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2012-08-15邹少娜吕小元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总论病理学炎症

邹少娜,林 敏,吕小元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邵阳 422000)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邹少娜,林 敏,吕小元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邵阳 422000)

笔者从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手段的调整等方面对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谈几点体会。病理学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能力,真正体现出病理学在医学中的桥梁作用。

病理学;教学改革;教育质量

传统的病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两多两难”,即学习内容多,抽象概念与形态学描述多,理论知识记忆难、显微镜下病理图像掌握难。因此,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既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每一位病理学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针对这类问题,我们对病理学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了一些心得,供各位同仁借鉴。

1 教学内容的传授

病理学教学内容繁多,并且随着学科的发展、学科间的渗透以及学生将来面临的职业医师考试等实际问题,课堂的信息量逐渐增多,而学时数却应教改的要求有所减少。在此情况下更要求教师精练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明确难点,组织好每一堂课。对于比较浅显、易懂的内容,可以只做适度提示,或使内容问题化,以学生自学为主,必要时归纳小结或提问讨论。而重点、难点的部分一定要讲解透彻。让学生突出掌握重点,解决难点,形成知识框架。

1.1 注意总论与各论的有机结合

病理学教科书一般由病理学总论(普通病理学)和病理学各论(系统病理学)两部分组成。总论所阐述的细胞和组织适应、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等基本病变,是各种不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各论则是在总论的基础上分系统阐述各种特定疾病的特殊规律[1]。认识疾病的普遍规律有利于认识特定疾病的特殊规律,反之亦然。

如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就是发生在肝脏的变质性炎症,其病理变化就是总论“炎症”一章所述的变质、渗出和增生,只是具体发生在该病时表现为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变质)、炎细胞渗出和间质反应性增生及小胆管增生。讲解本病时可启发学生回忆曾在总论学习过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如不同的炎症其渗出的炎症细胞的类型,而本病为病毒感染,故又以哪类炎症细胞渗出为主。在此基础上引出临床表现:肝细胞变性肿胀,被膜紧张,可出现肝区疼痛或压痛;由于肝细胞坏死,释放出细胞内的酶类,故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等升高,同时还可以引起多种肝功能异常。如此讲解强化了总论的基本概念,又掌握了该病的病变特点,并有根有据地理解了临床表现。在临床病理联系时可适当加入一些病例,加深学生印象并激发其学习热情。

1.2 比较法的应用

所谓比较法,就是对有联系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相关方面进行比较,以达到同中求异、异中存同。比较法是认识客观事物、区分事物之间异同的一种逻辑方法[2]。有比较才有鉴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比较可以在疾病之间进行,可以在病理过程之间进行,亦可以在同一个疾病的不同阶段之间进行。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灵活有效地学习病理学。例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比较为疾病之间的比较;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的比较是病理过程之间的比较;大叶性肺炎典型的4个时期的比较是同一个疾病的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等。通过比较,把较为零碎的知识加以整理,达到掌握和巩固的目的。

1.3 病理学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

病理学是一门桥梁课程,即病理学能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其内容繁多,既有形态学内容如解剖学、组织学,也包含了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还与临床各科有密切联系。

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的科学,而病理学是研究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等。前两者是后者的基础,不会观察正常的组织结构,在组织结构发生异常改变时就无法进行辨别。如在讲授急性肾炎时,先复习正常的肾单位的结构,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急性肾炎时表现出来的急性增生性炎症的特点以及细胞数目增多和肾小球体积增大等病理特点。将正常与异常对比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使病理学课程富有吸引力。

要使学生学会运用病理学的知识去分析、判断临床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病例讨论不失为好的方法之一。临床病例讨论课是针对病理学中的某些问题以病例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教学评估与反馈的一种有效方式[3]。我们制作的课件,在每个章节后都附有典型临床病例资料,经过分章节系统的病理学课程学习后,教师阶段性地组织学生讨论,课外让学生充分准备和查阅资料并分小组讨论,课堂上师生围绕病例中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由病理学镜下变化引出肉眼观察,再用病理变化解释临床表现,实现病理学与临床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 教学手段的调整

2.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强调从形态学角度来认识各种病变及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这门学科强调直观形象,且真实具体,若在教学手段上仍然只沿用过去常用的挂图、投影等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病理学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看、多思考、多联系,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全面地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近几年,我校普遍开展多媒体教学,大量的图像及影视资料、动画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抽象、静止、局限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动态和全面,教学时效性增加,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使病理学教学更加形象直观,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将多媒体手段与互动教学相结合,更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如讲解炎症白细胞渗出的过程时,学生对白细胞如何靠边、附壁、以阿米巴运动游出血管壁,并在趋化因子作用下做定向运动这一病理变化难以理解,而通过多媒体将白细胞渗出的全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再例如讲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出现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用图片说明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的区别,学生可一目了然,这样既帮助了学生对病变形态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也可用正常与病变的组织、细胞图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2.2 重视实验教学,教与学互动

病理学实验课在培养学生医学综合素质及实用型人才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可使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论证能力、知识掌握的深化和灵活运用等方面,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多媒体互动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设备,该设备在我校现主要用于实验课教学。它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图像、语言和文字在师生间的互通。教师可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将示教的标本、切片、图片、影像等投影到屏幕上直观地进行动态演示,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充分地、直观地了解实验内容,让学生的注意力从分散到集中,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电脑屏幕看到所有学生观察到的镜下图像,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还可通过电脑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使得教师上课更方便,教学内容表达更精练,更形象化,更具体化,学生也更容易听懂、学好。

[1]李甘地,来茂德.病理学七年制规划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胡利萍.病理教学的比较法[J].华夏医学,2005,18(2):266.

[3]李学农.现代病理与实验诊断技术[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G420

A

1671-1246(2012)08-0036-02

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528)

猜你喜欢

总论病理学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环境法总论课程中自主评价与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社会科学总论
自然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