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登陆战的演进历史及启示

2012-08-15秦海侠

军事历史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登陆作战海军陆战队部队

●张 洁 秦海侠

登陆战原指一方军队对对方据守岛屿、海岸之敌实施渡海登陆,以强力突破对方防线,抢占登陆场,为之后作战创造有利条件的一种作战方式。现代条件下的登陆作战,通常是陆、海、空多兵种联合实施的渡海进攻作战。其特点是军队集体以海洋作为实施兵力机动的空间,以突破敌濒海和岸上防御体系并登上敌岸展开陆上进攻为主要作为,以登陆部队为作战行动的主体。

一、登陆战的历史变迁

登陆战是人类最古老的战斗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埃及、波斯、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的相互争战中,就实施过登陆战,如在古希腊著名的特洛伊战争中,希腊人通过登陆作战才打败了特洛伊人,夺回了美丽的海伦;罗马人为了夺取伽太基在地中海的霸主地位,曾使用登陆作战这种作战方式在伽太基登陆,打败伽太基人,从而成为地中海的新主人,这一战也奠定了罗马人后来的辉煌。而海军陆战队也就是海军中担负这种登陆作战任务的部队,在一段时期内海军主要的作战方式是依托海上作战,然而,海上作战胜负的结果和海洋上的权威最终必须在陆地上得到体现,这就是占领或控制对方陆地领土。所以,随着海军的逐步发展,一种有别于海战和陆地战的作战行动产生了,即登陆战。

登陆战是人类最古老的作战类型之一。史料记载,人类渡海登陆作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70年古埃及对叙利亚的登陆。当时,正值海军孕育期,登陆工具有限,规模不大,战斗过程简单,仅是由陆军乘划桨船,自己摇橹渡过水区登上对岸。那时的海岸多不设防,进攻方只要能安全渡过水区,基本就可以顺利登陆,遂行陆上作战,因此,对于登陆部队并无特殊训练要求。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资本对外掠夺日益加剧,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为其掠夺创造了铁甲舰和现代火炮,从此战火不断,登陆战得到了迅速发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西班牙、英、法、荷、俄、美等先后都成立了海军陆战队。登陆战成了对外掠夺不可或缺的作战方式。与现代登陆战相比,当时所使用的登陆工具还是非常有限,作战的规模也不大,战斗过程也比较简单,这主要是由于当时陆上机动速度低于海上机动速度,使登陆方可充分利用机动性选择合适的进攻地点,加之后勤补给需求量并不大,物资补给基本不成问题,使两栖作战的优越性大大强于其艰难性,登陆战往往能取得战斗的胜利。因而此时的登陆战不是战争的主要样式。

到了工业革命后期,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汽车、火车、电话和电报的发明及其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机动性和作战能力,速射火炮、机枪等装备又提高了其火力打击能力;而登陆方只能依靠精度和威力相对较差的舰炮支援,同时后勤补给和指挥协调工作的难度也不断增加,登陆作战的优势开始逐渐丧失,取胜的几率越来越低,甚至难以取胜。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的远征和加利波利之战的失败,致使许多著名军事家和战争理论家对两栖作战看法悲观,甚至认为登陆战不是一种纯正的作战模式,不大主张运用。直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才重新认识到了登陆战的价值。并在1934年制订了历史上第一部《登陆作战试行手册》①,就登陆作战的指挥关系、火力支援、突击上岸、协同动作、通信联络、后勤保障等制定了实施细则,提出了火力“密切”支援、物资战斗装载等一系列现代登陆作战的基本概念,并在二战中得到了运用。

二战中陆战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作战样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点是洲际作战,是海战与陆战连为一体的大战场,登陆战自然就成了连接海陆战场作战的主要样式。并成为最终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这一时期,人类经历了史上规模最大、次数最多、立体性最强、联合作战程度最高的登陆作战。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期间,平均每3天就有一次登陆行动,每月就有一次大规模的登陆战。二战期间,各参战国进行的各种类型登陆作战超过了600次,并且在战略战术、装备革命、规模范围和后果影响等诸多领域,为世界战争史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页。

