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科学思想的现代解析——以《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为文本

2012-08-15刘庆炬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机器马克思

刘庆炬

(淮南师范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科学哲学思潮的涌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研究,即自然辩证法研究,也随之兴起。在国内,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类教材和其他出版物都以相应的篇幅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做了较系统的介绍与解读。而以马克思的单本著作为出发点的研究,在国内重要数据库文献中并不多见。本文主旨不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作全景透视,而是以反映马克思科学观的重要文献——《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马克思的科学观作一微观研究。

一、《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的科学背景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是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一部分,是为《资本论》的写作所做的重要准备,写作于19世纪中后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

19世纪中后期,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期。经过16、17世纪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取得了一定的地位。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中,对17世纪英国科学技术的变化和现实做了细致的研究。默顿认为,17世纪之前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在于“赞颂上帝”[1]95,出于实际功利的研究并不常见。与之不同,清教主义的价值观,“不加掩饰的功利主义、对世俗的兴趣、有条不紊坚持不懈的行动、彻底的经验论、自由研究的权利乃至责任以及反传统主义,——所有这一切的综合都是与科学中同样的价值观念相一致的”[1]183。更重要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使得“无论十七世纪的科学家如何全神贯注于个人的工作,他在当时那种巨大的经济增长面前都不可能无动于衷”[1]185。为了宗教的、经济的,特别是经济的原因,科学家越来越重视生产环节的实际需要。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成为科学研究重要的价值取向。

到了19世纪,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推动下,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的联系日趋加强。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马克思敏锐地捕捉到了科学及其应用对资本主义的意义,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

二、《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的科学思想解读

由于《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的写作是为《资本论》所作的准备,所以很多研究者从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上解读马克思的这一著作,本文则主要从其所蕴含的丰富的科学思想这一角度进行解读。

1.揭示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在资本还没有充分利用科学为利润服务之前,即在工业革命之前,科学和技术还分属于不同的传统。科学往往是有钱、有闲人的智力游戏;技术则属于体力劳动者,从属于工匠传统,以师徒关系、口口相传为主要的传承方式,依靠生产劳动经验得以改进。科学与技术各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的发展,资本控制科学,应用于技术,制造生产机器,科学、技术与生产才实现了紧密的结合。马克思深刻揭示了19世纪出现的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马克思援引西斯蒙谛的话,描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控制之下科学家以及科学研究价值观的变化:“当劳动还被普遍视为卑贱的事情时,物理学家、博物学家、数学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不是指望得到物质奖励。他们羞于让缪斯的女儿去为卑俗的暴利服务;他们是为了物质或数量的属性本身而研究这些属性。……现在在所有的大学里,都设有物理、化学、力学教研室,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各种实际目的。所有的科学家都力图证实自己的工作和发现的用途,指出它们的好处是可以用来减轻劳动、丰富市场和为消费者提供享受。”[2]228-229“卑俗的暴利”搭建起了科学与技术沟通、融合的桥梁。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以及受到科学研究应当产生实际效用的社会风气的裹挟,科学家比以往更加关注科学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

科学研究对实验仪器、设备的依赖也说明了技术对科学的渗透越来越深刻。在19世纪,离开精密的技术设备,科学研究已经难以取得进展,更难以取得实际效果。马克思援引《各国的工业》一书说:“在(最近)两个世纪,科学进步和科学所使用的仪器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实际上,在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以前,特别是在化学实验中,贵重的和复杂的仪器并不是绝对必要的。……在这个范围以外,科学家要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自己的仪器。化学天平的不灵敏、透镜结构的缺陷……都损害了用这些仪器进行的一切实验,……当代物理学达到了杰出的地位并在继续进步,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生产哲学仪器时的惊人的精确性和技巧。”[2]234

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下,因为资本对利润的追求,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及在生产中得以应用的时间也被大大缩短了。“十八世纪,数学、力学、化学领域的发现和进步,无论在法国、瑞典、德国,几乎都达到和英国同样的程度。发明也是如此,例如在法国就和在英国差不多。然而,在当时它们的资本主义应用却只发生在英国,因为只有在那里,经济关系才发展到使资本有可能利用科学的程度。”[2]234马克思揭示了经济关系、市场的导向作用对科学迅速转化为技术的本质影响,这种影响已经改变了科学事业本身的运动轨迹,使科学研究的目标、价值取向、资助来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深刻揭示了科学与经济活动的互动关系和科学的发展规律

对近代科学的起源,欧美现当代的学者多从希腊古典学术的复兴、大学在中世纪后期的兴起以及宗教对学术研究态度的调整等方面[3],研究科学起源的种种历史原因;马克斯·韦伯、默顿等则较认可清教改革对科学的起源与发展的意义。马克思则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出发,分析了近代科学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内部、从技术的工匠(经验)传统缘起和发展的必然性。

“……科学的应用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经验、观察和通过实验方法得到的职业秘方的集中,另一方面表现为把它们发展为科学(用以分析生产过程);……,自然科学本身(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的发展,也象与生产过程有关的一切知识的发展一样,它本身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2]207-208

“自然因素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因素被列入资本的组成部分——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同时,生产的发展反过来又为从理论上征服自然提供了手段。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2]206

