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清代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对浩罕的外事管理

2012-08-15吴绍军

关键词:噶尔道光喀什

吴绍军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旅游文化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浅析清代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对浩罕的外事管理

吴绍军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旅游文化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在回疆地区设置参赞大臣对其地进行管辖。参赞大臣不仅具有处理回疆内部事务之权,而且还拥有处置涉外事务之权,对浩罕事务的处理便是其集中体现,包括政治、经济方面。

清朝;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浩罕;外事管理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回疆甫定。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以下简称参赞大臣)一职,驻扎地为喀什噶尔,截至1876年新疆建省,历一世纪之久。在这百余年间,参赞大臣作为清政府的边疆大吏,即清政府在回疆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对维护清政府在当地封建统治、发展民族事业、振兴地区经济等方面作出了诸多贡献。与此同时,特殊的地理位置要求参赞大臣一定程度上在对外事务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笔者拟就从此角度分析探讨参赞大臣对浩罕的外事管理,以为拓展深化此领域的研究。

一、参赞大臣参与处理浩罕的政治事务

清与浩罕关系一开始,就存在藩属地位之争。浩罕统治者向来妄自尊大,不分主仆之礼,在与清朝交往中自称为“汗”。例如,史载“向来寄尔之书,俱称伯克,何得妄自称汗,又何尝奉有喀什噶尔岭为界之旨”[1]。又如,嘉庆十九年(1814年),喀什噶尔伯克玉努斯私自遣人前往浩罕打探和卓后裔萨木萨克情况,被浩罕爱玛尔伯克所轻视,并且要求使者称爱玛尔为汗。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爱玛尔欲遣使入觐,但因其奏书“擅自矜夸,不合体制”,被参赞大臣松福指明驳斥。嘉庆帝指示松福:“傥该伯克再行遣使赍呈奏书,恳请入觐,松福等将其奏书译出。如果情词恭顺,俱合体制,并于筵宴时察看。该贡使行礼均各如仪,方可据情入奏。”[1]

参赞大臣还参与双方“逃人事件”的交涉。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参赞大臣纳世通派遣四十七人前往浩罕密查浩罕与哈萨克勾通一事。“途至玛尔噶朗,查出绿旗兵刘伟,系从前随兆惠在叶尔羌,为额尔德尼属人所获,屡次脱出,俱被伊卡盘获看守。”[1]对于抓拿内地之人不还之事,乾隆在给参赞大臣谕旨中写道:“传谕纳世通,于额尔德尼遣使之便,传谕申饬。嗣后再有此等情事,即行重究。”[1]道光五年(1825年),浩罕使臣来到喀什噶尔,称:“上一年勾通汉兵海常禄合谋外投案内安集延等,不应内地办理。”但被参赞大臣永芹严加斥责[1]。

参赞大臣除了直接参与与浩罕的藩属称谓之争和“逃人事件”交涉外,还介入调解浩罕与布鲁特部落之间的冲突。早期参赞大臣调解浩罕与布鲁特之间的争端,维护了清朝西北边疆稳定,体现了天朝的权威;但至后期参赞大臣贯彻执行“羁縻抚驭”政策,因此对卡外之事持不闻不问的态度。

浩罕与清朝原本是不接壤的。浩罕东面为布鲁特各部,再往东,则为喀什噶尔地区,“出卡尚系布噜特。再入即是霍罕地界”[1],浩罕国的北部与东北部是哈萨克各部落。南部、东南部与克什米尔、巴达克山等部接壤。西部为浩罕宿敌布哈拉。早期,布哈拉、哈萨克势力强大,浩罕并不敢轻举妄动。而布鲁特由于互不统属,部落之间常常发生战争,所以为浩罕的入侵提供了机会。浩罕向布鲁特各部扩张,侵犯了清朝边疆的利益,参赞大臣出于维护边疆稳定的需要,主动调解浩罕与布鲁特之间的领土纠纷。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永贵奏称:“霍罕额尔德尼,占据额德格讷游牧。”[1]乾隆帝给的建议则是:“外藩彼此争斗,亦事所常有。驰书斥责,自当遵奉指示。即其间未能全如约束,而于大体不失,亦可相机行止。”[1]并且在给浩罕使臣的敕书中写道:“汝受朕恩深重,应谨守法度,约束属人,和睦邻封,一切事务,俱遵驻劄喀什噶尔、叶尔羌大臣等节制。”[1]参赞大臣永贵向浩罕派遣“拖穆齐图等使臣前往浩罕交涉,令浩罕交出所占阿济比部落鄂斯等处。浩罕伯克遵约给还”[1]。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浩罕将阿济比拘留,向鄂斯收取税收,并派五十户民人前往鄂斯耕种水田”[1]。参赞大臣纳世通闻知此事,便派回人阿克伯克等前往浩罕,询问浩罕额尔德尼伯克。浩罕迫于压力,最终将“所耕水田,给还。所派五十户民人,撤回”[1]。嘉庆、道光时期,由于清朝实行“卡外之事,天朝从不过问”的羁縻政策,浩罕更加明目张胆地对布鲁特游牧地的占领。

