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裂缝性砂岩储层表皮因数分解方法研究

2012-08-20王新海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州43402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程院102249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油气井因数表皮

王新海(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湖 北 荆 州43402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程院,102249)

张福祥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 库尔勒841000)

姜 永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1)

杨 锋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434023)

油气井表皮因数是衡量井底附近储层因受到损害而引起流体渗流阻力增加或者因储层得到改善而使得流体渗流阻力减小的尺度。它是评价油气层损害或改善程度的一个最常用的参数。文献 [1~8]都有关于表皮因数的研究,但关于裂缝性砂岩系统表皮因数的研究还未见报道。该文对裂缝性砂岩系统表皮因数分解理论进行了研究,为正确评价改造裂缝性油气层、指导增产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1 裂缝性砂岩系统表皮因数分解

假设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在裂缝性砂岩系统中作单向线性渗流,裂缝性砂岩系统物理模型见图1。裂缝系统渗透率为Kf、裂缝系统表皮因数为Sf、裂缝系统面积为Af;基质系统渗透率为Km、基质系统表皮因数为Sm、基质系统面积为Am;总系统渗透率为Kt、总系统表皮因数为St、总系统面积为At。

则有:

面缝率:

则总系统渗透率Kt满足关系式:

图1 裂缝性砂岩储层示意图

系统产量q:

整理得:

由式(6)可知,裂缝系统表皮因数Sf与总系统表皮因数St、基质系统表皮因数Sm、总系统渗透率Kt、基质系统渗透率Km及面缝率ρ有关。

2 St与Sf和Sm的关系

由式 (5)可以算出Sf、Sm、Km及面缝率ρ不同取值情形下的St。St与Sf关系见图2,计算参数取值:Sm=50,Km=0.1mD;St与Sm关系见图3,计算参数取值:Sf=50,Km=0.1mD。从图2可看出,St随着Sf的增大而相应的增大,且裂缝越发育时这种变化趋势越明显。从图3可看出,当裂缝十分发育时,St随Sm的变化不大,St几乎不随Sm变化,此时St主要取决于Sf。

图3 St与Sm相关图

3 Sf与St和Sm的关系

由式 (6)可以算出St、Sm、Km及面缝率ρ不同取值情形下的Sf。Sf与Sm关系见图4,Sf与St关系见图5,计算参数取值:Kt=100mD、Km=0.1mD、ρ=0.04。从图4可以看出,Sm变化时,Sf近乎不变,说明Sf与Sm关系不大。从图5可看出,Sf随着St的增大而相应的增大,其关系曲线斜率为1且不随Sm改变,Sf与St近似相等。

4 结论与认识

1)裂缝系统的表皮因数Sf与总系统表皮因数St、基质系统表皮因数Sm、总系统渗透率Kt、基质系统渗透率Km及面缝率ρ有关。

2)当裂缝发育时,St与Sf近似相等,即St只取决于Sf,而与Sm大小无关。

图4 Sf与Sm相关图

图5 Sf与St相关图

3)当裂缝发育时,酸化解堵等措施只需针对裂缝系统来进行,不需考虑基质系统污染情况。

[1]刘鹏飞,韦勇,赵立强,等 .近井带渗透率变化的几种模型讨论 [J].河南石油,2006,20(4):66~67.

[2]王新海 .调查半径与地层损害表皮系数的关系 [J].钻采工艺,2002,25(4):22~24.

[3]王亚娟 .油气井酸化中的储层伤害诊断技术研究 [J].海洋石油,2005,25(1):59~62.

[4]李静群,荆蔼林,彭惠群 .表皮系数分解与增产效果预测 [J].油气井测试,1998,7(1):6~10.

[5]刘建军,程林松 .表皮系数分解与油气层伤害定量评价 [J].新疆石油科技,2004,14(4):6~8.

[6]朱法银,郑国芹 .油气井表皮系数及其确定 [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1,15(2):1~3.

[7]冯跃平,潘迎德 .浅谈表皮系数 [J].钻采工艺,1990,13(3):45~49.

[8]段永刚,陈伟,熊友明,等 .油气层损害定量分析和评价 [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1,23(2):44~46.

猜你喜欢

油气井因数表皮
海上油气井出砂监测影响因素评价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积的变化规律
废井再次利用
油气井用合成树脂胶凝材料研究综述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