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中的非节约现象和改进措施

2012-08-15乔建国刘永如

河北林业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节约型石家庄市落叶

乔建国 ,刘永如,陈 辉

(1.石家庄市园林绿化管理处,河北 石家庄 050061;2.河北神鹿园林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园林中的非节约现象和改进措施

乔建国1,刘永如2,陈 辉1

(1.石家庄市园林绿化管理处,河北 石家庄 050061;2.河北神鹿园林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11)

从水体、喷泉、喷灌、照明设施、植物种植、铺装等建设方面和浇水、施肥、病虫防治、落叶处理等管护方面,分析了石家庄市园林工作中存在的非节约现象,进而从科学规划设计、发展园林产业、引进新技术、加强考核等方面阐述建设节约型园林所应采取的措施。

风景园林;节约型园林;园林建设;园林管护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优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除应具有生态性、观赏性、文化性等特质外,更应体现其实用性和节约性特质,这是园林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3]。

笔者认为,目前园林建设和管护工作中盲目追求大手笔、高投入,的确从宏观上促进了园林事业的飞速发展,然而其中许多具体做法与建设节约型园林的理念相悖。这些做法不仅体现在精品工程和大型项目中,也体现在小型绿地中,而且有的地方的园林建设还出现了奢侈化趋势,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为了利于大家认识节约型园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从石家庄市园林建设和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非节约现象入手,进而阐述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措施。

1 园林建设和管护中存在的非节约现象

1.1 园林建设方面

1.1.1 水体 据笔者调查,石家庄市的公园,90%以上的设有水体,面积大小不一,小的仅有20~30m2,大的几十公顷,有的与河道的水体相连,如民心河的附属公园,有的直接抽取地下水作为水源。市区西北防洪水利工程已经建成,东南环城水系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投资50亿元。

石家庄市和其它许多城市一样,是一座缺水的城市,市民渴望水,改善环境需要水。朱熹曾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精辟地道出了只有有源头的水体才能得到补充与更新,才能维持洁净、优美,而缺乏新水补充的水体是极易变成一潭死水或一池臭水的。这样一来,要么任水质变脏变臭,要么不断从岗南和黄壁庄水库引水或抽取地下水进行补充。建设这种与民争水的园林景观是与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宗旨背道而驰的。

石家庄市的许多小公园,乃至位于市区北部的一条民心河支流,常年因缺水而形成臭水沟(池),不但没能发挥应有的景观作用,还成了人造污染源。这种一边斥巨资建设新水体、一边闲置现有水体的做法,都不符合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理念。

石家庄市还计划在市区北部的滹沱河主河道建设湿地公园,一旦洪水袭来,万顷美景必然成为一片汪洋,倘若如此,将是多大的浪费啊!

1.1.2 喷泉 在公园、广场、节日花坛中时常建造永久性或临时性喷泉,为园林景观增添了跳动的旋律,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先说说公园中的喷泉吧!这些喷泉少则投资几万、几十万,多则上百万,而使用效率大都不高。在公园建成初期,还不时喷几次,后来,多在“五一”、“十一”期间,或在检查时喷一下,大多时间都是束之高阁,近2a来干脆一次也不喷了。这些喷泉不仅维护需要大量资金,而且因为长期闲置也形成一座座臭水池,反而破坏了园林景观。

临时花坛中的喷泉常根据花坛的图案设计,使用完毕,也就成了废铜烂铁,再利用率极低。

在音乐喷泉中,还有播放间、音箱、播放设备等,都会随着喷泉的闲置而停用失修或成为废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1.3 喷灌 在园林绿地中,本来是为了节约水资源而铺设了大量喷灌设施。喷灌系统由加压泵、管道、喷头等组成,若能正常使用,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为植物的健康生长创造条件。然而,许多绿地中的喷灌设施利用率并不高,也多在绿地建成初期用过一段时间,或人为破坏,或自然损坏,渐渐不再使用,成为尘封于地下的无用资产。

1.1.4 照明设施 从美观角度来看,造型各异的照明设备就是园林中的一道道风景,夜幕降临以后,绚丽多彩的灯光与绿树、鲜花相映衬,又会为绿地的夜晚增添许多亮色。

现通过明珠公园来窥见一下园林中照明设施的使用情况。公园中既有昂贵的地灯,又有造型奇特的庭院灯,还有大小不等的射灯。这些灯具有的只在开园时亮过几次,如地灯;有的前几年还时常开启,如庭院灯和射灯。近四五年来,为了省电除几个庭院灯开启以外,其它照明设备再也没有亮过,公园主要靠周围建筑物或二环路的路灯,或天上的星月来照明了。这是典型的建得起而用不起的实例。与其如此,还不如在公园建设初期就建造一些价廉实用的照明设施!

