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2012-08-15朱启建

河北农机 2012年6期
关键词:机械化秸秆小麦

朱启建

沛县鹿楼镇农技中心 221600

引言

沛县位于江苏省最北部美丽富饶的微山湖湖畔,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120万亩,稻麦种植面积112万亩,年产秸秆总量52万吨,其中小麦秸秆约21.2万吨,约占秸秆总量的41%。多年来,由于受传统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影响,由秸秆弃之不用、遍地焚烧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火灾事故频发等问题十分突出。

2012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和省政府《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0-2015)》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利用”的原则,采取宣传发动与引导相结合、技术措施与资金扶持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堵与疏相结合、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和其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相结合的工作措施,强力推动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我县共完成小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12.1万亩,总量6.6万吨,小麦秸秆综合利用22.38万亩,总量11.19万吨,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任务。

1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的具体做法

1.1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今年,为切实做好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长李晓雷同志任组长的“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责任,落实了具体职责。领导小组成立以来,认真召开工作例会,下发了《2012年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各自的目标任务,以责任状的形式将任务层层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1.2 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为深化广大农民群众对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农民使用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和切碎直接还田技术的积极性,县委宣传部门紧紧围绕“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和机械化还田”等方面,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现场会、出动宣传车、给农民的公开信、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和明白纸等方式,向群众宣传秸秆禁烧政策和小麦秸秆还田的重要意义。经过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发动和技术咨询活动,确保了宣传材料的入户率达到100%,宣传标语、横幅的入村率达到100%,省人大常委会《决定》的知晓率达到100%。各乡镇流动宣传车不间断地进行巡回宣传,并发放省人大《决定》、给农民的公开信和明白纸等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和横幅,使秸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家喻户晓,让秸秆还田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在全县上下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1.3 落实补贴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在推广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省级秸秆综合利用部门严格执行“补贴资金专款专用”制度,杜绝资金截留、回扣现象。除此之外,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于购置联合收割机配套秸秆切碎装置的用户,在资金上给予优惠,或增加农机补贴资金额度。县财政也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小麦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的补贴。各乡镇组织召开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会议,根据实际情况,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补贴,千方百计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为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顺利进行提供资金保障。

1.4 加强技术培训,强化服务功能

秸秆机械还田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农业技术,为了让农民尽快接受和掌握这项先进技术,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有关部门加强了麦秸秆还田技术的培训与普及。县农林、农机部门为强化秸秆还田现场技术指导,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村镇为购机户提供技术培训、作业指导、维修保养、跨区作业等服务;开办培训班,针对农民群众最关心、最实用的麦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培训;指导农民对还田的秸秆进行快速腐熟处理,并为他们提供加强大田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等一系列服务。

1.5 明确部门职责,严格督查考核

为切实做好今年的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我县将其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之中,分解指标落实任务到相关单位,严格检查、考核。县专门成立了四个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督查领导小组,在执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过程中,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尤其在农收时节,由宣传部和县宣传媒体组成的宣传督查组自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奔赴生产一线进行专项督查工作。工作组全体人员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地日夜巡查在镇村一线,在严格执法的同时,热情搞好服务,积极向农民传递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信息,现场指导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同时,县政府根据奖惩制度,对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奖励,对于工作不力的乡镇予以相应的惩罚。

2 影响秸秆综合利用的因素

2.1 社会环境影响较大

由于受到扶持资金、专业技术、市场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且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帮助,秸秆综合利用的配套措施有待完善。同时,由于群众认识不足、监管各部门之间协调性不够、没有形成大规模产业化经营的格局等因素,尽管投入了一定力量控制秸秆焚烧,但全市乡镇点多、量大、面广,目前尚未彻底消除秸秆焚烧现象。

2.2 没有专门的优惠政策

目前,专门针对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的财政、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还没有被明确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虽然各级相关部门都对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资金扶持,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法规政策约束,各地的优惠政策差异很大,导致农民对参与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持观望态度,积极性不高。

2.3 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成本较高

最便捷的麦秸秆利用方式是经机械化切碎后直接还田,但着眼于目前的实际情况,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在经济、技术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现在大部分农民群众基本上已经不用秸秆当做饭燃料,但秸秆还田需要经过还田机切碎,每亩需要30元左右的还田费用,对农民来说这就加大了成本;而且缺乏高效的适用技术,秸秆还田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农民在各级政府推行的秸秆直接还田补贴政策中很难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这就严重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及还田技术的推广利用。

3 搞好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建议

3.1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秸秆利用

充分认识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秸秆利用,积极推广麦稻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快速发展食用菌产业,大力推广秸秆饲料化技术,将秸秆变废为宝,使其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

3.2 着力促进秸秆能源化利用

常见的秸秆能源化利用主要包括秸秆生产沼气(生物气化)、秸秆生产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和秸秆干馏等方式。在农村比较实用的为秸秆生产沼气和秸秆生产固化成型燃料,可以根据各村镇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条件的村镇进行农村户用沼气的推广和发展,提高秸秆的利用率。也可以以乡镇为单元,规模为数百户至数千户,设置秸秆压块生产点,逐步形成“群众收运秸秆换压块”的模式。

3.3、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着眼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面正确贯彻农业结构调整方针,继续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落实好土地流转、资金补贴、小额贷款等政策的过程中,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机械化秸秆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哭娃小麦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