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学习理论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借鉴和启示

2012-08-15山东韩祥伟吴伟伟

职业技术 2012年9期
关键词:研究性共同体学习者

山东 韩祥伟 吴伟伟

一、情境学习理论的内涵剖析

情境学习理论是有关人类知识本质的一种理论,研究人类知识如何在活动之中发展,特别是人们如何去创建和解释他们正在做什么的表征。有关知识、学习、理解的情境性研究是多视角的:以莱夫·温格为代表的人类学的视角;以布朗·科林斯和杜吉德为代表的心理学视角。在情境理论中,心理学取向的情境学习理论十分关注改革学校情境下的学习,因此特别注意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会特定的内容,其研究重点是真实的学习活动中的情境化内容,中心问题就是创建实习场,在这个实习场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进行的实践与今后校外所遇到的是一致的。人类学视角的情境学习与认知理论则不同,它不是把知识作为心理内部的表征,而是把知识视为个人和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所以将研究学习的焦点移至“实践共同体”中学习者社会参与的特征,从而将实践共同体的建构视角作教学的新隐喻。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情境学习理论的共性

通过对情境学习理论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和比较,不难发现两者在价值追求、教学理念方面存在很多相通、相似的地方。

1.强调情境性和互动性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学习者与情境互动的产物,知识植根于情境脉络当中,透过参与生活情境中的活动,学习者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同样,研究性学习课程也强调以问题为载体,创建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习主体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的体验,探究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

2.对教师角色的界定:导师

情境学习理论中,教师是学生建构有意义知识的关键人物,比如教师的教育哲学、学科理念、专业承诺、教学策略,以及人格特质都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教师从以往传递知识的角色,转向在不同学习阶段分别扮演教练、示范的构架、发展兴趣、给予反馈、激励动机与对话交流的学习伙伴。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同样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策略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指导。

3.强调知识的体验

研究性课程本质上即经验课程,倡导依靠学生的亲身经历获得知识,摒弃抽象的文化知识、积累的认知方式。这种学习理念与1987年瑞兹尼克(Resniek)在《学校内外的研究》以及1989年布朗?科林斯(Brown,J.S.,Collins,A.)及杜吉德(Duguid,P.)《情景认知与学习文化》中所体验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们认为知识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无法从环境中单独剥离出来。简单的从书本中获取概念和公理,缺乏与环境的互动,缺乏对知识的体验,是达不到预定学习效果的。

三、情境学习理论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意义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理念下应运而生,它同情境学习理论的产生初衷是相同的,它们都致力于将学校学习从自然状态下的学习日已分离的道路上拉回来,致力于学校中学生的学习向自然场景中的学习者的学习回归。它们所倡导的都是学习自然化并恢复其本来的面目,因此情境学习理论成为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全面发展之培育方式的一种必然选择。

(一)在研究性学习课程设计中考虑默会知识及背景文化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情境理论认为在基于情境的行动中,隐含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的情感中的默会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在真实活动情景下进入社会群体中学习其文化、参与其文化的过程,将知识、活动与外在的环境产生连结。所以说,背景文化对学习者非常重要,而学习者也正是在合作、交流、阅读、写作、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他所处的社会文化,如果缺乏对文化的洞察,学习者也就无法有效的进入知识的真实应用领域。

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对默会知识的学习和对背景文化的适应吸收。导师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情境设计要让学习者“偷窃”到他们所需的知识,一方面使学生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在情境脉络下完成与问题和问题解决主题有关的知识的整合和学科的整合、学习者校内经验与真实生活经验的整合;另一方面,在教师共同体和学生共同体的融合中,让学生置身于教师专家所处理的问题情境,逐步学会专家式的知识获得和知识组织方式。

(二)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要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体的组织与合作,通过两者的融合实现两个共同体以及共同体内每个成员的真正自我发展。

人们在某种现实情境中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获得了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形成了某一共同体成员的身份 (identify),两者是不可分离。莱夫(Lave)和美国从事学习研究的科学研究者温格(EtienneWenger)把这种情境称之为“实践共同体”,并把它定义为“一群共同事业,一起从事着协调的实践活动,分享着共同信念和理解的个体的集合。”从该概念的阐述中,可以发现共同体的重要性。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限于班级的规模和学校规模,再加上受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所限,在现阶段,我们很难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以个体为单位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和以班级为单位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因而小组合作成为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本形式。研究性学习课题组一般由3-8人组成,开展合作性的探究活动。这种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在探究活动中其本身即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和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对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要求不论是学生学习共同体还是教师团队都积极加入到以研究课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团体之中来。教师和学生共同体应通过两者间相互协商合作的方式共同提高能力与发展自我。从而实现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和体验生命历程;师生共同在生活世界中建构意义。

四、小结

教育终究是一个人际影响的历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问题解决的技能。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在开放、动态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体验、习得知识并发展知识。这些有助于我们在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中,自觉创设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知识,应用知识,适应文化,发展自我,成为自我实现者。我们可以看出情境教学理论适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应用,而且这种结合与应用会有力的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研究性共同体学习者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