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中产阶级家庭教育观差异及其归因

2012-08-15刘晓晨韩璐

关键词:中产阶级阶层文化

刘晓晨,韩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北京100024)

中美中产阶级家庭教育观差异及其归因

刘晓晨,韩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北京100024)

在任何一种社会体制下,中产阶级或中间阶层的良好发展对维持稳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中美两国中产阶级家庭教育观的对比,可以分析两国文化的不同,研究其民族性格、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原因,并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中产阶级;家庭教育;中国;美国;文化

中产阶级,在中国又称作中间阶级或中产阶层,作为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就所有制意义上的阶级具有不同的含义”[1](P50-52)。中国的中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社会阶层,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中产阶级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必然会影响到中国下一代的主流思想。笔者将通过对中产阶级大国和教育大国——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教育观与中国现状对比的差异研究,分析中国中产阶级的发展。

一、中产阶级在中美两国的发展现状

(一)中产阶级在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中产阶级国家之一。工业化之前,美国的传统中产阶级主要由小生产者、农场主和商人构成,这一群体在当时的美国占人口的多数。随着19世纪下半叶美国经历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传统中产阶级内部发生了变化:部分小生产者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中被大型垄断集团淘汰,部分奴隶种植园主由于废奴政策而破产,还有部分在此期间获利,晋升到首富阶层。19世纪末,美国中产阶级人口减少,只占总人口的33%[2](P38-39),社会两极分化加重。但是,随之而来的美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和城区脑力劳动者阶层的崛起,以及新移民队伍的发展壮大,又为中产阶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新兴中产阶级主要由商界精英、行政人员以及专业技术领域的资深人士构成,也就是现在俗称“白领”的脑力劳动者。至1956年,美国脑力劳动者的人数超过了体力劳动者[3](P56)。当今美国社会,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整个社会阶层分布呈现较为稳定的“橄榄型”结构。至2001年,美国的白领劳动者已占有经济活动人口百分比的59.9%[4](P203)。

(二)中产阶级在中国

一直以来,中产阶级这一概念在中国始终未得以正名,而是以“中等收入群体”或“中间阶层”等词语来描述。目前较为权威的界定是:“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靠工资及薪金谋生,具有谋取一份较高收入、较好工作环境及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以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的社会地位分层群体”[5](P112)。根据中国社科院近期的调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共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其中,优势社会阶层占总人口的4.7%,中间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和个体工商户阶层)占总人口18.9%,基础阶层占总人口的76.4%,其中属于基础阶层的农业劳动者是十大社会阶层的最多数,占总人口的42.9%。从人口分布来看,中间阶层还是少数。中国社会还属于“金字塔型”的结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转变为“橄榄型”结构,使得社会财富可以为大多数成员所分享。中间阶层可以成为贫富两极分化的缓冲,稳定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利益,而社会成员通过自身努力提升也可以实现向上流动。

二、中美两国中产阶级的家庭教育观

(一)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教育观

美国不仅仅是经济超级大国、军事超级大国,其实也是教育超级大国。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多一流学府的国家,在世界教育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而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教育,明显受到个人主义和移民多元文化两方面的影响。

首先,个人主义是美国社会文化的核心,影响着美国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美国的家庭教育受到个人主义的影响,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生存的能力。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的鼓励多于保护,让孩子勇于做多种尝试,开发个人的潜能,培养孩子的信心和勇气。美国人崇尚个人奋斗,个人的成功主要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奋斗。因此,美国教育十分注重孩子的社会实践和生存能力的教育,让孩子将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独立生存。

其次,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种族结构十分复杂,形成了复杂的多元文化。在这一文化背景下,“意识到个体在文化差异与个人经历方面存在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现实以及教育过程中的文化、种族、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地位等差异带来的重要影响。”[6](P24)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就是使人们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学习,建立对其他种族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声音。

(二)中国中产阶级的家庭教育观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是建立在家庭本位之上的。传统中国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基本隔绝。家庭是独立的生活单位,也是生产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和婚姻的联系使得他们的利益根本一致,教育是出于家族利益的维护,这也影响到人们对教育价值的选择,从而产生“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等教育价值观念,逐渐形成了读书、科举、当官、发财的名利思想。传统中国教育以建立在家庭伦理道德之上的儒家思想为核心,被儒家尊为“亚圣”的孟子就有过这样的话:“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下》)亲属关系的稳定被放到了首要的位置,可见家庭伦理价值观一直是中国古代价值观的重要核心。因此,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以王权、父权为基础的等级秩序,而不是发挥个人的优势与潜能。

