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2012-08-15和振海

地下水 2012年4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全县面积

和振海,刘 勇

(陕西省宜君县水务局,陕西 宜君727200)

宜君县位于陕西省中部、陕北黄土高原南缘,属子午岭桥山系。东隔洛河与洛川县相望,南靠白水县和印台区,西、北与黄陵县毗邻。东西长51.90 km,南北宽50.30 km,全县辖6镇3乡,178个行政村,641个村民小组和2个居民社区,总人口9.2万人,人口密度63人/km2,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3‰。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宜君县境内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是国家环保部命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全县共有土地面积1 476 km2,水土流失面积达1 283 k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6.92%,水土流失侵蚀模数为2 600 t/km2·a,年水土流失量333.58万 t,属中度水土流失。

据统计,截止目前我县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8 km2。营造水保林 17 986.67 hm2,经果林 6 700 hm2,封禁治理3 300 hm2,种草1 300 hm2,新修基本农田8 460 hm2,年保土耕作3 300 hm2。

1 水土流失现状

1.1 掠夺性开发农业资源

本区域属山区农业县,人口少,破坏程度、危害人口相对小,表面看无影响大局,这种认识是十分片面的。山区坡陡,树木受到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方能恢复。因无法涵养水源、加之大强度暴雨引发山洪,加大下游防洪压力,大量泥沙、块石抬高河床,造成水位升高,危害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2 基础设施建设造成水土流失

虽然山区植被较好,但是目前各种项目建设不按水保法律法规办事,认为无关紧要。导致一方治理,多方破坏,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的不利局面。而且地方为发展经济,引进客商投资大量开山采石、挖矿等,开采手段基本采取传统的放炮,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矿区弃渣量过大治理措施跟不上,既浪费资源又造成水土流失,并且全部是强度流失,没有十年甚至上百年难以恢复,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

1.3 人为不合理的农业耕作造成水土流失

我县东南部塬区属中度水力侵蚀,区内植被覆盖率不足50%,且受到人为破坏严重,加之群众耕作制度不合理,长期广种薄收,轮山倒种,撂荒轮歇,地表裸露,植被难以丛生,从而导致了水土流失。

2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是地表径流在坡地上运动造成的,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使大量肥沃表层土壤丧失、水库淤积、河床抬高、洪水泛滥成灾。水土保持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古至今,国内国外十分重视水土保持,近年来,洪涝不断,旱灾无常,造成这些自然灾害与水土流失严重息息相关,加强水土保持治理是改变区域内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的有效途径是造福后代的一项宏伟工程。目前,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对环境保护极为重视,对水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较好,边开发边综合治理,十分注重对治山治水的投入。然而县域经济长期处于贫困,治理水土流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而且治理过程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因此必须坚持“依法保持水土,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利用国家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加快生态治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危害。

3 水土保持规划

根据水土流失现状,结合经济发展整体思路,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搞好水土保持近期及远期规划。

1)目标到2020年,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全面治理,有效减少泥沙入河,控制污染,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网络,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第一阶段(2009-2015年)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80%以上;建立完善水保预防监督和监测网络,坚决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区域内生态环境初步完善。

第二阶段(2015-2020年)全县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全县水土资源综合开发纳入预防监督监测为主的轨道。

2)防治分区

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主要为五里镇河流域和雷塬河流域,面积745.23 km2,占全县土地面积50.49%。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449.56 km2,占本区域面积的60.33%,水土流失侵蚀模数2 850 t/km2,年水土流失128.13 t/km2,达到中度流失。

水土保持预防区:主要位于青河流域和山岔河流域,面积443.6 km2,占全县土地面积30.05%。该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152.38 km2,占该区域土地面积34.45%。该区水土流失侵蚀模数484 t/km2·a,年水土流失量7.38万 t,达到轻度流失。

水土保持监督区:各种生产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修公路、开矿、烧砖等),据统计,全县因生产建设行为造成水土流失 128.3 km2,弃渣累计达到 100.07 万 m3。

4 保持水土流失措施

1)充分依靠大自然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十一五”计划纲要中指出的“要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建成我国西部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封育保护力度。大力推广沼气灶、节柴灶,积极实施“以电代柴”,促进封禁管护。在发动群众坚持不懈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又要注重依靠大自然力量,改善生态环境。实践证明,仅仅依靠人的力量加快植被建设是比较困难的,加强封禁治理,依靠生态自我修复,是在短时间内治理水土流失和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实现小范围内高效开发利用,大面积封育保护的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建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提高社会成员素质,以水土保持为核心,于富民增收于生态建设中。把恢复植被作为突破口,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带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借助“西部大开发”东风,利用各种媒体,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让广大群众了解水土保持法,使水土保持法家喻户晓,提高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让厂矿企业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纳入到监督管理范畴,解决好边开发边治理的问题,使广大干部、群众、开发建设单位进一步认识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迫切性,为水土保持执法创造良好氛围。

3)开展植树造林、恢复森林生态体系加大沟壑治理力度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对我县区域内荒山、荒沟、河滩地采用鱼鳞坑、水平阶等方式整地造林,提高林木成活率。在支毛沟的沟头修建沟头防护,在沟道修建淤地坝、谷坊、沉沙涵等骨干排放工程,控制泥沙流失,达到石不下山,泥不出沟,确保安全。

4)加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建立管理机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遏制人为的水土流失,把好立项审批关,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凡生产建设性项目,一定要做到水土流失治理与工程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原则。立项计划、设计书一定要有防治水土流失方案并由水保部门审批,否则不予立项。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全县面积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巧用面积求坐标
水土保持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