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铝电解质的分子比及其分析方法探究

2012-08-22青铜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宁夏青铜峡751603

科技视界 2012年26期
关键词:铝电解氟化分析方法

李 波(青铜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 宁夏 青铜峡 751603)

0 引言

目前,铝电解质分子比的分析方法很多,有晶形法、电导法、氯化铝滴定法、氟离子测量法等,欧美一些大型铝厂常采用大型X光衍射仪,但是这种设备投资较大,一般为十几万美元,在我国已有部分大型铝厂采用这种分析仪器。可以预知,随着电解质中CaF2、MgF2、LiF的加入,分子比的测定将变得越来越因难。

1 铝电解质酸碱度的表示方法及其间关系

1.1 铝电解质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众所周知,铝电解质酸碱度的划分,是以冰晶石组成(3NaF·AlF3)为界。 对它来说,有过量 AlF3时,称为酸性电解质;有过量NaF时,称为碱性电解质;恰在冰晶石组成处,称为中性电解质。目前,全世界各国铝电解生产,全部采用酸性电解质,因此,只存在如何表示它的酸度问题。从全世界范围来说,目前对铝电解质的酸度,有三种表示方法:

1)以电解质中NaF与AlF3的分子数之比表示,称为冰晶石比,俗称分子比,以K表示:

K=电解质中NaF的分子数/电解质中AlF3的分子数

我国与前苏联采用这种表示方法。

2)以电解质中NaF与AlF3的重量之比表示,称为电解质质量比或重量比,以R来表示:

R=电解质中NaF的重量/电解质中AlF3的重量

这种表示方法,北美、日本等多采用。

3)以对冰晶石组成的过剩AlF3的含量(%重量)表示,称为过剩氟化铝或游离氟化铝,以f来表示,西欧等多采用这种表示方法。

1.2 几种酸度之间的关系

1)分子比与重量比之间的关系设x为电解质中NaF的含量 (%重量),y为电解质中AlF3的含量 (%重量), 则:K=这就是说,在相同的AlF3与NaF含量之下,电解质的分子比是其重量比的2倍。

2)分子比与游离AlF3含量之间关系

假设电解质中不含其他外加物,这是计算其他情况的基础。设X为电解质中AlF3总的百分含量,X1为与NaF结合成Na3AlF6所需的AlF3量(%),则与AlF3结合成 Na3AlF6所需的NaF 量(%)为 1.5X1,则 f+X1+1.5X1=100,得 X1=0.4(100-f)。 因有 X=f+X1,则 K=3-7.5f/(100+1.5f)。

2 电解质的物相分析及各种添加剂的酸碱性

2.1 物相分析

工业电解质主要由冰晶石组成,当分子比小于3.0时,有过剩氟化铝存在。此外,各种添加剂,诸如CaF2、MgF2、LiF,也存在于电解质中。因此,当上述物质存在时,对新物相的产生和相互关系的研究是十分复杂的。

2.2 各种添加剂的酸盐性

根据电解质的物相分析,各种添加剂的酸碱性见表1。

表1 各种添加剂的酸碱性

3 铝电解质分子比的分析方法

3.1 电解质分子比测定方法概述

分子比的分析方法分为两类:直接分析法和间接分析法。直接分析法的特点是,取出电解质试样后不经高温处理直接进行分析。

1)化学分析法:要对电解质的全部元素进行分析,再计算出分子比,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但分析时间长,成本高,不适合工厂生产控制分析。

2)X荧光衍射分析:分析速度快,不受人为因素影响,但分析仪器价格昂贵,分析精度依赖于样品的粒度和制样的压力,而分析元素的通道也不齐全,大型铝电解企业逐步采用此分析方法。

3)晶形分析法:在偏光显微镜下寻找亚冰晶石的数目,因此分析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析者的主观经验,特别是当电解质中采用多种添加剂之后,亚冰晶石界线变得较为模糊,这就更增加了该法的分析难度,此种分析方法己逐步淘汰。