1.1.5 铺装 园林中的铺装材料有奢侈化趋势,至少也存在使用不当现象。先说一下地面铺装所用的大理石吧!这些大理石光滑无比,且价格昂贵,每到下雨、雪、霜时,行人走路务必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会摔倒,这不但不能为园林景观增色,反而阻止了游人迈入公园的脚步。一些建筑小品、亭台的立面也常用蘑菇石、大理石铺装,甚至公共厕所都象宾馆似的。

另外,许多廊桥、花架、椅凳等采用方木或圆木建造,不但浪费木材,每年为防止木材腐烂都需要粉刷、维修,既增加了维护成本,又因油漆气味难闻,加重了空气污染。

1.1.6 植物材料 植物是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有3种做法耗资和浪费严重。一是大树进城,二是盲目引进苗木,三是大量运用名贵植物。

通常认为,大树见效快,可以迅速形成优美景观,但许多建设单位的做法已经非常离谱。比如,从山东远道而来的银杏,干径粗达30~40cm,悬铃木、国槐干径可达35cm以上,不仅成活率极低,而且恢复生长的能力也较差。石家庄市二环路行道和便道绿地中种植的大规格银杏、悬铃木,在种植1a后,光秃秃的树干上仅有零星的几片树叶在顽强地告诉人们自身的生命所在。

苗木引进问题。现在的园林工程无论大小,都要从外地引进苗木,南至广州、四川、陕西、江浙,北至吉林、内蒙。然而,远道而来的苗木常因不适应新地方的气候、土壤而生长不良,或逐渐衰弱、死亡。2009年,石太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地中从西安引进了一批白皮松,由于新引进的苗木未在石家庄市进行过锻炼,本身抗逆性就较差,再加上初冬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致使过半苗木死亡,剩下的也是奄奄一息,针叶褪色发黄生机黯然。

植物名贵化有愈演愈烈之势,花费不菲,却效果不佳。如银杏的大量使用,尤其种植于分车带中,生长缓慢,10a过后,和当初种植时的冠径相差不多,在炎热的夏天很难为行人遮挡烈日。再如裕华东路摆放的盆栽棕榈,的确为城市增添了南国风光,但遮荫效果、生态作用很差,且冬季需建冷窖或温室贮存。

1.1.7 种植模式 植物的不适当种植也是造成浪费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不适地适树和反季节种植两方面。

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适应性不做深入了解,随意种植,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如石家庄市植物园路,处于市区西北方向的风口,冬季风大、气温低,尽管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搭设风障,却也难使新植的雪松安全越冬,春季到来,死亡大半,苗木换了无数次,至今生长得也不算健壮。又如,在二环路周边新建的绿地中,雪松、白皮松、银杏等不耐水渍的植物和喜水的草坪种在一起,因水的长期浸泡导致根系腐烂、生长不良。

反季节种植是长期以来常见的种植方法。不管寒冬腊月,还是三伏酷暑,想什么时候种,就什么时候种。尤其在炎热的夏季种植植物,除需大量增加起挖、包装、运输、管护成本外,成活率还不高,日后还要反复补苗。拓宽后的平安大街在7、8月间种植的悬铃木就换了无数次,每天还要用水车喷淋,足足喷了3个多月。

1.1.8 其它 园林中还有一些现象值得一说,比如亭台楼榭的高标准建设闲置不用。明珠公园中的临风亭,是公园的主景,为二层仿古建筑,每隔几年就要粉刷一新,理应成为游人登高览胜的好去处。然而,该亭自建成之日起,一次也未向游人开放过,檐下成了群鸟的家,房间成了工具室,这算不算浪费呢?另外,矗立于滹沱河畔的“冀之光”灯塔,雄伟壮观,塔高56m,占地500m2。据河北日报说塔体由钢结构、天然石材和现代工艺建造而成,外部为浮雕,内部集声、光、电为一体,展示河北千年历史和民俗。登上高塔可以眺望古城正定和太行群峰,又可鸟瞰滹沱河和汊河风光。本人曾多次去那里游玩,总见高塔铁将军把门,拒绝游客登临,这样豪华的摆设建了又有何用!