撇开资本对科学的控制、科学的异化不谈,马克思认为,由于工厂生产的需要,工匠的技术传统逐渐被资本集中并利用为利润的工具,进而“发展为科学”。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洞见了社会化大生产对于发展科学的基础性作用。随着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不断扩大,早期依靠个人资助从事科学研究的情形完全发生了改变。当代科学的规模化与综合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依靠简单的实验设备、少量的经济成本很难取得研究成效,依靠个人的资助、科学家的独自奋斗,几乎不可能取得研究的重要突破;与此同时,二战以来,科学对于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科学的进步已经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一方面是科学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科学的政治、经济意义不断凸显,科学研究不得不依赖于政府、企业的大量资本投入。事实也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与试验开发经费有一半以上来自于政府和企业的投入,科学事业越来越依赖于政府和大型企业的资助。因此,要推动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加大政府投入,扩大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尤其注意加大需要大量人、财、物的基础研究投入,对积累科技力量当有重要意义。

3.通过对资本运动规律的分析,洞见了自然力、科学的异化

机器的应用,使“包括劳动的一般社会力,自然力和科学,直接变成了一种武器,这种武器部分是用来把工人抛向街头,把他变成多余的人,部分是用来剥夺工人的专业和消除以专业为基础的各种要求,部分是用来使工人服从工厂中精心建立的资本的君主专制和军事纪律。”[2]202-203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对科学、技术的控制,对机器的控制,使自然力和科学都异化为资本追求利润的工具。在资本主义早期,机器的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厂中所需要的工人随着机器的采用而逐步减少,变成了多余的人;工匠传统所培育的工人的“专业”技能也因机器的采用失去了生存的可能;在大量的失业者中间,失去传统技艺的工人,除了无条件地接受资本的剥削,服从资本的要求,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科学的异化更具体的表现为科学家工作方向的转变,“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为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所以,搞科学的人为了探索科学的实际应用而相互竞争。另一方面,发明成了特殊的职业。”[2]208不少科学家把科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当作科学研究的首要目标,从科学界内部改变了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随着这一变化,以及科学所带来的巨大功用与利润的吸引,社会更加急迫地要求科学家关注科学的应用价值;并且,希望新的发明越多越好、越快越好。弗莱克斯纳在《现代大学论》中指出,当化学关注如何将贱金属变成黄金时,化学停滞不前;摆脱了这一功利需求时,近代化学却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4]观察科学史可以发现,近现代以来,科学领域的革命性进展很难从社会的急切需求得到解释,例如数理逻辑、相对论、量子理论,不从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方面就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

三、几点启示

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代科学技术无论是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形式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书中,马克思所揭示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科学技术异化现象的批判,仍然有鲜明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1.科学技术一体化是近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要推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应当重视应用科学研究,培养一般研究机构实行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尤其应该注意合作平台的搭建,就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中关村。世界各地各种科技园区的建设也充分彰显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次,应当看到实验仪器等技术设备对科学研究的影响。在当代没有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科学家很难有所作为。如太空望远镜、粒子加速器、空间站等,对科学技术的进展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加大政府与企业的资助力度,引入市场化机制,对于应用科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市场化机制有利于激发科学家的研究热情,虽然为数不少的科学家对于研究成果的实际效用可能不抱希望,但工程师、技术人员、从事应用科学研究的专家,依然能够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推动实用科学的实际进展。这对于国计民生的改善意义重大。

3.科学活动中还有另外一个必须加以注意的部分,即必须注意防止极端功利性科研问题。围绕社会的实际需求确定研究内容,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是科学活动的职责所在。但是要想取得国家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政府仍然要注意资助那些看起来没有应用价值的基础研究。近现代的科学史表明,越是对科学加以特别功利的计较,科学越是难以取得进展;而永远没有应用价值的科学理论实际上并不存在。

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马克思事实上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性质。科学技术一方面成为资本获取利润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升华、发展。今天,人类借助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征服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自然力得到较充分的利用,人类有了改天换地的力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解放。但是,对自然的无限度的征服和索取,也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灾难。因此,必须还原技术的工具性,恢复人类早期社会中技术作为人征服自然和生存的必需工具的原貌。从根本上说,人的无休止的欲望必须纳入到法律和道德的控制之下;对科学技术可能的危害结果必须作出科学判断和有效限制,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人的服务者和解放的力量,使人类的劳动不单纯服务于资本所追求的利润。

马克思以诗歌的引用结束了对劳动、自然力以及科学技术的异化的批判:

“(古罗马时代)诗人向那些被派去磨谷的女奴隶说,现在她们可以安静地睡了:

磨房姑娘啊!珍惜你们推磨的手,

安静地睡吧,不用管雄鸡向你们报晓!

女神已派水妖替你们效劳。

她们轻盈地跳到轮上。

轮轴转动了,石磨旋转着。

让我们象祖先一样地生活,不必再劳碌,

让我们享受女神赐给的恩惠吧!

这里唯一的主导观点,是为了劳动者本人而珍惜劳动,而不是珍惜劳动的价格。”[2]237

使劳动恢复为人的生存所需,而不是从劳动的价格,即利润的角度去衡量;使自然力恢复为存在自身,免受人类各种框架的观察,从资本的获利工具中脱身;使科学技术从被异化的工具地位转变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转变为人的解放的力量,这当是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书中所蕴含的马克思科学思想的主旨所在。

[1]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人民出版社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3]爱德华·格兰特.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比较[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机器马克思
马克思像
机器狗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机器狗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