二战期间,各主要国家的海军陆战队不但人数迅速增加,其编制、装备也不断完善。美、英不仅建造了大量的各式登陆舰和专门的登陆装具,登陆战术理论也得到了发展,基本形成了一套既不同于海战又不同于陆战的垂直登陆作战理论。1942年北非登陆战役,除了海上平面登陆外,还空降数个营,在纵深实施垂直登陆,夺占机场和重要目标;在太平洋战区攻占所罗门岛时,还创造了越岛登陆等新战法。使得这时的登陆作战较前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真正实现了“突然快速上岸、立体纵深打击”,作战空间大幅度扩展,登陆速度和火力密度成倍提高,已经构建出了现代立体登陆作战的基本模式。

1945年以后,随着原子弹、氢弹等热核武器的快速发展,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未来大规模两栖作战前途的担忧。在观摩了比基尼岛进行的核试验之后,美国海军陆战队代表—罗伊·盖格中将当即意识到,倘若用这种致命武器对抗传统的大规模登陆作战,势必产生出非常巨大的杀伤力.并将导致极其可怕的后果。对于盖格的研究报告,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立即组建一个专门委员会进行评估,并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新形势下,不可能对一个拥有核武装的对手进行传统的两栖作战。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奥马尔·布雷德利在国会作证时甚至指出:由于原子弹的出现,已经不太可能再进行任何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②。然而,事实是登陆作战并没因核武器的出现而消亡。二战之后,登陆战依然广泛现身于局部战争。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美军就开始了对核条件下登陆作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核战争条件下,虽然组织大规模登陆战役已不大可能,但登陆作战仍能以其特有的机动性、突然性和攻击性,在未来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要取得战争胜利,避免核武器对登陆部队的毁灭性杀伤,就必须遵循分散和快速的作战原则。最终,美国海军陆战队发展出了“垂直包围”两栖作战战法,即在两栖突击阶段使用直升机,以增强部队推进的速度、分散性和机动性。两栖作战理论的发展,各种新型武器装备特别是直升机的出现,使登陆作战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一般较大的登陆作战行动中,只要条件许可,登陆方往往都采用登降结合、立体上陆的方式来完成登陆任务。例如,朝鲜战争期间,美军不仅使用直升机转运伤员、物资,而且用直升机担负作战指挥和侦察任务,并曾以直升机运载小分队对志愿军阵地实施了机降进攻。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英法联军在塞得港的登陆作战也首次使用了平面登陆和垂直登陆相结合的方式,大大加快了上陆速度;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直升机垂直登陆作战的战术、战法已经基本成型,1983年美军在格林纳达登陆作战中,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水际滩头登陆的方法,以直升机机降和运输机伞降相结合的突击方法,垂直登陆,是一次具有典型意义的现代两栖岛屿登陆战,体现了登降结合、立体上陆的登陆作战新特点,也就是在总结此次作战的经验的基础上,美军提出了新的登陆作战理论,即“超地平线登陆作战”,该理论强调,首次突击的登陆部队应避开敌岸主要火力的有效射程,先由空中和水面输送至敌海岸防御阵地的侧后,向敌发起突然攻击,同时后续作战力量迅速由水面向敌岸机动,与首次登陆部队协同行动夺取登陆场。其核心和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已经或即将装备部队的各种新型登陆工具,如偏转翼飞机、直升机、气垫船、新型两栖攻击车等,在“地平线”以外发起两栖攻击,变传统的“平面登陆”为“垂直登陆”与“平面登陆”相结合的“立体登陆”③。

不过,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人们对两栖作战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仍存在疑虑。包括一些颇具影响力的美国军事战略家,都对海军陆战队是否会再次执行抢滩登陆任务产生了怀疑。例如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主任安德鲁克里平维奇就公开质疑,连弹丸小国都能对两栖登陆作战形成有效阻遏,如果需要发动“超视距”的打击,未来是否还有使用这种战术的必要?④美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作战处处长汤姆斯贝内斯就说过,在很多国家,甚至一些武装组织都拥有先进的制导武器情况下,实施两栖登陆作战无异于自杀。美国前国防部长盖茨在一次演说中也表示,考虑到敌人的反击能力,两栖登陆作战已经变得异常危险。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固然,现代军事科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战争中的运用,着实给登陆作战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研究。但是登陆作战绝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而只能以更加现代化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二、启示

