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大地上的泥土之歌——论高旭旺《心灵的太阳》的艺术特色

2012-08-15董运生

长治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叙事诗诗集乡土

董运生

(西南大学 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 北碚 400715)

中原大地上的泥土之歌
——论高旭旺《心灵的太阳》的艺术特色

董运生

(西南大学 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 北碚 400715)

高旭旺作为河南诗坛上的实力派诗人,《心灵的太阳》是他的创作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作品,这是一部中原大地上的泥土之歌,它饱含着诗人对故土和母亲的眷恋深情,在诗人的笔下,乡土就是母亲,母亲就是乡土,母亲和乡土都具有了二重性。日常生活的展现,真挚的感情,朴素自然的语言是这本诗集的主要特色。

高旭旺;心灵的太阳;艺术特色

作为河南诗坛的实力派诗人,高旭旺先生已经出了不少集子,在高旭旺先生已出版的集子里,最受好评的要数《心灵的太阳》,这不单单是一本怀念母亲的诗集,更是一部像作者一样从农村走来的人的心灵史。乡土,是我们的母亲,永在而又年轻,无论走多远,我们总也走不出她的视线;乡情,是一根永远也剪不断的“脐带”,从落地那一刻起,总令我们魂牵梦萦。乡土是我们原初的母亲,在一代代人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妈妈”,是我们每一个人张嘴说的第一句话,就像歌词中所说,“天之大,惟有你的爱完美无瑕”。“乡土”,“母亲”,千百年来,这两个词早已融为了一体。《心灵的太阳》这本诗集,就是对她们的真情歌唱。

王国维论词时曾说过,“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在很多诗人的笔下,我们总能发现品格与名句的存在,《心灵的太阳》就是这样一本集子,其中的一些诗句在读者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你是一只古老的风铃/挂在村口/晃走了季节/牵来了日子”,“无论母亲/无论麦子/说到底就是土地/和土地一样可靠”,“我死死守着您,像守着一个古老而年轻的爱情”……类似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读者在读过这些诗句之后,都会有耳目一新之感,同时也为之深深触动。张爱玲曾说过,“因为懂得,所以怜悯”,母爱和乡土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母题,没有乡土,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人类世界。这个世上,母爱和乡情是我们永远值得珍惜和铭记的珍宝,从这一点来说,对母爱的歌颂怎么也不为过。

诗歌的鉴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需要读者积极能动的介入。同时,对于一部经得起读者考验的作品来说,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进行评论尤为重要。诗歌的鉴赏一般来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相应性鉴赏,即读者要受到诗歌的规范,将纸上的诗转换为心上的诗;第二个鉴赏阶段是创造性鉴赏,即读者从作者的“一致之思”中去各得其情。对于《心灵的太阳》,已经有很多评论家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出了很多东西,但又总令人感到好像缺了点什么。臧克家曾经有过一本名为《泥土的歌》的诗集,语言质朴,感情深沉,和高旭旺《心灵的太阳》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心灵的太阳》就是新时期中原大地上的泥土之歌。在整本诗集之中,读者可以发现作者和豫西故土的亲近:对乡村故土的热恋,对乡村生活的深爱,对乡村生活走来的母亲的拳拳之心,就连诗集的语言风格也饱含着土滋味、泥气息,一切都是那么质朴真诚。

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诗歌传统的国家,中国历来有“诗言志”和“诗缘情”的说法。其实,无论是言志也好,缘情也罢,究其本质,无非是说诗歌(在不加说明的情况下,诗歌大多指抒情诗)是一种重体验、重感悟的内视点文学罢了,它不同于非诗文学,它的使命不在于叙述世界,而在于展示诗人对世界的看法,由此抒情性是诗歌的基本属性。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从根本上讲,情感是诗篇的“统帅”,没有情感的诗歌是不存在的。

在《心灵的太阳》这本集子中,抒情诗可以说占据了大量的篇章,也流动着诗人的拳拳深情,的确,“唯一的使我常常挂念”的母亲的离去怎能不令一个“唯一的儿子”怅然伤怀呢。这里单列《我死死地守着您》为例:

我死死地守着您

像守着一个古老而年轻的爱情

妈妈,我常常在您怀里

不能预料将来的事情

害怕您失去

留下漫天昏暗

也像哀逝一个亡灵

我唯一的母亲

唯一的使我常常挂念

在一座城里

我发誓

决不会无故地离开您

您不必为我叹息

您不必为我伤心

您不必为我担心

我将与这座城——

一块死亡、新生

一个心愿

死死地守着您

母爱和爱情一直是文学史上的两个重要母题,在诗人这里,母爱升华为了“一个古老而年轻的爱情”,这“爱情”早已超出了一般的男女之爱:它是流淌了千万年的母爱,又是无时无处不新鲜如初恋一般的赤子深情。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当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无理而妙”的地方,它们打破了常理,而又常常获得比一般言说更为生动的内涵,从而达到一种难以言传的妙处。在高旭旺的诗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上边所举的“你是一只古老的风铃/挂在村口/晃走了季节/牵来了日子”,再如“左一脚/乡村十五年/右一脚/城市十五年/整整走了三十年啊/也走不出母亲的眼圈”等。在这首诗中,诗人接着又说“我唯一的母亲/唯一的使我常常挂念”,好就好在这个“唯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唯一的母亲,可是又有多少人意识到或者表达出来了呢。“人所未言,我易言之”,高旭旺做到了。在诗的第三节,作者对母亲起誓,决不无故地离开,连用三个简单而朴实的“您不必为我”来表达胸中炽热的孝心。这是儿子对母亲的眷恋,也是儿子的一个心愿。著名诗人艾青曾说过,写诗第一要紧的事情是真实,这个真实在很大程度上说,是感情的真实,是诗歌逻辑的真实。在高旭旺的这本集子中,对母亲和故土的真情可以说是其一大特色。

在《心灵的太阳》这本诗集里,优秀的抒情诗还有很多,但是其中的那些短小的叙事诗更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意义。叙事诗是一种双重视点的文学,如著名诗论家吕进先生所说,“叙事诗是‘诗’,自然是内视点文学;但它又得‘叙事’,所以又是外视点文学。从‘诗’而言,它要表达内宇宙;从‘叙事’而言,它又要再现外宇宙。双重性的审美视点是叙事诗最本质的美学特征。”[1]双重视点使叙事诗既具有事、又含情的优势,因事显情,因情彰事,最终达到了事与情谐。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叙事诗似乎单指像《阿诗玛》那样篇幅较长、情节较为完整的诗篇,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可以说,高旭旺先生的这些叙事短诗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对这种观念的矫正。在《心灵的太阳》中,这类诗还不算少,《妈妈的木尺》,《大年三十》,《村庄的独轮车》,《拐杖的故事》,《一把柿木梳的爱情》就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些。如《拐杖的故事》的第三节:

母亲八十四岁生日

我又从庐山给她买了一根拐杖

送给她,祝福

——一路平安

她拿起拐杖

泪水突然从眼角流出

轻轻地摸着我的头说

“娃啊,妈心里明白

要记住

妈一生不需要拐杖

你就是妈手中的拐杖”

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来抒写母子深情,平凡家常的事情,简洁的语言,透过短短的诗行,一个和蔼而又朴实的母亲形象跃然于读者眼前:一位老母亲,流着眼泪,抚摸着儿子,道出了自己多年来的心声——你就是妈妈最结实的拐杖。短短的几句诗,道出了儿子对母亲的孝心,也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挚爱,更留下了许多有待读者填补的空白。“事与情浑”、“朴素自然”可以说是高旭旺叙事短诗的一大特点。高旭旺的叙事诗都不长,看起来平白如话,但读起来却令人感到回味无穷。

