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2012-08-15徐朝晖

山西建筑 2012年34期
关键词:挖孔孔内孔口

徐朝晖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0 引言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所以住建部把它列入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求施工前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且当开挖深度超过16 m时,其施工专项方案应通过专家论证后方可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施工专项方案进行施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切实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应急预案与监控,确保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安全施工。

1 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

在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许多安全事故主要还是施工人员不按规程操作造成的人为事故,因此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常见的安全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1 孔口落物

桩孔附近的堆积物未能及时清理,石块或杂物落入孔内而造成孔底人员伤亡事故。

1.2 施工机具故障

施工人员用电动葫芦自动卡紧保险装置失效造成料桶坠落砸伤人等事故。

1.3 窒息中毒

桩孔较深时,孔内积聚的大量有害、可燃气体对人构成伤害,施工人员可能中毒昏迷甚至死亡。

1.4 触电伤亡

桩孔内潮湿多水,如果没有使用低于24 V的安全电压和安全灯或电缆线磨损老化漏电,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1.5 扩底塌方

桩底扩大头完成后,没有及时进行桩身浇筑,土体丧失稳定,出现塌方。

1.6 孔壁坍塌

当地下水位较高或滞水较多时,渗透系数大的粉土、粉细砂等土层或饱和淤泥质粘土在长时间的浸泡过程中,土体逐渐软化,容易出现渗水、流砂、涌泥现象,造成孔壁坍塌。

1.7 坠落孔内

孔口盖板、护栏等防护措施不到位或强度不够、夜间标志不明显,人员可能失足掉入孔内。

2 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2.1 安全专项方案审批

人工挖孔灌注桩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编写专项施工方案,对于开挖深度超过16 m的人工挖孔灌注桩还应组织专家论证会,同时根据论证报告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专项方案的完善,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只有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和有效的应急预案,才能真正指导施工,保证施工安全,才能使损失降到最低。在施工中还应该通过先挖试验桩孔来确定其地质、水文情况,并以此来修正专项施工方案,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度。

2.2 人员的安全要求

从事挖孔桩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健康检查和安全作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应详细记录作业人员的姓名、健康检查证明、施工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活动记录等有关情况。

所有孔下作业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安全帽和绝缘手套,严禁酒后操作,不准在孔内吸烟和使用明火作业,每次井下作业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 h,以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孔口人员应系安全带。

2.3 分析勘察报告

认真分析地质各层的强度、厚度、透水性,是否存在危害较大的滑坡、断层破损带、泥石流、崩塌以及强烈发育的岩溶和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有无地下水,地下水类型、水位变化情况、补充来源和有无侵蚀性等不良影响等;地下有无电缆、煤气管线、上下水道等埋设物,旧构筑物基础等障碍物;相邻建筑物的高度、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埋置深度等资料。通过认真分析以上地质情况,可以预先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将危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2.4 确定成孔工艺

人工挖孔灌注桩较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粉土、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石及风化岩层。在地下水位较高,有承压水的砂土层、滞水层、厚度较大的流塑状淤泥、淤泥质土层不得选用人工挖孔灌注桩。

根据技术规范要求,孔深不宜大于30 m。当孔桩的净距小于2.5 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相邻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 m。

2.5 作业前的检查

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等施工器具以及劳保用品等要进行安全可靠性检查和试验,确保完好和安全使用。主要包括井口上的提升装置、孔内上下的爬梯、半圆形防护罩、配电箱及电缆和井下照明灯的安全电压、抽水和送风设备、用于井下气体检测及试验用的仪器和小动物活体等施工器具和安全帽、安全带、绝缘胶鞋、绝缘手套、防尘口罩、防毒面罩等劳动防护用品。

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 m时或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送风设备向井下输送洁净空气或氧气,风量不宜少于25 L/s。

在雨季到来之前,要组织电工和机械人员认真检查现场所有配电箱和电器设备、露天设备的防雨防潮、绝缘情况,同时要做好桩孔周围的挡水措施,加强未灌孔的孔口覆盖,防止雨水灌孔影响下一步的施工。