二、参赞大臣参与处理涉及浩罕经济事务

浩罕汗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国家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依靠对本国商人征税和对外国过境商人征税。

由于清政府对浩罕实行“羁縻政策”,浩罕商人在回疆的经商条件较好,贸易发展顺利,“许多人商人从回疆贩卖大黄茶叶硝磺等物,运往他处获利。有的人在回疆各地娶妻生子,买田置房,融入当地社会”[1]。“虽然有些人归化了中国,但并未断绝与浩罕国内的联系。”[1]回疆参赞大臣及各城大臣为了更好地管理浩罕商人,“由政府委派阿奇木伯克在浩罕商人中挑选‘老成者’担任,其职责就是协助阿奇木伯克管束浩罕商人的活动。且浩罕汗国从不干涉”[2]。

浩罕统治者深知回疆贸易对于其自身的重要性。“安集延向藉贩卖各处货物为生,霍罕亦重资其利”[1],为了控制在回疆经商的浩罕商人。浩罕向参赞大臣提出了一系列非法要求。嘉庆十八年(1813年),浩罕伯克爱玛尔遣使至喀什噶尔,提出:“在喀什噶尔添设哈子伯克,自行办理安集延事务,不必阿奇木伯克管理。”[1]参赞大臣恩长等大臣驳斥到:“若在尔境内添设官员,稽察税务,向无此例。若要违反清朝法律,那惟有禁止浩罕商人前来回疆经商。”[1]然而,浩罕并不死心,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浩罕爱玛尔伯克私自“将博塔占私作为阿克萨哈尔,兹又欲令托克托和卓接替管理”[1]。“参赞大臣斌静当场严词驳斥,将博塔占托克托和卓,遣还浩罕地方,不得再来内地。”[1]另外,浩罕对于进口货物税1/30也不愿意缴纳。道光四年(1824年)七月至道光五年(1825年)二月,“浩罕三次遣使至喀什噶尔,以上书请安为名,请求免去货物税”[1]。经参赞大臣永芹“以不符合旧制为由驳斥”[1]。

浩罕汗国并没有放弃独占回疆贸易的努力,不断通过军事骚扰来获得此项权力。道光七年(1827年)至道光八年(1828年),在浩罕支持下,张格尔入侵回疆。为了平定叛乱,清政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处理回疆善后事宜当中,清政府曾以浩罕支持张格尔叛乱并私藏和卓后裔为由,禁止与浩罕通商,并对回疆本地浩罕商人作出严厉的惩罚。参赞大臣武隆阿和钦差大臣那彦成等奏:“驱逐南路各城流寓在十年以内之安集延回子出卡。查起囤积茶叶大黄入官,其余未经驱逐各外夷,一体编入回户,当差种地。如有犯禁令及囤积违禁物件,即行驱逐。”[1]“居日久未经驱逐之安集延,祇准种地,不准贸易。如有溷迹易换货物者,即将稍达噶尔回子及管带商回之伯克从重究处。”[1]为了防止其他外藩商人将货物贩卖给浩罕商人,参赞大臣武隆阿会同那彦成等奏:“喀什噶尔、叶尔羌、乌什各城大臣,嗣后各夷入卡贩易,务当遵照旧制,每三十分抽税一分。无论何处部落,概不准丝毫减免。”[1]

