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综述

2012-08-15史广峰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历史资源

史广峰

(河北师范大学旅游系,河北石家庄 050024)

【文化研究`】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综述

史广峰

(河北师范大学旅游系,河北石家庄 050024)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近年兴起的专门探讨历史文化资源的热潮,主要围绕着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推进了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进程,本文对上述研究概况作一阶段性综述。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综述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将历史文化当成是一种社会资源来看待是史学观念上的巨大变化,对我国的史学发展及经济转型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对其保护与开发的研究专著并未问世,但在相关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的论著如《保护遗产 造福人类: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杨巨平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对国外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保护与开发的研究,《中国文化产业概论》(张廷兴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中国文化产业振兴之路——走进金手指》(陈伯君,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张玉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论》(蒋晓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等中国文化产业论著中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论著,都包含着可供保护与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借鉴的内容。

近年兴起的专门探讨历史文化资源的热潮,推进了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进程。然而,这些专门研究也是主要围绕着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展开的,其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门探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如[美]J·茹多夫J·J希夫《水电工程与历史文化资源管理》(《水利水电快报》,2011年第1期)探讨了美国蒙大拿州PPL公司的密苏里-麦迪逊(Missouri-Madison)水电工程在其运营中兼顾史前历史文化资源的管理的经验;彭燕《武陵山区土家族口述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抢救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1年第6期)调查研究了土家族口述历史文化资源的种类、价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对其加以传承与抢救,阐述了具体的建议;安玉宾《论音乐教材在保护和挖掘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8期)主张在音乐教材中加入黑龙江地方和少数民族的音乐内容,发扬和继承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毛峰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中的新技术应用》则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及遥感(简称RS)技术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中的可行性问题。

阮仪三等《上海外滩地区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师》,2003年第1期)总结了世界及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原则,认为保护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和深化,保护内容不断增添和丰富,提出原真性原则对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具有很大的意义和重要性,认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面临的最大敌人是各种片面和错误的认识观念,剖析了当前对历史古迹的修缮、重建和新建仿古建筑中存在的片面认识和问题。武联、李东在《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再现历史文化价值──(唐)玉华宫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思路和方法》(《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中阐述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原则:一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即“发展”必须基于对资源的保护-保护生态的多样性,尽量少用不可再生资源。二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发展是主要的,但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我们不仅要重视发展的数量,更要追求发展的质量。三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即我们要重视历史及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创建人与自然共生的新文明。这些都是专门揭示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具体保护措施之作。

二、专门探讨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突出而普遍的科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同时亦具有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人们已日益认识到这种价值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旅游开发)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不少地方普遍的做法。按内容的不同,相关研究文章又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是探讨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如李金玉《论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论述了大力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彭琬琰《长沙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相关产品开发》(《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分析了在长沙文化旅游的相关产品开发中应该挖掘、整合并使用这些历史资源应注意的问题;朱顺龄《南阳历史文化资源的市场化问题研究》论述了南阳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虽然具有很好的内外部条件,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及解决措施;曾文芳《武功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分析了历史文化资源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是探讨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形式。如邓民兴《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影视艺术创作》(《电影文学》,2010年第4期)以陕西省为例,探讨了陕西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及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资源,从中获取创作素材,使陕西走上影视文化产业大省之路的问题;王绮芬《佛山历史文化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文教资料》,2010年第17期)探讨了历史文化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熊淑媛《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增进高职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以广州为例》(《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朱其现《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创意教学中的运用——以贺州历史文化资源为例》(《贺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谭丽娟《利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索》(《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第2期)等都分析了历史文化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丁培卫《新时期中国民族动漫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4期)探讨了历史文化资源对新时期中国民族动漫产业的意义;陈道山《试论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第21期)认为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悠久醇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充分认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全面理解旅游产业开发的内容,正确把握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旅游强国目标的重大课题之一。

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形式还包括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化的整合问题,如江华《现代旅游视域下东营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王国安《历史文化资源与现实文化资源的融合研究——以宁波北仑为例》(《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秦良杰《舟山群岛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开发》(《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三是探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化问题。如厉无畏《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创意转化》(《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4期)认为我国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应该大力挖掘和整合利用文化资源,以创意推动文化资源向经营资源的转化,从而解放文化生产力;黄辉《荆州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路径分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分析了目前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在转化为文化产业过程中路径的“瓶颈”,找到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正确路径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王睿《沈阳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品牌整合营销战略》(《辽宁经济》,2010年第11期)探讨了历史文化资源在沈阳经济区文化产业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申丽娟《大明宫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影响因素探析》(《丝绸之路》,2010年第24期)论证了大明宫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体制因素、人才因素、创意因素和资金因素;范富《加快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推动太原文化产业振兴》(《太原科技》,2009年第10期)主张加快开发“华夏文明看山西”形成的品牌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坚持把推进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创新作为引领太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坚持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战略,以此来夯实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的基础和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新太原的根基。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综合探讨

除以上两类文章外,还有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进行综合探讨的,如赵颖霞等《保定古城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从杨继盛祠堂的危机谈起》(《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旅游发展中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凤凰县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期)、舒纪铭、杨大庆《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开发》(《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第3期)等。但这类文章的数量相对较少。

从以上三类文章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研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显著特征:

第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历史文化资源展开产业化或市场化的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代的历史文化资源被绑在了经济发展这驾马车之上。事实上,保护与开发应当是同步进行的,没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就不会保持持续发展。

其二,对历史文化资源的非物质社会效益探讨相对较少。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多种形态,不同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功用也不尽相同,如在某些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历史文化资源之外,某些历史文化资源同样具有非物质的社会效益。虽已有文章对此略有论及,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非物质社会效益的探讨,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这也是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时值得深入挖掘的问题,这部分历史文化资源如何保护与开发亦值得深入探讨。将历史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产业相结合,发展历史文化资源产业,无疑是一种创意。

第三,上述研究多以个案研究为主,宏观研究相对较少,中观层面的研究成果更少。个案研究与宏观研究各有所长,但从全局把握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开发措施也是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不应忽视的问题。不仅如此,上述历史文化研究的重点多在中心城市,对历史上作为基层社会与中央政权联系纽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不同于中心城市地位的府县级历史文化资源缺乏足够的注意,涉及到县域历史文化资源者不过数例而已,对如何保护与开发府县历史文化资源之研究仍有许多空白之处。

总之,与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虽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全面深刻地认识历史文化资源的不同形式及社会功用,结合中国古代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借鉴世界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以个案研究为突破口,与当代文化产业进程相参照,更好地保护我们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使之世代传承,创新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措施,对发展地方经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G122

A

1009-6981(2012)01-0089-03

2011-09-28

史广峰,男(1972-),河北师范大学旅游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旅游文化。

[责任编辑高 巍]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历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