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五”期间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及技术探讨

2012-08-15

山西建筑 2012年34期
关键词:滤池十二五污水处理

李 娟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咸阳路污水处理厂,天津 300384)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推进和深入开展,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处理工艺技术更加成熟。据相关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2.6%。相对于城市污水处理现状,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现状则十分堪忧。

1 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生活污水的特点

1.1 农村水污染现状及相关规划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农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由此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农村生活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损害。我国共有63.4万个行政村、2.2万个集镇。据测算,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约为80亿t~90亿t左右,县、镇、村的排水量占全国总排水量的50%,县城污水处理率11%,乡镇处理率小于1%,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直接就地势排入周边水体,造成河流、水塘等水环境污染,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损害,并且已经成为中国主要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因素,直接威胁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污水处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由于我国农村对污染治理的认知度较低,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习惯以及经费不足、配套管网建设缺失、运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等原因,使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面临较大的困难。

根据我们国家制定的“十二五”全国村镇污水治理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全国村镇污水治理率要提升10%,从2010年起,用大约30年时间,在中国90%的村镇建立完善的排水和污水处理的设施与服务体系。到2020年,使30%的村镇人口得到比较完善的公共排水服务,并使中国各重点保护区内的村镇污水污染问题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

“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加大城乡环保统筹力度,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部分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江苏省为例,其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30%,已有300个乡镇、涉农街道以及2 600个村庄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2/3的县市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四级转运机制;太湖流域率先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区域供水和生活垃圾运转处理“三个全覆盖”。在“十一五”取得的成果上,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紧抓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1.2 农村生活污水基本特征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有以下主要特征:

1)污水收集困难。我国幅员辽阔,村庄分散的地理分布特征导致污水分散,污水收集困难。

2)来源多。农村生活污水来源较多,除了来自人粪便、厨房产生的污水外,还有家庭清洁、生活垃圾堆放渗滤而产生的污水。

3)有机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

4)增长快。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也随之增长。

5)处理率低。配套管网建设缺失、发展较为滞后,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偏低。

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原则

我国农村因分布广、散,地理地貌分布复杂,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差别大等特点,采用统一模式的解决方式并不可取,且可操作性差。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周边环境区别对待。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总体上应遵循“因地制宜、经济有效、简便易行、工艺可靠”的原则。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与村庄的经济发展水平,村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力求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维护简便,经济合理。优先选用工程造价低、运行费用少、运行维护简单方便、出水水质稳定达标、适合农村特点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目前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处理技术多种多样,自“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以来,我国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有了一定的研究和进展。

经过多地实践表明,有几种组合处理工艺比较适合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其中厌氧滤池→氧化塘→生态渠处理技术、厌氧水解池→微动力好氧池→景观绿地处理技术、厌氧池→脉冲滴滤池→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可以作为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的主推模式。

3.1 厌氧滤池→氧化塘→生态渠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进入厌氧滤池,截流大部分有机物,并在厌氧发酵作用下,被分解成稳定的沉渣;厌氧滤池出水进入氧化塘,通过自然充氧补充溶解氧,氧化分解水中有机物;生态渠利用水生植物的生长,吸收氮磷,进一步降低有机物含量。该工艺采用生物、生态结合技术,可根据村庄自身情况,结合地势建造,无动力消耗。氧化塘、生态渠可利用河塘、沟渠改建。生态渠通过种植经济类的水生植物(如水芹、空心菜等),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3.2 厌氧水解池→微动力好氧池→景观绿地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经格栅拦截后进入厌氧水解池,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池内部分区域设有高效生物填料,强化厌氧生化处理效果。利用微动力设备将空气引入微动力好氧池,在池内形成好氧状态,利用好氧微生物的净化功能,实现对污水中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以及氨氮的去除,大幅度降低废水的COD,BOD,氨氮等指标。微动力厌氧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后设置景观绿地,充分利用植物根系的吸附、拦截、吸收、降解等净化功能,实现对污水的精细处理,有效降低污水的各项污染物指标,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该技术将微动力厌氧好氧污水处理技术与景观建设相结合,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成本低,污泥产生量少,维护简便,景观绿地可美化周边环境,二次污染少。

3.3 厌氧池→脉冲滴滤池→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该组合工艺由厌氧池、滴滤池和潜流人工湿地三个处理单元串联组成。污水经过厌氧池作用,有机物浓度降低,然后由污水泵提升至滴滤池,通过与滤料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同时可自然充氧,滤后水引入人工湿地,进一步深度处理,去除氮磷,人工湿地出水外排。本工艺中自动控制泵的启闭及生物滤池布水,整个运行系统基本实现自动化控制;维护工作量小,系统产泥量少;适应性好,占地面积小,工程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施工方便。有一定高程差的村庄可利用落差滴滤,无需水泵提升。

4 结语

结合我国农村村落分布广,地区差异大,污水水质、水量波动性大,排水管网不健全、经济力量薄弱、缺乏污水处理专业人员、雨污水资源化利用低等特点,我们应该鼓励探索多元化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在政府相关财政、政策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范围,结合当地环境特点、村庄布局、经济条件等实际,因地制宜,采用适合的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率,顺利完成规划目标。

猜你喜欢

滤池十二五污水处理
净水厂V型滤池运行优化分析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南方某自来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回用分析
涌浪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处理沉后水的炭砂滤池优化研究
新型曝气生物滤池(BAF)除磷脱氮特性研究
三亚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