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1952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政策的转变

2012-08-15赵亮

关键词:全党中共中央老干部

赵亮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北京100091)

试论1952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政策的转变

赵亮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北京100091)

伴随“三反”运动的发动和迅猛开展,反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开始成为全党的重要任务,老干部队伍尤其成为中共中央领导下的思想整顿和组织清理工作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反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开始成为审查与鉴定干部工作的主要任务;“德才兼备”原则开始在各地的干部选拔任用中重新得到普遍和切实的贯彻。中国共产党干部政策的上述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的布局和组成结构。

中共中央;干部政策;转变

一、1952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政策转变的历史背景

(一)反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成为全党的重要任务

在“三反”运动发动以前,坚决反对党内的资本主义思想问题尚未成为全党的共识,但毛泽东对此问题却一直高度关注。到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题为《应当重视〈武训传〉的讨论》的社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已向全党提出了反对资本主义思想的任务。在此情况下,党的文艺战线首先启动了反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的斗争。1951年底发动的文艺整风运动,实际上已开始将反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作为考察和审核党的(文艺)干部的主要任务。随后发动起来的“三反”运动,终将反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的斗争推向全党。对此,正如经毛泽东亲自修改和审定的中共中央之《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之中所明确地提出的:“自从我们占领城市两年至三年以来,严重的贪污案件不断发生,证明一九四九年春季党的二中全会严重地指出资产阶级对党的侵蚀的必然性和为防止及克服此种巨大危险的必要性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是全党动员切实执行这项决议的紧要时机了。再不切实执行这项决议,我们就会犯大错误。”[1](P535)

“三反”运动的迅猛开展,使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及许多党员干部感觉到,中共中央当时已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状况作出了严重的估计。再加上截至“三反”运动发动时,社会镇反及内部肃反(亦即清理“内层”)工作均告基本完结,全党开始逐步地统一思想认识,转而将反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作为审查与鉴定干部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整顿老干部队伍问题愈发引起中共中央的重视

在“三反”运动以前,各地党的领导机关在开展各项工作时,仍一边倒地依靠老干部,即认为老干部入党和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早,又长期在老解放区或部队中工作,久经考验,政治可靠程度比较高。该情况的存在,就使得“德才兼备”原则难以在选拔干部的工作中得到真正贯彻。这是因为当时留在老区或到新区工作的老干部,多是工农出身,革命斗争经验丰富但知识水平极端低下;与之相反,新干部则多是在解放战争后期从青年知识分子(学生)队伍中提拔起来的,其政治可靠程度尚须检验,亦没有多少开展实际工作的经验,但文化程度较高。

不过,这种在实际上突出强调“德”而又缺失强调“才”的干部选拔办法,很快就证明了是行不通的。一方面,少数老干部愈发滋生居功自傲思想,摆老资格,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这些老干部虽谈不上与反革命分子有什么联系,但其日趋消极甚至堕落的思想作风,亦是对党执政地位的严重威胁。另一方面,相当多数的老干部,抵触学习政策理论和文化知识,仍旧坚持使用革命时期形成的阶级斗争的一套工作办法来处理和平建设时期的各项工作,由此导致在工作中出现大量强迫命令甚至违法乱纪的问题,对党的工作造成了许多损失。

上述问题的存在与日趋严重,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正是在此情况下,“三反”运动发动起来时,首先将矛头对准了那些进城后没有抵制住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进攻,而腐化堕落的老干部。1952年2月,中共中央又进一步作出了《关于“三反”运动和整党运动结合进行的指示》。该《指示》的发布,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对党员干部队伍进行全党范围内的和一定规模上的“换血”问题,即要将那些居功自傲、丧失革命斗志的老干部从领导岗位上撤下来,取而代之的是经过“三反”考验而有“德”、又具备一定政策水平而不会产生单纯任务观点的新干部。对此,《指示》中说得十分明白:“‘三反’运动又是了解干部,教育干部的一种最好的方法。”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等领导机关,“必须毫不迟疑地开除一批丧失无产阶级立场的贪污蜕化分子出党,撤销一批严重的官僚主义分子和那些居功自傲、不求上进、消极疲沓、毫不称职的分子的领导职务”;“与此同时,必须大胆地、坚决地提拔一批有德有才的优秀分子到各种工作的领导岗位上来。”[2](P64-65)这无疑促使各地在选拔干部工作中必须切实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

二、1952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政策的转变

(一)反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成为审查与鉴定干部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方面,1952年4月5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干部交代和资产阶级关系的指示。随后,各地开始结合对贪污腐化分子的处理工作,组织所属干部一律交代自己和资产阶级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掌握干部的政治思想状况。通过开展这项工作,使各地各部门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认识到开展反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斗争的重要性,为在全党更为全面、深入和持久地开展此项斗争做好了动员。

另一方面,各地在组织交代关系的工作的基础上,纷纷开始对本地党员干部的思想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反思,强调必须改进干部的管理和组织工作,由此就使得反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成为审查和鉴定干部工作长期的和主要的任务。