间接分析法是利用NaF溶于水的性质,向电解质中添加NaF,使加入的NaF与游离的AlF3反应生成冰晶石并略有剩余,然后分析其中过量NaF,进而推算电解质的分子比,这类方法有:

1)热滴定法:是所有间接分析法的基础,只是因为此法需要高温操作,比较麻烦,不适合工厂的常规分析。

2)硝酸针滴定法:由于针具有放射性,不宜推广应用。

3)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要经过高温烧结。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量繁锁,数据处理困难。

4)电导法:也要经过高温烧结。根据我厂的实际情况,试验确定了合适的工作曲线,并编制了程序软件,由计算机处理数据,从而更快更准确地指导生产,若将分子比数据与电解槽控制系统联网,则可为电解槽工艺控制提供数据。

5)氯化铝滴定法:不经高温烧结,以铝-铬天青 S(CAS)-溴化十六浣基三甲基铵(CTAB)形成三元蓝色络合物,作为滴定法测定分子比的终点指示,有较明显的颜色变化,且灵敏度高。

3.2 工业电解质分子比的计算方法研究

当电解质由Na3AlF6、Al2O3、CaF2但成时,其分子比很容易由公式算出。但当电解质中同时含有KF、LiF、MgF2时,电解质分子比的计算就变得复杂起来。KF和LiF使铝电解质变得碱性,而MgF2使铝电解质变得酸性。

在目前情况下,实际生产中不可能对电解质试样进行这样的全分析,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分子比的测定,即利用NaF溶于水的性质,向电解质中添加NaF,使加入的NaF和游离的AlF3反应生成冰晶石,并略有剩余,然后分析其中过量的NaF,进而推算出原电解质的分子比。

3.3 电导法测定分子比

我们以前测定分子比采用晶形法,测定范围为2.6-2.8,由于进行低分子比低温试验,晶形法己经不能满足要求,试验初期采用电导法测定分子比,投资少,测定时间较短,需25-30分钟,经过反复摸索和实践,能够满足分子比降低到2.2左右的每周测量一遍要求,与化学法分析结果对比,误差小、重现性好。

其基本原理是:工业电解质多呈酸性,在水中溶解度很小,而碱性电解质含有没有化合成冰晶石的剩余氟化钠。这种剩余氟化钠在室温下很快溶于水。由于水溶液的电导率正比于溶解的NaF含量,因此,由电导率的高低可以求出过剩NaF含量。

试验中,取一定量的酸性电解质与定量的NaF混合磨细,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烧结,使酸性电解质剩余的氟化铝与部分氟化钠化合成冰晶石:AlF3+3NaF(过量)=Na3AlF6,然后由电导法求出过剩的NaF含量,这样就可以求出电解质的分子比。

3.4 X荧光衍射分析分子比

随着低分子比低温电解生产的推广应用,为了及时掌握电解质分子比的变化,提高分析速度和精确度,有些企业引进了帕纳科铝熔池分析仪分析分子比,分析周期从原来的每周一次提高到每周二次,减少了人为分析误差,对指导分子比低温电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XRD+XRF法是法是通过分别测试亚冰晶石含量,游离氟化钙含量,计算出过量氟化铝值(XRA),从而换算出NaF/AlF3分子比。

4 结束语

在铝电解生产中,电解质的分子比需要快速、准确分析,这是采用低分子比电解质进行低温铝电解的前提条件,是低温电解槽温度能否稳定控制、保持平衡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关于测定分子比的研究,对铝电解生产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邱竹贤.铝电解原理与应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2]崔旭东.铝电解技术研究及发展方向探讨[J].轻金属,2007(6):1-3.

猜你喜欢

铝电解氟化分析方法
复杂电解质体系下铝电解工艺控制技术研究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静特性分析方法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提高铝电解电容器合格率的多元化工艺技术
氟化泡沫预防儿童龋齿效果观察
氟化泡沫在幼儿龋齿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环氧树脂/氟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核安全设备疲劳分析方法与步骤
铝电解多功能天车清渣铲葫芦双制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