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视域下中国党际政治沟通的特点和作用

2012-08-15蔡旺儒范康宁

关键词:执政党民主党派共产党

蔡旺儒,范康宁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12)

和谐视域下中国党际政治沟通的特点和作用

蔡旺儒,范康宁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12)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间政治沟通的途径和特点的分析,论证了完善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党际政治沟通,必将在扩大政治参与、促进政治民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政治沟通;执政党;民主党派;政党政治;协商民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构建和完善民主的政治沟通机制。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承认并接受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分歧,能够有效地消除分歧、达成共识、维护权利、化解冲突,是政治沟通机制的组成部分。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间的政治沟通是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中国的政党政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政治沟通就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

一、政治沟通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政治沟通是指占有政治资源的政治实体通过一定的政治传播媒介等有效管道输送、获得、处理政治信息,以达到政治协调的过程。政治沟通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由如下基本要素构成:首先是作为政治沟通主体的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其次就是政治沟通的客体,也就是相关的政治信息;然后是政治信息沟通的媒介,也就是所谓的沟通渠道;最后是信息反馈,即指沟通过程中的接收者接到传来的信息后向发送者发出反应性信息的过程。在政治沟通中,首先是发送者向接收者发出信息,接收者收到由发送者传来的信息后,总是会以思想、态度、情感、决策、行动等方式向发送者发出某种信息,而形成沟通中的信息反馈[1]。

政治沟通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和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现代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政治沟通对于政党能力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人类政治发展的进程看,任何政治社会都离不开不同政治参与群体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活动。任何组织或个人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都必须依靠沟通来及时了解国际国内政治发展的动态、形势和局面。在政治社会利益多元化的今天,政党、社会团体、利益集团、宗教组织,公民个人等等,都是表达多元利益要求、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施动者。因此,要协调各方的利益需求就需要进行有效地政治沟通。

在现实的国家政治生活中,无论有组织的团体还是普通的公民个人,都在自我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来并且积极性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政治活动的复杂性以及所需知识的专门性,普通公众的参与显得力不从心。正如阿尔蒙德所说“许多重大的国家问题不是它本身同公民的生活相距很远,就是那些复杂的政策措施与公民相距甚远”[2]。正是由于公民完全实现政治参与的种种局限,所以就需要政党作为中介来实现民众与执政者的有效沟通。目前在中国除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虽然近些年来各党派间的成员界定有些模糊,并不断地纳入新成员,但民主党派仍然主要是社会精英分子,包含了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代表了不同行业不同利益需求的群体,因此,其可以承担联系各阶层民众与政府的沟通功能。所以加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政治沟通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和谐社会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沟通的特点

在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整个沟通过程中,主要包括沟通主体(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沟通渠道(人大、政协等)、沟通客体(社情民意、价值观念、政务信息等)、信息反馈(调研报告反馈、提案、建议案反馈等)四个基本要素。政务信息的产生、流动和传递在政党间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这样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系统才是健康安全的,否则就需要对政党间的沟通机制进行调节。因此,只有这四个基本要素有机结合、相互联动、形成机制,中共与民主党派的政治沟通功能才能得以发挥,执政党和参政党才能实现有效沟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有效政治沟通有如下特点:

(一)中国共产和民主党派的党际政治沟通是合作型、非竞争性、非压力型的政治沟通,是协商民主的典型范式

各民主党派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政协等形式直接参与政权从而实现与共产党的政治沟通。各民主党派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在野党,不是反对党,而是参政党,自愿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其与执政的共产党的政治沟通主要是通过参政、议政以及互相监督等方式进行的。这种沟通与西方国家根本不同在于,其目的是通过多党合作促进国家政治生活的顺利进行,加强共产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西方国家中成为在野党的党派在政治见解上一般都站在执政党的对立面上,组织党员运用各种政治手段与执政党进行新一轮的角逐,其目的是为了本党能够夺取并执掌政权。在中国民主党派参与政治协商,在国家采取重大措施或决定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时,中国共产党都事先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进行协商,取得统一共识,然后再形成决策。而西方国家的执政党上台后将本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影响国家政治社会的发展,并不去考虑在野党的意志,还通过政党分肥掌握国家机关重要职务,以此为基础控制国家行政机关的运作过程;在野党则制定反对性策略,对执政党时时监督、刻刻施压,一有机会就会倒戈政权自己上台执政。由此可见,人民政协这种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式的沟通与西方国家压力型、竞争型沟通形式是有本质区别的。