诗歌离不开意象,“立象以尽意”,好的诗歌总会有独特的意象的存在,每个诗人又总会有自己熟悉和常用的意象。在很多诗人笔下,我们总会发现存在着几个主要的意象,如余光中的“莲”,艾青的“火把”,海子的“麦田”。此前曾有论者说高旭旺是乡土诗人,尽管很多论者对给诗人贴上标签这一做法有所保留,但对高旭旺的这一评价大体上是不错的。豫西农村的一草一木,黄河母亲的悠远苍茫,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都在诗人的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高旭旺的笔下,“乡土”一直是一个重要意象,这也许和作者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在《心灵的太阳》中,“乡土”这个意象通过与“母亲”这一意象的融合而获得了二重性,与此同时,母亲也获得了二重性,母亲就是乡土,乡土就是母亲。如诗人在《麦子》这首诗中所说:“无论母亲/无论麦子/说到底就是土地。”在这本诗集中,母亲和故乡大地融为了一体,母亲和大地给诗人以生命,诗人又饱含深情地歌颂着她们。如李霞先生在给诗集做的序中所说:“母爱是乡土的乡土。乡土情结一旦与艺术家血脉贯通,就会构成其生命的底蕴,激发其不竭的创作冲动,形成巨大的、恒久的内驱力,这也是一些作家诗人生命和感情的根据地”,“乡土的自我才是原始的自我,母亲身旁儿时的自我才是原始的自我,对原始自我的缅怀,是艺术创作最圣洁、最具迸发力的源泉”。[2]乡土生活给诗人提供了生长的土壤,母亲给了诗人生命并将诗人栽培成人,乡土是最原初的母亲,母亲是最亲近的乡土,母亲和乡土已融为了一体:乡土中有母亲的影子,母亲身上有乡土的痕迹。

语言质朴、饱含真情一直是高旭旺诗歌的特色:不事雕琢,专注于真,专注于善,专注于美。高旭旺的笔下多寻常之物、常见之事,因而抒写它们的语言也多是朴实无华的。在传播方面,诗歌历来有大众化和小众化之分。大众化和小众化的诗都各有其美学价值,不必也不可能取消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但是,艺术总是有媒介化倾向,诗终究以广泛传播为旨归。大众传播有两个向度:空间与时间。不仅“传之四海”的空间普及,“流芳千古”的时间普及也是大众化的表现。[3]和那些写给一部分人、一定圈子内的人看的诗来说,高旭旺的诗是大众化的,是写给大多数人看的。质朴的感情呼唤朴实的语言,质朴的语言又给朴素感情的抒发和传播提供了便利。

当然,质朴不是说一览无余,它是苦而无迹。用一句拗口的话来说,《心灵的太阳》中的语言既是绚烂之后的平淡,又不是绚烂之后的平淡:大爱无言,大巧若拙,爱到了极点,一切华丽的语言都将显得多余;那是一个个带着豫西泥土气息的文字,它们在泥土中生长,在泥土中开花,又在泥土中收获,从它们被播下的那一刻起,除了风霜雨雪,它们没有经历过任何人工的雕琢。在这本诗集中,语言上也有一些有待斟酌的地方,对比高先生的近作,这也许是和当时非陈诗何以展其意、非唱歌何以骋其情的处境有关吧。在高旭旺的诗集中,读者还可以发现一些方言的存在,这对于新诗的语言多元化来说,也不失为一个有意义的探索。

时间是最公正客观的,同时也是最无情的。在诗歌的长河中,《心灵的太阳》是必定会留下一些美丽的浪花的,中原大地是会记住高旭旺这个名字和《心灵的太阳》的。

[1]吕进.吕进文存(第二卷)[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87.

[2]高旭旺.心灵的太阳[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6.

[3]吕进.诗歌的大众与小众[N].人民日报,2009-05-21(16).

I207.25

A

1673-2014(2012)01-0034-03

2011—10—18

董运生(1986— ),男,河南南阳人,硕士,主要从事现代诗学研究。

(责任编辑 王建华)

猜你喜欢

叙事诗诗集乡土
乐府诗中发展出早期叙事诗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诗集精选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诗集精选
乡土中国
诗集精选
口头文学与书面作品之间——现代长篇叙事诗《天子·格萨尔》
论象雄·曲旺扎巴的长篇叙事诗《罗摩衍那》
诗集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