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河区土地利用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2012-08-27吕君王颖

财经理论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临河区总面积农用地

吕君王颖

(内蒙古财经大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演变研究成为区域科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种学科研究的新热点[1-7]。我国目前正处于制度改革与经济转型阶段,城市化进程加快,从而引起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进一步变化。从区域的角度出发,研究地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已经成为摆在我国学者与各地政府面前的一件重要任务[8]。

一、临河区概况

临河区地处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市中部,居河套平原腹地,坐落在黄河“几”字弯上方,南与鄂尔多斯高原隔河相望,北依阴山,东西分别与五原县、杭锦后旗毗邻,是巴彦淖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临河区全境为黄河冲积平原,地面开阔平坦,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微倾斜,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埋深平均为1.6米至2.2米。临河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6.8℃,平均降水量140多毫米,日照强且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为140天左右。灌淤土是临河区的主要土类之一,分布地区较广,由于引黄河水灌溉和耕作施肥,灌效层均匀一致,层理不明显。灌效层中,腐殖质含量较高,结构良好,易耕作,是临河主要耕作土壤,适于多种作物、林木及牧草生长。

2009年底,临河区总人口53467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5578人,占总人口的57.15%,农业人口229093人,占总人口的42.85%;人口出生率为8.58‰,人口死亡率3.47‰,人口自然增长率5.11‰。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90元,增长16.20%;农民人均纯收入6995元,增速达16.60%。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10亿元,同比增长22.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20亿元,增长8.70%;第二产业增加值59.80亿元,增长27.3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7.10亿元,增长24.90%。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42∶36调整为17∶47∶3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了5.0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962元,比上年增长18.40%。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24亿元,增长23.10%。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1.80亿元,比上年增长39.00%,增速高于巴彦淖尔市平均水平11.20%,居全市各旗县区第2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4.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0亿元,增长25.20%。

二、临河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009年末,临河区土地总面积为233321.28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最大,为174339.94公顷,占总面积的74.72%;建设用地为20905.57公顷,占总面积的8.96%;其他土地为38075.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32%,具体的分类利用结构见(表1)。

表1 2009年临河区土地利用结构

(一)农用地的结构现状

2009年末,临河区农用中,耕地面积138981.16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79.72%,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为93444.64公顷;园地面积为836.31公顷,仅占农用地总面积的0.48%;林地面积为3787.68公顷,占农用地的2.17%;牧草地面积为27.65公顷,占农用地的0.02%,全部为人工草地;其他农用地面积为30707.14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7.61%。

耕地大部分为水浇地,面积为138974.09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9.99%,全区人均耕地3.91亩;林地中,有林地面积为1200.29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1.69%,灌木林地面积为863.5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2.80%,其他林地面积为1723.8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5.51%;其他农用中,设施农用地面积为2843.23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9.26%;农村道路面积为5801.75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18.89%;坑塘水面面积为1660.90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5.41%;农田水利用地面积为20055.63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65.31%;田坎面积为345.63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1.13%。

(二)建设用地的结构现状

2009年末,临河区建设用地中,城关镇建设用地面积为7092.87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4%。所占比重较大,其他各镇略有分布,均在10%左右。其中,城乡建设用地15548.52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4.37%,其中,城关镇城乡建设用地所占比重较大,面积为5312.41公顷;交通用地为1757.84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41%,城关镇所占比重较大;水利用地为262.90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26%,主要集中在双河镇;其他建设用地为3336.32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5.96%。

在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为3323.60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1.37%。采矿用地为239.85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54%,独立建设用地为285.17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83%,农村居民点用地为11699.90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5.25%。

(三)其他土地的结构现状

2009年末,临河区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积为11002.12公顷,占其他土地总面积的28.90%,全部集中在双河镇;自然保留地面积为27073.63公顷,占其他土地总面积的71.10%。其他土地主要在双河镇、新华镇及乌兰图克镇分布居多,其他乡镇也略有分布。

在自然保留地中,荒草地面积为424.96公顷,占自然保留地面积的1.5 7%;盐碱地面积为22286.71公顷,占自然保留地面积的82.32%;沙地面积为4361.97,占自然保留地面积的16.11%。

三、临河区土地利用的变化分析

(一)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土地利用程度是指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包括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人和土地相互作用的密度和强度。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所不同,各乡镇的土地利用程度存在差异。选择土地利用率、土地建设利用率等最能反映土地利用强度的指标分析临河区及各乡镇的土地利用强度,分别比较分析各乡镇之间的差异,揭示临河区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及区域差异。表2列出了表征土地利用强度的各项指标及其涵义和计算公式。

表2 土地利用强度评价指标体系表

采用临河区2009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得到全区各乡镇表征土地利用程度的相应指标(见表3)。

表3临河区及各乡镇土地利用强度表(2009年)

