此。言之无文,考试也难以获得高分。考场作文是考生向阅卷老师展示写作才华的机会,引经据典,活用古诗文就能增加文章语言力度、思想深度,产生醒人耳目、耐人品味的积极效应,给读者造成一种内容博大、力达千钧之感。我们如果在作文中恰如其分地引用古诗词,将是增强文采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通过整句的形式来运用,那更能锦上添花。

二是妙用排比,连缀整句。我们都知道排比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作文中如果巧妙、恰当的使用这种修辞,这样既可以使整篇文章气势恢宏,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同时,它整齐的段落句式又具有建筑美,它铿锵鲜明的节奏具有音乐美;加上众多统一的内容,直贯而下的语势,显示了排比修辞的独有的壮美风格。排比式整句主要是通过修辞的方法来连缀展示。一是内容上排比,增强了丰富的内涵,二是意义上的递进,增强了说服力,渲染了气氛,提高了气势。如:

例一: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成功,对于永不懈怠的人是一座里程碑,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是一个包袱,对于不求进取的人是一桩祸患。对于志向远大的人是向上攀登的阶梯,对于心有小志的人是一生荣耀;对于胸无大志的人,无底深渊;对于努力者,奖励;对于耕耘者,收获;对于骄傲者,过眼云烟;对于目标远大者,小的驿站;对于奋斗者,一座灯塔;对于懒惰者,一个美丽的梦;对于奋进的人,另一段艰难跋涉的开端;对于知足的人,幸福的顶峰;对于失败者,遥不可及的梦想。(河南考生《我看苦难》)

例二: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两双相同的眼睛。不同的国度给我我们不同的眼睛。或许大洋彼岸美利坚的阳光正在你眼中折射成永远活泼自信的微笑;或许北欧的冰雪正在你眼中融化为沉静与深邃;或许长江昆仑的清风正在你眼前幻化为中国式的内敛与神秘。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土地,不同的风不同的雨不同的阳光,灌溉出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并在上面牢牢地打上了民族的标签。(上海考生《解读世界的眼睛》)

由上两例可以看出,用排比连缀的整句在作文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它叙事则交待清楚,引人注意;用它论述则周密深刻,增强语势;用它抒情则强烈深沉的思想感情得以尽情的抒发------排比,在考生的笔下演绎出那么多的方式,但更重要的是演绎出了深刻、丰厚,给人无限启迪。

三是巧用比喻,组合整句。作文中用排比的修辭可以构造整句,当然用比喻的修辞也可构造成整句。比喻式整句,就是运用一系列比喻,用形象、具体、感性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深邃的内蕴的语段。如:

例一:生活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生活如酒。童年就像鸡尾酒,色彩斑斓,甜美之味令人回味;青年就像冰镇的啤酒,色彩浓黑,清凉的同时又让人觉得苦涩;中年就像烈性酒,纯净无色,辛辣之味使你五脏六腑都会灼热;老年就像葡萄酒,久存弥香,滴滴让你感受到香中之甜。(一考生《生活是什么》)

例二:梦是天边飘浮的一朵悠悠的黄云,梦是山沟里升起的一束淡淡的青烟,梦是巫山峡壁上缀着的那团闲适的白雾不知何时来,何时去,去向何方,梦是三月绚丽的风染绿了的秃枝,拂开了红桃白李银梨粉杏的芳裙,梦是一道伸向河里的若隐若现的彩虹……”(一考生《我的梦》)

这两个例子,一个用比喻构成的整句来描写生活,一个用比喻构成的整句来形容梦,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比喻,是令人遐想的,是文学语言的最好注脚。如果在考试中能够有一颗本色的心,有一颗捕捉自然的美丽的心灵,我们相信,一切美的事物都会在你笔下汩汩流出。

四是连续假设,构造整句。假设是我们作文中常表现的一种情况,为了增加语言的表现力,我们作文中也可连续假设,以此来构造整句。这种构成整句的方式也就是利用假设的句式来组织语段,利用排比推理的方式构成的相对整齐的句子。如:

例一:历史常给人以警示,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众叛亲离,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假若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告,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反过来说,假若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呢?假若当初秦孝公不听商鞅之谏而实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若当初唐太宗不听从魏征的劝谏,又怎么能有“贞观之治”的政治局面呢?由此可见,不善纳人言者,亡;善纳人言者,昌。(一考生《历史的镜子》)

例二: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花似锦,光艳夺人;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葱葱郁郁,油油翠绿。(一考生《人生的斗士》)

上面两例都是作者在假设如果那种情况存在会出现的结果。假设式整句的使用是谈论文中的多见方式,往往事情正在一个方面论述遭到时,用“假如……”“假如……”然后从另一方面展开,这样会使论述“柳暗花明又一村落”,更深一个条理。有人把这种考虑方式喊“返位考虑”或“换位考虑”。这种方法一般是将假设和排比结合到一起,同时在假设中往往又有对比的成分。

五是前后对比,营造整句。作文中对比有广泛的作用,不仅用它作文章首尾的对比,上下的对比,还可用它作一段之中的前后对比,以此来构筑整句。对比式整句,就是用对比形式的整齐语句来构成语段,正反鲜明,从而收到突出文意、强化主题的效果。

例一:有所拒绝,才能有所追求。拒绝时髦,是为了追求个性的张扬;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拒绝诱惑,是为了追求道德的完善;拒绝随波逐流,是为了追求独立的人格个性;拒绝同流合污,是为了追求高风亮节的品质......我们拒绝卑躬屈膝、阿谀奉承的奴性,拒绝臣服邪恶、明哲保身的怯懦,拒绝巧取豪夺、唯利是图的贪婪......拒绝假、丑、恶,追求真、善、美。拒绝的过程,是在放弃、抵制、批判一些东西的同时,选择、坚持、张扬了另一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更多自由的空间,摆脱了身上的许多束缚,从而能够清醒地关照自身,参与社会。应该说,拒绝是生活的一项本领。(一考生《拒绝是一项本领》)

例二:面对纷乱的时代,孔子选择积极地入世传道,游说君主,教化人民,老子选择避世自清,以无为对有为。面对混乱的官场,李白高喊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骑鹿而去,王安石却吟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峰。”清者自清,洁身自好地奔波。不同的选择,但皆因内心的高洁正直而闪着各自缤纷的光彩。(一考生《选择》)

这两例中作者有效地运用对比来组合整句。用这种方法是要注意要存在可比点,要选准可比点,否则,便收不到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如果两人放在一起对比,写一个人的阿谀奉承,而对另外一个人则写他的助人为乐,肯做好事,这个可比点就没选准,因而放在一起对比是不恰当的。我们在写作中,要认真选择可比点,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六是多字詞连用,铺出整句。作文中,我们除了上述方法构成整句之外,还可以连续多次使用同是几个字的短句,如三字句,四字句等来构成整句。如:

例一: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可悦人目;蝉吟虫唱,风声雨声,可愉人耳;涛走云散,潮涌星移,可启人思;珍器古玩,诗文书画,可怡人情。这斑斓绚丽的事物,给了我们最直观的认知。高山流水,天涯毗邻,给了我们知己的感动;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给了我们爱人的感动;合家欢乐,天伦之乐,给了我们家的温馨。这何尝不是感情的体会?英国当代诗人西格里夫曾写过一行不朽的绝唱: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这说明人拥有两面性:感性和理性。感情亲疏是感性的,对事物的认知是理性的。从历史的源头漫步到现代,我们人类便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演绎着动人的人生哲学。(重庆考生《无题》)

例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的是纯洁爱情;三更灯火五更鸡,求的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东奔西走,马不停蹄,求的是富贵荣华……(四川考生《追求》)

这两个例子中例一的前半段,多是四字句连用,如“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可悦人目;蝉吟虫唱,风声雨声,可愉人耳……”,例二则是四字句,七字句连用来构成整句,既鲜明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又使语言富含义诗意。

猜你喜欢

比喻作文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买椟dú还珠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比喻
含“子”惯用语“人”称种种
动物妙喻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