(二)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党际政治沟通采用多类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

首先,按照沟通途径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政治协商。在中国民主党派参与政治协商主要表现在:参加国家政权、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即国家采取重大措施或决定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时,中国共产党都事先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进行协商,取得统一共识,然后再形成决策。

参政议政。参政是指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国家政权。民主党派通过参与政权建设与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沟通。议政是由民主党派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调研、发表议论、提出意见和建议。民主党派在人民代表大会和有关专门会议上以政党或界别名义发言、提出提案,发挥议政作用。

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过互相监督的方式进行政治沟通。这种监督是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监督性质而言,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不是进攻性的,是非侵略性的柔性监督。共产党通过民主党派的监督规范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保证执政党权力的合理运行,有效遏制共产党内部腐败问题,防范共产党偏离人民轨道,确实做到执政为民。

其次,按照沟通渠道产生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主要指各民主党派通过参与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实现与共产党的政治沟通。如: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常设专门委员会中,以及地方人大中,均有一定比例的代表,以更好地参政、议政并发挥监督作用;以及贯穿于民主决策前决和策执行的始终的协商。

非正式沟通主要指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共同参与的,关于各种问题的专题座谈会、民主协商会、不定期的高层次小范围谈心会、研讨会等非正式会议;以及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了解社情民意,并将民意结果作为信息与共产党进行沟通;或借助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和社会舆论,引起国家部门和社会对某些问题的重视等等。

第三,按照沟通的形式不同可分为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

书面沟通主要指各民主党派把走访、调研等得来的结果形成调研报告,在政协会议或者人大会议上变成提案、建议案,与共产党以及各人大代表讨论。

口头沟通主要指各民主党派以及共产党的党内成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针对一些与政务相关的信息,借助于口头语言实现的信息交流,一般不形成书面材料,可以不以组织为沟通主体,主要包括:口头汇报、会谈、讨论、演讲、电话联系等。

第四,按照沟通中信息发布主体划分:

从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的地位可否转换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政治沟通属于双向政治沟通。即:无论中国共产党还是各民主党派都可以作为信息的发送主体,也可以作为接收主体,并且二者之间可以就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相互反馈。

中国共产党作为信息的发送主体时,主要指共产党对各项方针政策的发布,以及各种形式的通知、报告、指示、演讲等等。民主党派作为信息的发送主体时,主要指民主党派向共产党呈送材料、汇报情况、以及递交各种意见建议等。第三种情况是:各党派就某一问题而展开的讨论与协商。这种情况既包括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间的沟通,同时也包括了各民主党派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中央和地方层级沟通结构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沟通不仅局限于各党派中央组织的沟通,也包括地方组织的沟通。主要方式有参与中央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各级政治协商会议、以及中央和地方组织的专题调研报告会、座谈会、茶话会等。如: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人大代表在各级人大中以人民代表的身份参政议政和发挥监督作用,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和县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领导职务,以及推举符合条件的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各级检察、审判机关的领导职务;中共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召开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通报重要情况,就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候选人名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名单,均要同各民主党派进行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四)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间政治沟通的非制度化特点

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间政治沟通并没有形成一种制度化的机制,而是随机性较强、变动性较大。其弊端是:在人大和政协会议召开期间民主党派与执政党的沟通处于较为顺畅状态,而闭会期间党际间的沟通容易随之停滞,大部分时间里,民主党派成员均从事自己的日常职业,党际间的沟通很少或者根本无沟通。虽然人大设有常务机构,民主党派的成员在常务机构中有所职务,但由于人大代表与普通公民的双重身份,民主党派成员们在人大政协闭会期间,以及常务委员会没有针对性问题进行讨论期间,都在以公民身份履行义务,从事自己的日常工作,因此对政治事务的参与积极性就弱。这一方面因为人大、政协不是执政党与民主党派沟通的专门机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间缺乏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因而对民主党派的参与性缺乏必要的约束和调节。