2.6 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1)布置好出渣道路,在孔口的四周挖排水沟,搭设好孔口活动雨棚,做好防排水工作。2)从孔桩开始开挖至浇灌混凝土前,孔口应盖活动盖板,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宜为0.8 m,做出醒目标志。孔口处护壁厚度应大于200 mm、高出地面150 mm,以防地表水、弃土、杂物等进入孔内和来往车辆影响孔壁的安全。3)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周边1 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4)孔口应有操作垂直运输设备、孔口活动盖板和照明、通讯、排水、通风设备等,要有专人负责,并注意观察地面情况,孔下有人时,孔口必须有人守候,并随时与孔底人员联系,严禁孔口人员随意离开井口,需临时离开,应有人顶替,使孔下人员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孔上人员的妥善照应。5)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电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6)凡在孔内抽水之后,必须将抽水的专用电源切断后,孔下作业人员方可进行作业。严禁带电源操作,孔口配合孔下作业人员要密切注视孔内的情况。7)若遇坚硬的泥土和岩石时可使用风镐,但严禁采用爆破,以免对地基土有不良影响或破坏护壁而造成坍塌。8)孔底人员应注意观察孔内的水文地质、土壁和护壁等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与孔口人员联系,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9)孔底积水较少时,可将泥水一起用吊桶提升至地面;若为大量渗水,则应在孔底挖集水坑用潜水泵排出桩孔外,抽水必须在孔底施工人员上至地面后进行。10)已扩底的桩,要尽快浇筑桩身混凝土,不能及时浇筑的桩应暂不扩底,以防扩底部位塌方。11)桩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随挖孔深度增加放长至工作面,并设置与孔壁锚固的半圆形安全防护网作遮拦。12)料桶盛土不得超过桶口,在吊料桶上下时,孔底作业人员必须停止挖土并站在防护网下面。

2.7 照明、安全用电措施

施工临时用电应严格执行JGJ 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施工场内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进行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桩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孔和一闸多用;桩孔内应视情况使用24 V或12 V低压防爆、密闭型安全灯照明,并用防水绝缘电缆引下。

2.8 通风、通讯方面的措施

施工人员下入桩孔前,应检查孔内空气中是否含有可燃或有毒气体,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如有情况应查明其危害程度,并用送风设备向孔底强制送入空气或氧气。

孔口与孔底人员可通过对讲机、电铃等进行联系。

2.9 防止孔壁坍塌措施

为防止塌孔,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护壁,通常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混凝土护壁厚度、强度等级、钢筋按设计要求施工,要注意上下节护壁间的拉结。

当桩孔不太深且土质密实时可采用砖护壁;当土层松散或为流砂层时,可采用钢护筒或钢筋混凝土沉井。

2.10 地下水较高时的安全措施

地下水丰富且较浅时,应分析挖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场地截水、降水措施和加固措施,避免因降水引起周围地面、建筑下沉等安全事故。严禁在桩孔中边抽水边开挖边灌注,同时相邻桩位不得施工。

由于人工挖孔灌注桩的造价低廉、施工机具简单等突出特点,决定了人工挖孔灌注桩还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不能在短时间内淘汰。但是加强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安全管理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表现。人工挖孔灌注桩的设计和施工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或地方性的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在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必须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质量措施,强化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安全管理,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同时,精细管理,严格按照科学方法组织,采取积极稳妥的安全预防措施和对策,把人工挖孔灌注桩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1]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2]JGJ 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S].

[3]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挖孔孔内孔口
孔口管锚固技术在穿江工程中的应用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逆作法孔口边梁内力计算
关于矿山地质岩心钻探施工中事故处理与认识
页岩纳米孔内超临界CO2、CH4传输行为实验研究
煤田地质钻探中孔内情况及事故处理措施
绳索取心聚氨酯孔内灌注器的设计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中障碍桩的处理
挖孔桩基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人工挖孔桩基础在清单及计量方面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