(二)“德才兼备”原则开始普遍地贯彻到各地的干部选拔工作中去

在“三反”运动以前,“德才兼备”原则在实际的干部选拔工作中并未得到实际贯彻。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正如上文所说,各地在考察干部时突出强调“德”——即干部的政治可靠程度,由此使得老干部成为各地党委开展各项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另一方面,主要出于恢复和发展城市经济的需要,一些旧有职员被留用甚至被突击吸收入党,在选拔这些干部的工作中,一些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又错误地突出强调“才”,而忽略了对留用干部的政治改造。“三反”中被揭发出来的贪污蜕化分子,主要的是那些被资产阶级“糖衣炮弹”击中的老干部,同时也有不少是上述留用干部。

上述情况的存在,使得中共中央意识到了在干部选拔工作中真正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重要性。以此为指导思想,各地党的领导机关及其组织部门,亦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坚决清除问题干部、大胆提拔有德有才的新干部的指示精神,纷纷就本地干部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制定出按照“德才兼备”原则提拔新干部的具体办法。由此一来,就使得“德才兼备”原则在各地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中,得以普遍和切实的贯彻,彻底改变了过去很多地方在考察和任用干部时,所普遍存在的片面重“德”或片面重“才”的错误做法。

三、1952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政策的转变所带来的影响

1952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政策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党员干部队伍的布局和组成结构。在“三反”运动中,经济部门是被查出贪污腐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这些部门中的很多干部因经济问题离开了工作岗位,造成了巨大的干部缺口。但是,弥补这个干部缺口委实不易:一方面,当时的干部队伍中,文化程度较高、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本就不多;另一方面,“三反”运动对经济部门造成的巨大冲击,也使得很多干部对在经济部门工作心有余悸,不少干部认为:“一做经济工作就要犯错误”,“做了财经工作,没有贪污也要被怀疑。”[3]

有鉴于上述问题,再加上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作即将展开,对技术干部需求量大,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技术归队”工作。根据《中南局关于技术干部归队问题的指示》,所谓“技术归队”,即指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遵循“地方(需要)服从中央(需要),次要(工作)服从主要(工作),生产(工作)服从基建(工作)”的原则,将分散在非经济部门的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经济工作经验的干部,统筹调配到经济部门工作。应当指出,“技术归队”工作,主要针对的是老干部。这是因为,经过“三反”运动,各级党委虽已认识到单纯强调“德”的干部选拔任用方法是错误的,但老干部队伍作为一个整体,因其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久经考验的个人历史,仍旧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依靠力量。但是在选调这些老干部时,各地各级党委已不再单纯强调“德”,而是更为重视对其实际工作才能的考察。由此就使得在经济部门工作的老干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干部,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度出现的“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成为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作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经济部门及其他各部门的干部队伍中,亦有大批新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由于“三反”运动的迅猛开展和中国共产党选拔任用干部政策的转变,一些资历老但缺乏实际才能的老干部以及很多留用人员被清理出了干部队伍;同时又有一大批在其时各级党委看来,能够自觉与资产阶级思想划清界限、且文化程度较高的新干部或群众积极分子开始崭露头角。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依照“德才兼备”原则大胆提拔干部的指示精神,上述新干部被大量地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与“技术归队”的老干部共同构成了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作的中坚力量。而上述大批的、特别是经济部门(主要是工矿企业)中的群众积极分子,也多被相应组织部门纳入重点考察范围,大批被吸纳入党,并很快被任用为负责一定工作的党员干部。

应当指出,因1952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政策的转变所带来的党员干部队伍在布局和组成结构上的根本改变,促进了干部队伍的新陈代谢,总体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知识水平,实现了干部队伍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到来构建起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特别是在此过程中得以普遍、切实贯彻的“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由此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考察和选拔干部所长期坚持的根本原则。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华东局关于三反运动后干部思想情况的通报[Z].组织工作,1952,(11).

A Study on the Shift of CCP's Cadre Policies in 1952

ZHAO Liang
(The research department of the CCP history,Party School of the Committee of C.P.C,Beijing 100091,China)

Following the three-anties was the oppositon to the internal thought on capitalism's being the important mission for CCP.It is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at opposing the internal thought on capitalism became the major mission of the work of the appraisal of the cadres and having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became the major principal for the selection of cadres.The shift of the CCP's cadre policies as metioned above was one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change of CCP's structure of CCP's cadres.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CP;Cadre policies;Shift

F046

A

1008—4444(2012)01—0050—03

2011-10-25

赵亮(1983—),男,河南鹤壁人,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2009级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董红克)

猜你喜欢

全党中共中央老干部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之楷模”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的思考
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加强纪检 强化监察 全党监督 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伟大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全党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四位资深理论工作者谈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医院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工作探讨
庆“七一”老干部书画展
老干部关心下一代 我们更应关心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