谢岳认为:“现代政治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通过制度化的方式确定权力关系,这与传统政治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作为政治体系功能之一的政治沟通,其信息的交换与传递也同样是由制度来完成的……人际沟通在传统社会中普遍盛行,而制度沟通(包括组织沟通和大众传媒沟通)则是现代政治的主要方式。”[3]因此当代中国政治沟通要走制度化的路径,就要建构完善的党际沟通机制、组织和规范沟通过程,通过有效地沟通做出权威性决策以及实施这些决策。首先,明确民主党派各自的参政地位,使其进行社会调研的时间在其工作中占有一定比重,充分发挥其在收集整理信息中得天独厚的优势,并借助其成员在各个领域中的专业素养,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调研,使纳入到共产党决策程序的沟通结果更加科学可信;此外,还要加强各民主党派间的监督与合作,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不仅包括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也包括各民主党派间的沟通与合作。一方面民主党派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很好的解决各种社会现实问题,这既包括专业技术上的相互帮助,也包括思想领域的理解沟通;另一方面,民主党派间的相互监督,可以加强个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积极性,以及提出意见建议的科学合理性。

三、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政治沟通的作用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方面

建立有效的党际沟通机制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可以看做是执政党的一个纠错机制,可以加强执政党对不同政见和立场的理性对待。对于相关问题的考虑不周、决策不当的情况,通过政协会议与各民主党派的沟通得以改正,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对于执政党来说,如果国家内部各党派间分崩离析、矛盾百出,则不利于执政党实现政治统治职能。而党际间的政治合作与沟通有利于缓和矛盾、减少内耗,达到巩固执政地位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结合各民主党派联系社会各界公众的优势,将民主党派作为执政党与公众实现更大范围沟通的中介,使自己制定的各项决策能够包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并确保决策是在公民对某些公共目标的共同理解的基础上,经过讨论和交流之后形成的。由此,执政党在制定政策时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的意见、建议、要求和呼声,把回馈信息及时输到政治决策中心,以使执政党决策与社会的需要具有一致性,并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顺利地贯彻实施。

(二)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方面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是参政党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要提高其参政议政的能力,首先就要明确职责,认清使命。因此,民主党派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实履行政治责任,把提高参政能力、搞好参政工作作为整个党派工作的中心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典型特点是协商民主,而协商民主下的政治参与不仅仅局限于参加社会活动,而且还表现在参政党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积极地与执政党进行沟通、公开讨论,进而提出可行性意见和方案。有效沟通下的政治参与既可以满足民主党派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从而改变以往公共决策的神秘色彩和疏离感,提高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又有利于让不同群体的意见和要求得到系统的反映,通过谈判和妥协达成某种共识,促进公共决策实现各方利益均衡的最大化,进而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

(三)构建政治文明,实现民主政治方面

“制定长远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发展战略,事关党的民主制度建设长久健康发展。”[4]而完善的党际政治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政党尤其是执政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进一步增强了政党政治活动的透明度,推动了政党政治的民主化,进而推动了国家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有效的沟通是民主的保证,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政治沟通实践有效地实现了政党之间的沟通,增强了党际政治运作的透明度,推进了党际民主的进程。

(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稳定方面

政治稳定有赖于对社会各阶层、集团和个人利益的维护与协调,是任何统治者都在追求的目标。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就需要一种能够把社会矛盾包括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调和力量,使利益和矛盾得到调和与化解。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间及时、全面的政治沟通,这种沟通将有助于营造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形成有效合作的政治氛围;有助于保持政治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保持政治参与的多样性和政治生活的生机活力,化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

[1] 向加吾,许屹山.政治沟通:社会转型期政治合法性资源重构的重要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6(2):50.

[2]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166.

[3] 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

[4] 王忠,张秀菊.中国共产党民主制度建设探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

The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China's inter-part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harmonious circumstances

CAI Wang-ru,et al.
(Jilin University School of Marxism,Changchun 130012,China)

By analyzing the wa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ommunication with the democratic parties political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o perfect the inter-party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parties,the CPC must exp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promote political democracy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ruling party;democratic parties;party politics;deliberative democracy

book=1,ebook=124

D627

A

1009-8976(2012)03-0001-04

2012-06-13

蔡旺儒(1988—),女(汉),吉林松原,硕士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执政党民主党派共产党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共产党颂
共产党到底是共产党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