现在许多公园是全天候开放的,偷窃现象时有发生。不锈钢垃圾箱之类物品,常被偷走,造成损失。

1.2 管护方面

1.2.1 水分管理 这里仅谈一下浇水问题。目前,许多城市对园林植物的浇灌多采用自来水或地下水,有的地方也抽取河水,但使用中水和雨水的很少。在灌溉的方式上多是大水漫灌,新栽的植株因水长期浸泡造成烂根而死的现象比比皆是;水车浇水时又似蜻蜓点水,水过地皮干,向下渗不过2~3cm,常常使植物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而引发植株长势不良。有的绿地建造标准很高,但长期靠雨水灌溉,缺乏基本的灌溉设施,逐渐使绿地荒芜。

1.2.2 肥料管理 园林植物在种植前往往要施入一些基肥,一旦进入管护阶段,施肥量就很少了。有的管护单位为省力,常把尿素、复合肥、鸡粪等撒在土表,而不是埋在土壤中。有的肥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溶解,然而,水分蒸发却很快,致使撒在土表的肥料难以溶化,有时半个月过后,仍可在土表见到肥料颗粒。这种施肥方法怎能发挥肥效呢?

1.2.3 设施维护 主要是园林设施损坏后,因修理不及时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有的公园中墙砖掉落很长时间无人问津,常被游人踩坏,或被人拿走。若发现及时,修补及时,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浪费。有的照明设施如地灯长期疏于管理被砸坏,而无人问津。

1.2.4 病虫害防治 关于病虫害防治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做法。一种是对病虫害置之不理,任其发展,如许多柳树、悬铃木、国槐等的蛀干害虫发生严重而不进行防治,当大量枝条或整株植物枯死时就进行抹头或伐除,这种为省小钱而花大钱的行为则是更大的浪费。

另一种做法就是对病虫害采取零容忍态度,增加农药的使用量和施药次数,或采用高毒农药试图将病虫害彻底消灭。这种用药方法只会导致投入增加,甚至造成病虫害抗性增强,防治难度进一步加大。

1.2.5 落叶处理 对落叶的处理方法无非清运和焚烧两种方法。焚烧落叶虽节约人力、物力,但污染环境。清运落叶是一项非常费工、费力的事情,一则是落叶期长,二是落叶轻,难以收集。尽管有些单位采用专业落叶运输车清运,但多数管护单位仍以普通货车清运,因落叶难以压缩而运量小,每年清运落叶需要动用大量人员和车辆。

2 改进措施

建设节约型园林,不仅仅是园林工作的奋斗目标,更是园林工作者实实在在的行动。笔者认为,可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科学规划设计

园林景观在建设之前进行科学规划、设计是保证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基石。规划、设计部门应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考虑园林绿地的景观效益和实用性,综合考虑建设和管护(或维护)的投入与水平,综合考虑园林景观当前和长远价值。这些问题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交织在一起的,为叙述方便,笔者对这些问题分别进行阐述。

(1)综合考虑景观效益和实用性。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分为皇家园林、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为统治者和少数达官贵族所拥有,肆意追求宏大、富丽堂皇等,受资金的约束较小。现代园林多是花费广大纳税人的钱而修建的,为广大的普通民众所享有,是人民群众休憩、娱乐、锻炼身体、观赏风光的场所。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园林建造的水平和档次是无可厚非的,也是提高城市品位所需要的,但一味追求高投入、大手笔,而不考虑人民大众的承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或建成的园林景观只有观赏价值而生态效益不高,也不允许游人接近和利用,那么,园林景观的社会效益就很难得到发挥。