土地利用率是人类对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的利用情况,它从总体上反映了目前人们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程度,同时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区内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大小。临河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较高,2009年年末共有其他土地面积38075.76公顷,土地利用率高达83.68%。各乡镇的土地利用率差异不是很大。最高的干召庙镇利用率为91.57%,最低的双河镇为54.77%,其余各乡镇按土地利用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城关镇、狼山镇、白脑包镇、新华镇、乌兰图克镇。

土地垦殖率反映了耕地在土地总面积中的比例,即种植业的发展程度。2009年全区垦殖率高达59.57%,区域种植业发展程度很高。受到经济和自然等因素影响,乡镇之间的垦殖率差异较大。最高的干召庙镇,垦殖率为66.74%,最低的双河镇,垦殖率为36.83%。

林地覆盖率反映了地区拥有林地资源的丰富程度。2009年临河区林地覆盖率为1.62%。由于自然条件和林业发展状况不同,各乡镇的林地覆盖率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覆盖率最大的干召庙镇为2.52%,最小的白脑包镇为0.85%。

土地建设用地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深度和城市化的程度。2009年全区共有建设用地20605.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96%,土地建设用地利用率为8.96%。受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各乡镇的建设用地利用率也存在差异,详见表4所示。城关镇人口密集,经济比较发达,建设用地率为26.58%;由于双河镇较其他各镇人口少,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建设用地利用率最低,为4.14%,低于全区平均水平4.82个百分点。

(二)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根据2004到2009年临河区及各乡镇土地利用调查数据,按照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三大地类分别对全区各类用地面积的变化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全区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规律。

1.农用地数量变化分析

临河区2004-2009年农用地面积变化分析(见表4、表5)。

表4 2004-2009年临河区历年农用地面积 (单位:公顷)

临河区农用地面积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150594.01公顷到2009年的174339公顷,增加面积为9131.55公顷,年均增加5936.48公顷。

表5临河区农用地类型面积对比表(单位:公顷)

总的来说,全区耕地面积处于增加的状态,从2004年的127556.30公顷增加到2009年的138981.16公顷,净增加面积11424.90公顷,增加幅度为8.90%。全区园地面积处于增加的状态,从2004年的782.55公顷增加到2009年的836.31公顷,净增加面积53.76公顷,增加幅度为6.87%。全区林地面积处于减少的状态,从2 00 4年的5846.79公顷减少到2009年的3787.68公顷,净减少面积2059.11公顷,减幅为35.22%。从2004-2009年其他农用地处于增加的趋势。从2004年的16408.41公顷增加到2009年的30707.14公顷,净增加面积2059.11公顷,增加幅度为87.14%。

耕地资源在临河区的农用地开发利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业发展之根本,2004-2009年全区耕地面积减少1278公顷,增加10146.9公顷。变化情况见表6所示。

表6 临河区耕地资源变化情况(2004-2009年)

耕地减少去向分析:在全区变更调查的耕地减少总量中,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510.00公顷,占39.91%。建设占用耕地768.00公顷,占60.09%。

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建设占用耕地768.00公顷,占耕地减少面积的60.05%。其中:城镇用地525.00公顷,独立工矿150.00公顷,公路用地93.00公顷。

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而进行的有计划的农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及大力发展我区的农副产品业,其他农用地占用耕地510.00公顷,占耕地减少量的39.91%。

耕地增加来源分析:为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临河区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加大补充耕地力度。通过对荒草地、沙地以及盐碱地的开发和城镇工矿、其他农用地复垦整理增加耕地10146.90公顷,其中: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补充耕地10044.11公顷,占97.02%;工矿复垦补充耕地200.00公顷,占1.97%,农业结构调整及其他农用地补充耕地102.80公顷,占1.01%。

2.建设用地变化分析

临河区2004-2009年建设用地面积(见表7)。

表7 临河区历年建设用地面积(2004-2009年)单位:公顷

全区2004到2009年间建设用地面积呈现持续平稳增长趋势(见表7),从2004年的17192.61公顷增长到2009年的20905.58公顷,共增加3712.97公顷,增加幅度为21.59%,年均增长742.59公顷。增加的面积主要为城镇用地和交通水利用地。

临河区2004-2009年建设用地共占用农用地和其他土地731.42公顷,其中农用地679.39公顷,其他土地52.03公顷。

建设用地变为农用地类型、数量及分析:因实施土地复垦整理,环境综合整治,道路改造及生态环境建设等原因,全区250公顷建设用地变更为农用地,具体为:城乡用地变为耕地130公顷,交通用地变为耕地70公顷,变为林地50公顷。

新增建设用地情况:2004-2009年间,临河区新增建设用地2962.97公顷,其中城镇用地1606.11公顷,占40.52%;交通用地625.88公顷,占15.79%;其他建设用地2858.63公顷,占43.68%。新增建设用地结构合理,符合该区经济发展的要求。