道光十年(1830年),因清朝“驱逐安集延商人,查抄家财,断离眷口,禁止茶叶大黄”[1],浩罕财政收入锐减,遂派兵侵占回疆四城。后来,在清军攻势下,浩罕抢掠回疆大量财物回去。道光帝考虑到回疆安宁,不再以禁止通商为要挟,“许该夷仍旧通商。其茶叶、大黄,俱在所不禁,并免其货税”[1]。为此道光帝批阅:“堂堂天朝,转为霍罕牵制,岂不为外夷所揣摩。从前抄没安集延物件,亦可发还,兼可免其货税。”[1]道光十三年(1833 年),浩罕恳求在回疆任命商头(即呼岱达)及抽收别部税收一事。参赞大臣长清等奏:“允许浩罕派遣官员充任商头,管理回疆各城浩罕商人,在回疆等城向浩罕商人收租。但对于该商头希图抽收别部货税,则断然拒绝。”[1]“浩罕使臣自知理屈,无可置辩。适因交易事竣,恳求出卡,并称以后遵照旧章贸易,不敢妄求。”[1]道光十六年(1836 年),浩罕再度遣使恳求收受巴达克山、克什米尔等商人税收,被参赞大臣兴德等大臣“反覆开导,严切晓谕,该额尔沁无词置辩,既已输服。照旧筵宴赏赉,并给该伯克谕帖,护送出卡”[1]。

呼岱达不仅有权管理浩罕商人,而且有权协助参赞大臣处理浩罕与回疆之间的有关事务。道光十四年(1834年),浩罕伯克派人强行占领叶尔羌所属卡外色哷库勒地方。参赞大臣兴德派遣“五品伯克皮鲁斯会同安集延呼岱达前往晓谕”[1]。道光十六年(1836年),浩罕胡什伯克率兵滋扰色哷库勒地方,经该处回子将贼目阿达那等八人拿解至叶尔羌,经该参赞大臣奕山等讯明正法。对于处置入侵之浩罕人等,参赞大臣奕山等大臣为了避免边境再次出现战争,于是“撰给谕帖一道,发交呼岱达派人送往浩罕”[1]。浩罕使臣木拉特随同呼岱达阿布都拉乌舒尔来到叶尔羌向参赞大臣投递回帖,贴内写道:“再不准我们的人往卡内骚扰地方等语。”[1]“由此可以看出,爱玛尔汗向东发展,特别是以国家权力去支配东方贸易的意图。”[3](P457)面对浩罕的无理要求,作为封疆大吏的参赞大臣对于“经济主权”问题还是据理力争,有效地维护了清朝的利益。在数次的交涉中,浩罕并没有占上风。只不过后期,由于清朝自身实力削弱,不想西北边疆再燃烽火,只能息事宁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参赞大臣在早期对浩罕之事持强硬态度;后期,由于整个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综合国统治者自身也面临着内乱和外部沙俄威胁,因此浩罕上层统治者也迫切希望与清朝恢复邦交稳定。但因1864年的“库车农民起义”,致使回疆的主要机构及人员被叛乱者杀害。一段时期内,回疆陷入各种势力的混战,浩罕军官阿古柏趁回疆动乱之时,出兵回疆,击溃各种势力,遂占领整个新疆,直到1877年左宗棠收复整个新疆为止。而浩罕自身则在19世纪60年代归并沙俄,成为沙俄费尔干纳省的一部分。

[1]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G].乌鲁木齐: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2009.

[2]董兴森.论浩罕国及其周邻的关系[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1983.

[3]佐口透.18至19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下)[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刘 明)

Abstract:After rebellion of the Aq-taghlyq Khwajas',the Qing government in Xinjiang accredited officials to manage the Hui area.Counselor Minister not only has the rights for the treatment of Xinjiang internal affairs,but also the rights to dispose of foreign affairs,Kokand affairs is one of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s.

Key words:the Qing Dynasty;huijiang military prime minister;Kokand;foreign affairs management

Analysis of the by the Kokand’s Foreign Affairs Management Huijiang Military Prime Minister Counselor of Xinjiang in the Qing Dynasty

WU Shao-jun
(School of History Culture and Tourism,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K249.3

A

1008—4444(2012)04—0035—03

2012-05-07

吴绍军(1985—),男,江西宜春人,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旅游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噶尔道光喀什
喀什城是座大巴扎
一道光
情怀:照亮忧伤的一道光
龙猫,你爱的那道光是爱情
试探阿里噶尔本时期普兰女性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
喀什,鲜艳的名片
喀什噶尔河流域防洪工程现状及措施探讨
美丽的喀什噶尔姑娘
白成一道光
帕米尔高原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