(2)综合考虑建设和管护(或维护)的投入与水平。据笔者了解,我国的许多城市在园林上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即重建轻管,在建园时可以一掷千金,而管护和维护时就吝啬多了。这样以来,当初十分华丽的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失去光彩。与其这样,倒不如平衡一下建设和维护经费,才会为园林景观各项效益的发挥创造条件。

(3)综合考虑园林景观当前和长远价值。在园林中由于建设时代的特殊需要营建的景点、小品雕塑、设施,随着时代背景和人们欣赏需求的变化而失去原有的价值,那么,园林设计者就要站位高一点,设计时应考虑到时空变化对园林景观的影响,打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如果今天打造的是所谓的精品,没过几年就成了城市垃圾,则是节约型园林所不容的。

2.2 大力发展园林产业

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带动园林产业发展的巨大推手;反过来,园林产业的飞速发展,又会为园林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低廉的园林产品,为节约型园林的发展提供源动力。然而,许多地方缺乏总体规划,缺乏政策引导、缺乏资金支持,致使本地的园林产业发展无序。园林部门常从外地招商,本地园林从业者分不到几杯羹;苗木从外地采购,本地苗圃发展受限。其它园林产业各自为政,形不成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如果有一家有实力的喷泉生产厂家,能将设计、生产、维修、回收形成产业链,则可以在市场上形成很强的竞争优势,提高喷泉的设计水平和再利用率,节约成本,减少浪费。再比如,每年“五一”、“十一”举办的月季和菊花展,需要大量的月季和菊花,这些花源多来自外地。若石家庄市区或近郊能够生产,将节约大量运输成本。

2.3 引进新技术

尽管园林事业发展迅速,但仍以引进产品为主,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升级并不十分重视。新技术可以推动园林事业的发展,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又有利于优质、廉价产品的涌现。目前,石家庄市能够利用组织培养等技术大规模繁育、生产月季、菊花,乃至其它花灌木、乔木的厂家很少,多从外地引进小苗或半成苗。在提高树木移栽成活率方面,有促进生根和降低蒸腾的新产品,有保证水分供应又节水的渗灌技术;在落叶处理方面,有落叶压缩机和粉碎机,也有压缩式运输车等;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物防治技术等。

2.4 加强考核、检查

考核、检查是保证工程和管护质量的重要手段。及时、公正地进行监督、考核,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并随时纠正,减少秋后算帐造成的不必要浪费。

2.5 更新管护理念

园林是以植物为主体的,而植物是需要生长的,是有枯枝落叶和病虫害发生的。因此,对园林绿地中的落叶、病虫、生长不整齐等现象应有一定的容忍度,不能出现一点落叶、病虫害就要处理,有一点生长量就要修剪,管理园林绿地应知道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否则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在了细枝末节上,甚至用大功率吹风机将绿地中的落叶吹出,绿地看上去干净了,却严重污染了空气,而对影响植物健康生长的施肥、中耕、造型等措施却又力量投入不足。

另外,因园林绿地所在区域不同,应制订不同的养护标准。对市区内的,尤其是中心区域的,标准可以高一点,对于郊野绿地,如防护绿地、铁路和高速公路两侧绿地、环城水系绿地等可以采取较低的标准。精细管理和粗放管理相结合,是维持绿地良好状态和缓解经费紧张状况的良策。

3 展望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要想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必须将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意识贯穿于园林规划、设计、建设和养护全过程,规划、设计是基础,建设是关键,养护是保障。园林绿地在筹建初期就要树立节约理念,从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等方面入手,注重景观、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并为日后的养护打好基础。精品园林也应该是生态园林,也应该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园林,更应该是节约型园林。总之,只有从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从人民大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园林事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出发,借助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才能以较少的投入换取更大的综合效益。

[1]王志勇,李小燕.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11,(4).

[2]仇保兴.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园林[J].园林科技,2006,(4).

[3]庞力力.浅谈节约型园林的必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

S731

A

1002-3356(2012)05-0040-03

2012-08-09

猜你喜欢

节约型石家庄市落叶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村
石家庄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石家庄市
落叶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最后一片落叶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节约型园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