尽管现代中国的教育体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不可否认,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考试目的是发现问题,淘汰之。而美国的考试制度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种“填鸭式”,学生能够适应题海战术,却应付不了脑筋急转弯之类的智力问题。而重群体轻个人的教育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个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智慧、道德、意志的全面和谐发展,如马克思所说,是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发展。但中国根深蒂固的群体精神,强调来自外界的道德规范和约束力量,造成了人们在意志、审美和认知领域能力的缺失。

三、原因分析

(一)中国的农本文明与美国的商业文明

美国文明由商业构建,而中华文明是典型的农本文明。中国经历了两千年以自给自足小农式生产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统治,而自然经济的主要部门就是农业。因此,历代封建王朝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该政策尽管在封建社会初期确实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文化也受到了该政策的深刻影响。此外,当代中国尚未消退的城乡二元制结构,使得农民固守在土地上。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进城务工,2004年达到1.2亿人[7](P2),且规模持续扩大,但城市只接纳农民工的劳动,却无法接受农民工的身份。这一群体以“流动人口”的身份“暂住”城市,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这种氛围和尚未松动的户籍制度,使得中国的农本文明仍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而美国作为一个从未经历封建社会的国家,其社会主流价值观始终趋向商业化。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最早前往新大陆的移民,正是被这里的商机所吸引。商业文明自那时起便是美国社会文化的主流之一。农业社会使人们趋于保守、封闭,而商业则需要人们开放、创新。

(二)中国的“学而优则仕”与美国的“学而优则士”

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是“学而优则仕”,那么美国的教育理念则更偏向于“学而优则士”,一字之差在于有无行政权力。士就是知识分子,是“没有掌握行政权力和资本支配权力、专门从事知识创新、文化产品创造和知识文化传播的一族”[8]。相比之下,前者显然具有较为单一、狭隘的目标,而后者则是为了单纯提升个人的知识水平与道德修养。中国古代科举制在初期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实现社会流动的机会,但后期使人们过于强调“学而优则仕”,直到今天。目标的单一化使得中国的教育有时不免急功近利,不是基于个人爱好进行选择,而是从实用性出发。该理念从当今高考加分造成的各种特长补习可以略见一斑。相比之下,由于大部分的美国早期居民都是深受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并且多数是受宗教或政治迫害的欧洲大陆居民,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更多地倾向于洛克的理论,即个人权益高于一切,公共组织只是保护个人权益的工具。因此,进入政府机构仅仅是一部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子女的理想,且多与个人兴趣相关。更多的美国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并不盲从社会潮流。

(三)中国的单一求同与美国的多元存异

从经济来看,中国文化的主流始终是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汉民族农耕文化。尽管中国也有许多依赖于其他经济形态的少数民族,但由于农耕文明在农业社会具有绝对优势,中国古代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一直都是北方游牧民族被汉民族的农业生产方式同化。有学者认为,“中国古文化系统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中获得了特别完备的‘隔绝机制’”[9]。单一的生产方式和大陆文化孕育了趋于“合”与“和”的求同的民族性格。而起源于地中海文明的西方文化就相对多元化了。地中海沿岸自古以来就有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而沿海交通便利又使商业发展较早。较为外向的文化心理使得其文化系统具有较为流动、开放、多元化的特点。加之美国是移民国家,美国新中产阶级的崛起又与移民浪潮相吻合。移民之所以心向美国,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梦的巨大吸引力。无论出身,无论背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机会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相对包容的环境允许了多元化教育。

四、对中国当代中产阶级家庭教育的启示

中国和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存在着差异,对中产阶级的具体定义和指代也有很大的区别,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有目共睹。无可否认,竞争式流动模式使得个人的才能和努力减小了来自家庭背景的差异,而这种流动需要教育平等。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一定的合理性,只有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1]段连成.美国人与中国人[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3.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冯天瑜.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5]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6]李庆,周桂银.美国现代化道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8]郑兴明.论美国中产阶级的成长规律性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9]周晓虹.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江苏社会科学,2002,(6).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amily Educational Values of Middle Clas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LIU Xiao-Chen,HAN Lu
(School of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24,China)

This essay is aimed 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ducational views of middle class familie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A brief narration about the history of middle class in those two countries was given.In addition,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divergence between their national characters and traditions was made.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en considered.

Middle Class;Family Education;China;The United States;Culture

G640

A

1008—4444(2012)01—0172—03

2011-11-10

刘晓晨(1988—),女,河北邢台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宋孝忠)

猜你喜欢

中产阶级阶层文化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谁远谁近?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