回顾登陆作战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第一,登陆战仍然会是未来战争中重要作战样式。首先,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会使海洋权益在世界各国的地位不断上升,海军陆战队及登陆作战已经成为解决岛屿争端和实现由海洋向陆地作战的重要手段,海军陆战队将在现代战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次,在未来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从陆地进攻濒海地区以及介入地区纠纷,需要借道他国或者拥有可以作为进攻基地的国外领土,而这往往又难以实现。未来美军作战理念是,在远程火力的支援下能够快速部署轻装机动部队。这些部队需要一种位于战区内或战区附近的中转基地,能使部队进行休整,后勤保障以及等待战斗火力支援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进一步表明,置身于战争之外的国家越来越不情愿向交战方提供空军基地、港口和其他设施的使用权。“伊拉自由”行动期间,即便是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也只是极为有限地让美、英联军使用其军事设施,而从海上进行两栖作战则恰好避免了这个难题;再次,两栖作战具有很强的进攻主动性、隐蔽性、突然性,可以越过海洋占领对方海岸或岛礁,使作战达到出其不意、一举成功的作战意图。信息化战争已经由传统的“大吃小”转变为现代的“快吃慢”,博伊德OODA理论(观察、定向、决策、行动)的本质就是每一环节都“快敌一拍”!拿破仑指出:“战争的才能就是运动的才能”,恩格斯补充说“行动的迅速可以弥补军队的不足”,对善于以少胜多、以快制快的特种部队来说,速度就是生命,速度就是胜利。两栖作战是一种风险较高的军事行动,在枪林弹雨中强攻敌军的海滩,部队面临的往往是最为严峻的考验,他们唯一的退路只有大海,因此,稍有差错就会招致灭顶之灾。但是,两栖作战仍然是远程投放兵力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略意义极为重要的诺曼底和太平洋登陆战,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都证明了两栖作战在全球战争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战法的创新是登陆作战发展的生命线。在战争史上,进攻能力与防守措施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动态平衡。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平衡往往压倒性地倾向一方或另外一方。同样,两栖登陆战也处于这样一种动态平衡之中。曾几经曲折,多次遭到被“淘汰”的危险。但又随着装备的不断更新,理论的不断丰富,两栖战以其较强的生命力,一次又一次创造了奇迹,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条醒目的足迹。

在20世纪早期的两栖战战场上,由于防守一方将海陆两种作战手段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海岸防御能力得到了迅猛发展。两栖部队必须发展新技术、新战法和新装备,从而恢复这种攻守平衡。为顺应这一潮流,英国和美国分别对各自的两栖战能力进行了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功。在二战爆发之前,由于面对新的世界大战的威胁和挑战,有关两栖登陆战装备和作战学说得到了检验和改进。截至1943年,盟军两栖部队已经获取一种新的战术能力。事实上,盟军在诺曼底登陆(1944年)、硫磺岛战役(1945年)和冲绳战役(1945年)的接连胜利,标志着这种动态平衡已经开始有利于进攻一方。二战后,随着核武器的快速发展,又研制出了核条件下的两栖作战装备,发展出了核条件下的立体登陆作战等作战样式。

未来两栖作战中,随着新型装备如直升机、两栖登陆艇、补给舰等大量配给部队,一种新的两栖作战样式——立体两栖登陆应运而生。那时,参战军兵种将不断增多,并将在海、陆、空、天、电多维空间展开,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将逐步成为两栖作战的基本作战样式。从而登陆和抗登陆战将以新的面貌出现。登陆作战的一些重要原则将再一次受到冲击和重新检验,并导致某些根本性的变化。选择和确定登陆作战的战法和技术,必须适应这种新的变化,以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登陆作战为基点,具备现代意识、超前意识,特别是创新意识,方能因势制敌,夺取胜利。

