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资助中心服务创新的思考

2012-08-15周丽

河南科技 2012年22期
关键词:资助中心服务

周丽

(内江师范学院学生处, 四川 内江 641000)

1 前言

服务是资助中心永恒的话题,为学生服务是资助中心工作的生命线。2006-2011年,我国建立起了覆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强度最大、资助范围最广、财政投入最多的制度设计,是困难学生得到实惠最多、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制度安排。目前国内资助中心纷纷推出了学生服务,服务体现了资助中心的服务理念由“资源——服务——需求”转变为“需求——服务——资源”,体现了资助中心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但是,当前高校资助中心服务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主动的、深层次的、全方位的服务措施,不断改革创新服务的模式。秉着“学生为本,服务至上”的宗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个性化、特色化、学科化的服务。

2 高校资助中心的服务创新

2.1 强化宣传意识,创新宣传形式

当前高校资助中心的宣传意识不强,对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单一、陈旧,致使学生对资助中心的服务不甚了解,学生参与的热情不是很高。据笔者对我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资助中心的服务非常了解的仅占16%,了解一点的占40%,不了解的占54%,因此,需要强化宣传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全面宣传和展示资助中心的服务,让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资助中心服务的意义,熟悉资助中心服务的方式及操作程序,让学生了解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资助的形式,如: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社会资助、校内奖助学金、绿色通道等,每种资助认定原则和申请范围及评定方式。目前高校资助中心采取了多种宣传形式,比如定期开展宣传周系列活动,发放国家资助宣传册,播放宣传片,通过资助中心老师和志愿者现场讲解,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资助中心网站、宣传栏、电子牌和讲座等形式展现资助中心的服务,向师生发放征询意见表,综合调研,在学生和资助中心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及时了解学生的服务需求,更加贴近学生,彰显人文关怀。

2.2 拓展服务途径,创新学生服务的模式

传统的资助中心服务方式,资助中心服务与学生需求出现脱节的情况。资助中心只满足于完成上面下达安排的任务,追求数量,出现服务的盲目性,导致资金的利用率不高,出现该资助的没有资助的现象,高校资助中心推出的全方位服务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陷。目前各高校资助中心全方位服务的方式有网上资助服务、书面服务、电话服务、邮件服务、师生现场互动服务等,每一种服务方式都有优越性,同时也有局限。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网上申请服务的便捷性,有的学生习惯于按照给定的申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的资助申请,有的学生喜欢现场资助咨询,有的学生喜欢电话服务等。学生对资助中心服务的信息,也需要全面地了解,不能光凭省市和学校通知,或凭班主任推荐。因此,需要资助中心拓展宣传途径,创新资助服务的模式,节约资助的过程成本,提高资助服务的效率,满足不同类型资助服务的需求。

2.3 完善资助评定服务程序

目前高校资助中心都有网上评定系统。有的是资助中心自己开发的评审系统,有的是资助中心管理系统自带的评审模块。目前,还有许多高校的资助中心评审系统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有待加强。例如今年我校使用《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进行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及社会资助评审服务工作。要求申请奖、助学金的学生进入学校主页“学生资助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请并填写相关信息。待班级评选、院系审核、学生资助中心审核并公示完成后,学生资助中心将统一打印申请审批表及初审名单表集中学生签字、院系盖章后按顺序装订成册上报;同时要求学生本人对填写信息必须及时、准确、规范等等,这些大大提高了资助中心的服务质量和速度,受到了师生的好评。

2.4 缩短申报周期,创新资助的服务渠道

从资助宣传,到资助中心公示,再到银行划卡,资助中心的服务情况不同。据笔者对高校资助中心发放情况的调查,资助金额的发放程序不能及时满足学生的资助服务需求,再加上资助中心本身的经费不足,导致服务效率不高,不能满足部分特困学生的临时困难资助。因此资助中心应协调有关部门,提高资助的服务效率,尽可能的不让特困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受到影响。根据资助任务的需求,分清轻重缓急,创新资助的服务渠道。

2.5 开辟绿色通道,创新学科化服务

学科化服务是现代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资助中心是学校的工作重心之一,承担着为学校教学服务的重要职责。学科化服务是各院系的教学需求驱动的,目的是让资助中心的资源真正嵌入到学校和学生的服务中去,服务教学,支持学术,激励我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随着学科化服务的深入,目前资助中心的服务在学科专业资源建设、科研信息环境构造及平台架构、服务的专业融合度等方面均面临极大的挑战。高校资助中心应该适当向重点学科、重点学生的创新人才倾斜,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通过院系调研、上门、电子邮件、电话、信函等多种方式,充分珍视学生意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纳入社会资助及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在学习中表现优秀者及生活中贫困者优先纳入评定范围。

3 结语

网络环境下学生资助服务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信息需求,改变了高校资助中心沉闷枯燥的传统形象,开启了高校资助中心的创新服务之旅。高校资助中心应根据本地的实际,完善服务设施,提高人员素质,不断创新资助中心的服务模式,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国家生源地学生资助可持续发展之路。

[1]唐高芳.网上资助系统在高校资助中心的应用分析[J].资助中心学研究,2009(3):19-21.

[2]张扬声、刘剑楠.国内资助中心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J].资助中心论坛,2011(5):81-87.

猜你喜欢

资助中心服务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