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大制备成功新型自修复材料

2012-08-15

当代化工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浙大胶体高分子

浙大制备成功新型自修复材料

近日,由浙江大学化学系超分子化学课题组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超分子凝胶。该超分子凝胶具有形变大、恢复时间短的特性,展现了优越的材料应用前景。

凝胶是一种特殊的分散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胶体粒子或高分子互相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在结构空隙中则充满了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或气体。超分子凝胶,则是胶体粒子通过非共价作用形成缠结,然后包裹溶剂分子形成的凝胶。

该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制备出了两种不同的超分子凝胶,且制备过程简单,其自修复性能极其优异,甚至能在100倍的形变下进行快速自修复。

对于超分子凝胶的制备方法,该课题组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小分子交联剂。交联侧链含有双苯并—24—冠—8的共聚物,得到了两种不同的超分子凝胶。这种超分子凝胶内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轴—环”穿入结构,当受到外部刺激时,轴和环穿入的构型会受到破坏。但是由于其组装的稳定性,经过一段时间,它们会自己再形成穿入构型。

实验显示,这些超分子凝胶在被“拉长”100倍的情况下,可以于60秒内完全恢复高分子弹性和黏性性质,三四分钟实现形态的完整修复。

业内专家表示,正因为这种能够“自修复”的神奇特性,使得超分子凝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作为可自修复的智能材料应用于汽车涂层,以及一些航空航天材料、仿生材料的骨架等领域。

猜你喜欢

浙大胶体高分子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微纳橡胶沥青的胶体结构分析
黄河水是胶体吗
有趣!浙大的实践课让网友羡慕不已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浙大全球农商研究院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固定静脉留置针对静脉炎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