第三,抢滩登陆是海军陆战队的专业特长。由于登陆作战的广泛运用及其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特点,催生了一个新的军兵种的诞生,这就是海军陆战队。早在15—16世纪,一些西方国家为了向海外扩张,建立了经过专门训练的登陆作战部队。海军陆战队在有些国家中也被称为海军步兵,通常指海军中担负渡海登陆作战任务的兵种。目前这一概念的外延已经扩大,除担负渡海登陆作战任务外,还执行海岸及海岛防御、地面作战、特种作战及其他支援作战任务,具有反应快、机动性强、合成程度高的特点,是实施两栖作战的快速突击力量,故被称为“两栖作战部队”。它在美国是继陆、海、空之后的第四大军种,而在其他国家则是海军中的一个兵种。二战期间,海军陆战队经历了巨大的考验和磨炼,进行了无数次破袭、抢滩登陆和陆海空联合的两栖战,陆战队取得的巨大成功,让人们认识到其在现代战争中尤其是在登陆战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战后,美英等国海军陆战队在局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驰骋海洋和陆地的特殊兵种显示了其独特的作用。在21世纪,从世界海军陆战队发展方向上看,多数国家在保持陆战队进行常规两栖登陆的基础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海军陆战队在作战任务及空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海军陆战队不仅是两栖登陆的主力,更是快速反应的主力和多面手。

尽管随着军事实践的发展,海军陆战队的性质发生了一定变化,任务也进一步拓展,但其担负的核心任务——实施登陆作战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遂行两栖登陆作战是海军陆战队的专业特长,这是其基本任务决定的,也是其他部队所不具备的。两栖机械化步兵师虽然具备一定的渡海登陆作战能力,但主战装备依然姓“陆”,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拼凑”痕迹,属于陆战队规模偏小时期的临时编制。相比之下,海军陆战队更加便于登陆作战。首先,海军陆战队战场适应性强,作为一个既能够在海上作战,又能够在陆上作战的兵种,作战空间包括了海上战场和陆上战场两部分,呈现出水陆两栖跨越的特性。随着直升机、气垫船等各种专业勤务分队的逐步纳编,海军陆战队具备了从空中实施登陆的多种能力,更为登陆空间增加了立体的元素,使得空中跨越也逐渐成为可能。海军陆战队通常可以在海军其他兵力的支援和协同下单独夺占登陆点、夺取登陆场或者岛屿;也可以编入到联合登陆部队当中,作为作战编组中第一梯队或者先遣队;其次,海军陆战队合成程度高,编成内包括了两栖侦察兵、陆战步兵、装甲兵、炮兵、导弹兵、空降兵、防化兵、通信兵、工程兵等,还编配了直升机和气热船。编制上的这种固有特点,使得海军陆战队体现出比一般部队更高的合成度,实施登陆作战时,更容易达成登陆作战的协同;另外,海军陆战队在机动能力、上陆方式和平时训练等方面优势都比较明显。在21世纪,从世界海军陆战队发展方向上看,多数国家在保持海军陆战队进行常规的两栖登陆的基础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海军陆战队在作战任务及空间发生了较大变化,海军陆战队不仅是两栖登陆的主力,更是快速反应的主力和多面手。

世界战争史无数次地证明:两栖部队强大的渡海作战能力往往能够决定战争的胜利。由此可见,提高我军海军陆战队两栖登陆作战能力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进行军事斗争的“硬件基础”,两栖登陆作战的研究和登陆作战能力训练丝毫不能放松。

注释:

①吴冬玲:《两栖骁兵——海军陆战队史话》,海潮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②③(英)伊恩·斯佩勒、克里斯托弗·塔克著,张国良、谷素译:《两栖战》,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232页、第232页。

④傅小强等:《美海军陆战队意欲回归两栖重心》,《环球军事》2010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登陆作战海军陆战队部队
美海军陆战队155毫米M777牵引式榴弹炮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海军陆战队之我是特种兵(连载)(十八) 以假乱真
美国海军陆战队训练进行中
厉害了!海军陆战队
张爱萍与一江山岛登陆作战
仁川登陆作战的计划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