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营造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氛围

2012-08-15袁育文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革新竞争职工

张 艳,袁育文

(湖南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冷水江 425000)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一谈到竞争,我们可能想到的是管理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市场的竞争,等等。这些竞争确实无处不在,而且还非常激烈,但是,核心的竞争还是人才的竞争。我国儒家思想就十分注重人的因素,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讲究“谋事在人”。西方的泰罗也认为人的“精神革命”是科学管理的实质,现代行为科学则强调“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人的地位、作用阐述得更为深刻、透彻,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首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列宁强调,要管理就要有善于管理的人才。毛泽东同志则充分肯定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出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由此可见,优化企业管理,其核心是优化人的管理。而营造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氛围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一、职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性

1.职工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要增强企业的活力,职工是最主要的因素。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靠人去实现。因此,企业要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就必须依靠职工。根据人的需要理论,一个人要生存发展,都有为满足个人需要而追求正当利益的权利。人之所以有别于其它动物,称之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思想,任何行动都有目的性。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他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以得到尊重,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是每个人的正当利益的需要。作为企业的职工,其物质与精神需求是与企业的利益和发展息息相关的。职工希望在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企业发展,并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同时,希望成才,得到尊重和提升实现自我价值,满足精神需要。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企业所有的职工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并都为争取这一需要而努力奋斗,那么,无疑这个企业必然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同样是一个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

2.职工是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现代企业的竞争表面看是先进技术的竞争,但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人,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人的掌握和运用下才可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靠市场来体现,市场竞争的原则是优胜劣汰,而竞争市场却靠人来实现。企业职工的不懈努力,永远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前提,激励最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关键,营造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氛围,则是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基础。

二、企业如何帮助职工实现自我价值

1.建立健全职工再教育机制

社会给每个人的位置不是一定的,必须根据个人的特点而定,因此才有不同的职业存在,既有脑力劳动者,也有体力劳动者。但不管是何种职业,都有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学习即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知识积累过程。一个人要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就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

人才培训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企业再教育是给职工一个不断学习知识,不断丰富见识,不断锻炼技能的过程。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明显加快,传统的“传、帮、带”或者一张文凭定终身的模式,是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定期地、有计划、有目的地持续对企业职工实施再教育培训,可使企业永远有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国内一些先进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人才的培训,他们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员的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如海尔集团、湖南中联重科等。湖南锡矿山闪星锑业公司近十年来,培训经费始终占工资总额的3%,主要用于岗位培训、专业知识提高培训、晋级培训三个方面。因此,在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与产业转移,使企业一直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人从不断的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在不断的学习中充实提高自己。企业职工接受再教育,不仅是为实现自我价值提高技能的过程,也是企业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建立健全职工再教育机制,既是企业维护职工受教育利益的职责,也是企业保障职工自我价值实现的条件。建立健全职工再教育机制,既要让职工有机会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学习的提高过程,又要使职工文凭教育、技能教育同时发展。不但保证专业人才知识提高,而且能让岗位工人操作技能提高。

2.挖掘职工内在潜力

企业管理问题专家托马斯和罗伯特在《寻求企业最佳管理法》一书中提到:“只有人们认为他们对最佳的命运有那么一点点的主宰权,他们干起活来就会坚持到底;他们会比以往干得更好,而且他们会更富予责任心。”企业要充分调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掘职工的内在潜力,就要为职工提供显示他们自己才能的机会。一是积极的鼓励,使职工不断进步。有句老话说得好:“一事成功,事事顺心”,这句话是有科学根据的。研究促进因素的人发现,受到鼓励的对象的自我认识实际上是他干得好的主要因素。二是教育引导,以共同的理想去凝聚职工,激励他们参与的热情。企业的兴衰与个人的成败是一致的,企业利益是职工利益的整体体现。引导职工对企业与个人的共同竞争观的认识,是激发职工参与企业改革热情的前提。要通过加强对职工进行有效的共同价值观训练以加强责任感,为共同的价值理想实现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三是营造良好的环境。笔者曾听到多人说过:“我不在乎工作多,也不在乎工作难,关键是要让我做得称心,让我舒畅”。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睦的同志关系及受到重用的满足感是充分发掘职工内在潜能的必备条件。

3.注重职工的合理化建议

每一个企业都是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发展壮大的。这既是一个知识更新的过程,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比如湖南锡矿山闪星公司在改造锌冶炼厂的过程中,厂方连续召开几次称为“这是你的工厂”的会议,个别地要求职工发表意见,结果获得很大成功。马克思认为,人们群众始终是一切社会进步变革的主力军,是真正的英雄。注重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对职工合理化建议进行奖励,是对职工的尊重,也是帮助职工从奖励中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帮助职工满足成就感的最好措施。锡矿山闪星公司锌冶炼厂积极鼓励职工提建设性的建议,推选“提案奖励制度”,对于被采用建议的提案人来说,获得奖金的数目不是关键的,而是自己的建议能获得采用,因此而被同事们刮目相看,获得成就感。该冶炼厂讲究评审提案明快,在接到提案后一个月内不论采用与否都必须公布结果以示信用,由此鼓励了很多最底层的工人也大胆提出建议,使该冶炼厂每年得到建议性建议达1000多条,企业也从中获得很大的效益。因此重视职工的合理化建议,积极鼓励职工为企业兴旺发达贡献聪明才智,不但能促使企业的发展,而且为职工自我竞争的实现开辟了直通车。

4.培养职工的革新精神

革新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新精神就没有革新行动。革新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对旧的模式的扬弃,对新工艺、新产品、新市场的追求和创造。企业从投入运行伊始,就存在一个不断地自我完善和革新的过程。自我完善和革新,一是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及市场的需要;二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只能依靠企业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来实现。革新精神既是职工个人对企业全身心的投入,又是职工对实现自我竞争的追求。培养职工的革新精神,就是为职工自我竞争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和优良环境,这需要一是及时的鼓励,二是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三是制定奖励措施予以实施,四是企业主动承担适当的风险。

5.营造全新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在企业的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企业全体员工逐渐形成的共同信念,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全体员工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及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可以引导职工勇于进取,自觉为企业献身,又能增强职工自豪、自信、自强、自立意识。企业自我价值都充分实现,就能使企业兴旺发达起来。而全新的企业文化正是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怎样营造全新的企业文化呢?一是制定科学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使职工具有实在的理想和奋斗的方向;二是不定期的形势分析,使职工明确企业各个时期的优势和困难,自觉产生工作的动力和责任意识;三是切实关心职工的各项利益,使职工拥有企业的温暖;四是领导人应成为广大职工的灵魂,使职工对领导人产生依赖、信任、崇拜,形成企业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五是创造一种特殊的激励机制,使职工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内受到良好的熏陶。

猜你喜欢

革新竞争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复旧运转
继续努力,不断革新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感谢竞争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