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凭借市府所在地的优势,临河区的建设用地需求量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临河区实际增加建设用地2689.4公顷。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临河区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建设用地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还将持续增长。

新增建设用地与GDP的关系: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10亿元,同比增长22.30%。经济的增长带动了新增建设用地的增加,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波动,但建设用地增长的趋势远大于经济的增长。临河区2004-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也明显加快,带动了用地需求的迅速增长。

3.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根据2004-2009年土地详查的资料,临河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变化幅度不是很大,2009年,耕地、其他农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所占比重有所增加,牧草地面积也稍有增加。

2004-2009年的四年中,临河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于选取的时间段较短,临河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但也可以从中看出这段时间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临河区各地类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态势。

耕地所占比重有增加的趋势,2004-2009年的6年中,临河区的耕地面积增加了11424.9公顷,增加幅度较大,从临河区总体上分析,耕地所占比重有增加的趋势。

其他农用地面积有增加的趋势,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临河区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使得我区其他农用地的面积大幅度增加,2009年末,临河区其他农用地面积达到30707.14公顷,比2004年增加14298.74公顷,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其增加趋势非常明显。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增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临河区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尤其是城乡建设用地变化较明显,2009年末,临河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比2004年增加了706.15公顷,上升0.3%。

四、临河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实质上是人类为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调整、配置各类土地利用的过程,临河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决定了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的配置调整过程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而其受人文社会因素制约较大,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政策驱动、经济发展驱动和人口增长驱动等。

(一)政策驱动力

2000年以来,国家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在带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引起盲目圈占大量耕地的现象。临河区作为自治区西部重要城市,也加入了“开发区热”的建设浪潮之中,这一过程中大量土地被圈占和闲置,造成耕地资源的浪费。临河区的工业园区大量涌现,开发区的建设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布局状况,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现象比较严重,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

2000年以后,临河区的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二、三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城镇建设的加强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铁路、公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这一区域的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

(二)经济发展驱动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升级,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向集约型方向转变,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胁迫作用逐步减小,但是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临河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未达到经济集约型增长的阶段,为了加速经济发展,临河区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商业及物流产业等,在逐步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2009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中,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到78.28%的比重,充分体现出了临河区商业及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各类产业的扩展对耕地面积的减少起到了显著的驱动作用,引起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三)人口增长驱动力

土地利用数量和结构的变化,除经济发展驱动外,人口增长也是引起土地利用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不可忽视的主要驱动力,人可以通过生产技术、活动方式调节、组织土地利用结构,同时,作为参与者,占有一定面积土地作为生存场所——居住地,同时伴随着对土地系统产品的消费,人口增长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必然导致居住地的增加和土地利用系统输出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从而导致土地利用结构、方式、数量等要素的变化。

五、临河区土地持续利用的对策

(一)增强规划弹性

从实际出发,对建设用地侧重于用地规模和布局的控制,协调各类用地矛盾。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目标应增加规划的弹性,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布局可以在符合规划的范围进行调整,以及线状地物上图时可以是一个大致的趋势,简化相应用地报批程序等。

(二)加强耕地保护

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监管制度,保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实现占补平衡,且最好有剩余。

(三)重视生态治理

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要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土地资源如耕地、林地、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用地进行严格保护和干预,对生态脆弱地区进行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

(四)实施公众参与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公示规划编制的目的、任务和内容,使规划成为公共决策,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提高规划的透明度。

(五)建立保障机制

完善规划实施的法律保障机制。完善规划的法律保障体系,要以法律、政策和规划作为管理土地、利用土地的行为准则,严格执行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对规划的调整或修改必须依照相关规定进行。

[1] Weber C,Puissant A.Urbanization pressure and modeling of urban growth:example of the Tunis metropolitan area[J].Remote Sensingof Environment,2003,(86):341-352.

[2] Martin Herold,Noah C Goldstein,Keith C Clarke.The spatiotemporal form of urban growth:measurement,analysis and modeling[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3,(86):286-302.

[3] 刘彦随,彭留英,王大伟.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利用转换态势与机制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3):333-339.

[4] 王玉华,刘彦随,周应华.沿海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转换的人文驱动机制研究——以温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2):43-50.

[5] 葛全胜,赵名茶,郑景云.20世纪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0,55(6):698-706.

[6] 吴宏安,蒋建军,周杰,等.西安城市扩张及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1):143-149.

[7] 史培军,陈晋.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2):151-159.

[8] 张宏元,杨德刚,石吉金等.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8):96-100.

猜你喜欢

临河区总面积农用地
冬日花开农事忙
冬日花开农事忙
太平洋名字的来历
严坪林场森林抚育研究
——以起源权属为例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
土地出让信息
临河区设施畜牧业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
广东省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与二调成果快速衔接技术方法探讨
龙海市县域农用地整理规划
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与耕地地力评级结果的对比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