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中的员工关系管理浅析

2012-08-15周梦珂

河南科技 2012年22期
关键词:愿景管理者资源管理

周梦珂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重庆 400700)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独占鳌头,独树一帜,一方面需要通过企业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和创新,提升企业生产力;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充分发挥人力优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不断注入活力。美国 KePner 一Tregoe 管理顾问公司的总裁兼合伙人史宾瑟就指出,未来市场中的稀缺资源不再是资本而是优秀的人。但企业的人才流动是自由的,由此可见人才竞争显得更为激烈,人才管理显得更为复杂。因此,如何建立和谐双赢的员工关系在企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1 员工关系管理概述

广义的员工关系是指在企业内部以及与企业经营有密切关联的集体或个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企业内的群体间关系、个体间关系、个体与群体间关系,甚至包含与企业外特定团体(供应商,会员等)或个体的某种联系。狭义的员工关系是指企业和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从法律层面双方因为签订雇佣契约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亦即彼此之间的法律关系;从社会层面双方彼此间的人际、情感甚至道义等关系,亦即双方权利义务不成文的传统、习惯及默契等伦理关系。因此,员工关系由于其概念特点,使员工管理除了传统的制度管理外,又引入了“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的新的管理理念[1]。

员工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方面,涉及范围很广,包含16 项内容,包括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问题及投诉、员工的活动和协调、员工的信息管理,员工的奖惩管理、员工的冲突管理、员工的内部沟通管理、工作丰富化等要素。

2 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对员工关系的管理协调员工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建立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企业员工关系,落实到企业的各个环节,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健康安定的员工关系,宽松积极的创作环境,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促进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管理员工关系有利于形成激励员工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但体现了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文化,而且体现了企业作为组织的个性特点和组织文化,反映了企业的风格和精神,具有感染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反映企业的精神和风格,将其价值观不断渗透到企业员工的心灵,不知不觉影响其心理、行为、观念,将企业文化逐渐内化为自我的精神观念,并形成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员工的忠诚度。

管理员工关系能够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融洽员工关系。员工间沟通畅通,利于工作信息的沟通,减少由沟通不畅造成的信息偏差,利于工作的开展;员工间沟通畅通,有利于内部信息的沟通与交流,融洽员工关系,员工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

3 企业员工关系现状与困境

3.1 人力资源管理起步较晚,相关管理人员角色不明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起步较晚,很多企业虽然设立了人力资源部门,并配备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但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所承担的角色,特别是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应起的作用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有的企业甚至认为人力资源经理就是从事企业里其他部门都不做的事情。很多企业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缺陷和不足,缺乏管理知识和技能,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不仅思想观点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没有新的思路和方法,有些人甚至完全不具有担任管理者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沟通能力等人力资源管理素质。这种人力资源部门与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企业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形成一种资源浪费。[2]

3.2 企业经营者经营理念与个人行为问题

个别企业经营者过分关注企业的短期利益,将企业利益最大化放在第一位,一味要求员工对企业做出奉献,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劳动合同协议等有形契约过度重视,相对的对于有形契约的无形心理契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员工的真实需求和发展愿景没有得到关注,企业也没有满足员工的需求,更没有对员工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引导,结果导致员工的需求的实现程度不高,员工的满意度降低,自然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也会降低。

3.3 员工缺乏与企业共同的愿景

共同的企业愿景是企业和员工进行联系的共有价值观,是员工关系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共同的企业愿景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实现的载体,没有共同的企业愿景,没有共同的信念,就没有相关利益的前提。员工缺乏与企业共同的愿景,在实际工作中只会简单地重复工作,机械地完成工作任务,仅仅关注任务本身,感受不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也感受不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久而久之,员工就成为了工作的“机器人”,工作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这样的过程务必使员工的自我价值和职业理想在机械地重复中消磨殆尽,更难从企业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4 员工关系管理的对策

4.1 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

没有规范制度的企业是不完整的企业,明确规范的制度是企业工作的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以科学的刚性制度为主,以柔性制度为辅。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实施对人的管理。同时,依据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和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柔性的企业文化感召员工。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干部知识和素质的提高,使其明确人力资源部门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明确职责,落实到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作用,让人力资源管理不是形同虚设,而真正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推动力。

4.2 树立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参与企业的能动性

将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管理紧密结合,通过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对员工的渗透,增强员工的企业认同感和忠诚度。比如,从员工入职培训开始,把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使命、企业精神灌输给员工;实施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把企业的愿景、企业目标与员工的个人目标结合起来,重视员工培训,定期不定期组织员工学习通过内部学习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工作,获得自我成就感,从而对企业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成立职代会,由员工选出能代表其想法的代表参与企业管理,采取各种方式,开展民主与集中,让员工广泛地融入和参与企业管理,集思广益,丰富企业文化,提供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的平台,提高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员工将个人职业命运与企业命运联系起来,建立共同的企业愿景,为实现企业共同愿景的目标而努力。

4.3 企业管理者转变管理理念,明确管理职责

企业管理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转变管理理念,改变过去过度关注企业利益的管理观,重视对员工的承诺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员工的身体健康和长远幸福为出发点,关注员工的职业理想和精神需求。管理者应明确管理职责,对于与员工关系管理有直接联系的管理者应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员工的关系,同时对于自己所主管的人力资源工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制定人力资源制度和规划时就以员工关系为核心,直接和员工联系,了解员工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人力资源计划。

企业的员工关系是关系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促使员工在企业管理中与企业产生强大的共鸣,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任何管理者都应重视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

[1]程延园.员工关系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l):2 一19

[2]刘昕.现代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愿景管理者资源管理
冬日的愿景(组章)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