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乐山国际语言环境 提升乐山旅游国际化水平

2012-08-15何德红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乐山资源旅游

何德红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旅游语言作为旅游环境的一部分,与旅游资源、旅游形象、旅游服务一起构成一个地区旅游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国际语言环境对吸引入境游客、提升旅游国际综合实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就乐山旅游业而言,国际语言环境的构建与完善对实现入境游客在数量上的新突破可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不仅如此,乐山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客观上也要求健全和完善的国际语言环境,为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交流平台。因此,构建乐山国际语言环境是乐山旅游业深度发展的需要,也是乐山市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国际语言环境对提升旅游目的地国际化程度的作用

(一)旅游语言环境是旅游资源的必要组成

国际语言环境为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条件,是旅游资源的必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所谓的语言旅游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旅游环境,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于旅游者活动的各个空间、领域,客观地构成了旅游吸引物的一部分。因而,语言旅游环境是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其价值构成体系中也包含语言旅游环境的价值成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以其厚重的佛教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享誉世界,资源本身就具有了历史、文化和自然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语言作为载体,是乐山旅游资源存在与表现的方式。通过语言及语言文化环境,旅游者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乐山历史文化,领略乐山的秀美风光。而通过国际语言环境,有助于境外游客认识乐山、了解乐山,增强乐山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对其价值的实现与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际语言环境是乐山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战略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和组成部分。

(二)国际语言环境为提升乐山旅游资源价值所必需

乐山旅游资源类型多、品位高、组合好,“山、佛、水、城”的骨架孕育了乐山丰富的旅游资源。乐山目前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旅游区9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形成了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完善、特色突出的旅游资源体系。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评价:“乐山—— 峨眉山旅游区具有独特的古老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遗产,具有成为世界级旅游名胜的潜力。以乐山大佛和峨眉山世界遗产为核心的旅游区,有能力为国际和国内市场提供一整套文化自然观光产品。”

根据乐山旅游市场数据,2011年乐山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22443人次,外汇收入2324.91万美元,其中接待台湾游客56374人次,香港游客8613人次,澳门游客3473人次;接待外国游客53983人次,同比增长7.3%;外国游客中,接待亚洲游客38650人次,同比下降0.6%;欧洲8785人次,同比增长25.39%;美洲4081人次,同比增长30.01%;大洋洲993人次,同比下降13.95%。乐山市客源国(地区)前5名依次是台湾56374人次、香港8613人次、新加坡6913人次、泰国6908人次、日本6602人次。

依据以上数据,乐山入境旅游从纵向看有较快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同国内、省内与乐山资源和城市结构相当的旅游目的地相比,还存在以下的差距和问题:一是入境游客少、比重小;二是远程游客少,2011年亚洲(含港澳台)的近程游客占入境市场份额的90%以上,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远程游客不足10%。因此构建完善的国际语言环境,对于提高旅游资源价值,改变乐山目前的境外旅游市场现状,提升乐山国际旅游城市竞争力,保持乐山国际旅游的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原因在于:首先,国际语言环境可以丰富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提高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其次,国际语言环境有助于改善城市国际旅游形象,增强对外界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城市的知名度,提升旅游资源的区位价值。第三,国际语言环境在旅游活动中可以为旅游者创造一个易于理解、便利交流、感觉安全的文化旅游环境,有利于旅游资源使用价值的实现,从而提高市场价值。第四,完善的国际语言环境有助于增加对旅游资源的认知与体验,使旅游资源的内在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传播,也可以提高旅游资源的体验价值。

二、构建乐山国际语言环境的战略措施

(一)战略目标

在有利于整体优化乐山国际化旅游形象,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提高旅游资源价值的原则指导下,构建乐山国际语言环境。乐山国际语言环境建设以增强国际交往功能为主线,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重点,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以窗口行业为突破口,以全民外语水平提高为目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专群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提升乐山旅游的国际化程度。

(二)构成要素

乐山国际语言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为:汉语、英语、日语、韩语等。汉语为背景语言,是乐山国际语言环境的基础,是旅游交流的基本语言,主要包括普通话和乐山方言,要求全面、准确地反映汉语旅游环境和乐山地域旅游环境的内涵与特色。

英语为公共交流语言,是乐山多语旅游环境迈向国际化的一个语言平台,是国际旅游交流的基本语言。世界上有数以亿计的人们懂英语和在学习英语。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国际性语言,在国际交往中享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作为国际旅游交流的公共语言有相当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是构建乐山国际语言的最佳选择。

另外从旅游市场的角度,结合地缘和东方文化的关系,可以将日语、韩语作为接待语言,纳入乐山国际语言环境体系。

如此,乐山国际语言环境体系即可以初拟为一个以汉语为基础,以英语为公共交流平台,日语、韩语等其他语种为特色语言,在食、宿、行、游、娱、购等旅游方面功能齐全、多语协调发展的国际旅游语言环境。

(三)工作阶段

构建乐山国际语言旅游环境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许多的领域与部门,因此可将此项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完善与开发国际语言的基础环境。第一步,完善汉语语言环境。归正乐山汉语语言环境中的不规范现象,并在人文旅游区适量增加繁体字的介绍与标识,这样有助于旅游者通过中国文字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第二步,建设乐山市区和景区的公共标示语环境,着重完善多语文字、标识环境与接待话语环境,如旅游景区的多语文字、标识,接待部门如饭店、旅行社的话语旅游环境。第三步,完成汉语旅游环境的英语转换工作。把汉语旅游环境按照适合多国旅游者需求的方式转换成可以共享的英语语言环境。同时,进行特色语言的开发建设。

第二阶段:开发国际语言环境的人文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外语旅游人才、人力资源的教育与培养,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补充,开展多种形式的外语培训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外语培训。整合社会外语教育资源,推动大专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专业翻译公司与海外培训机构合作,面向旅游及相关服务行业和机构,有计划地组织外语公益培训。鼓励企业、学校等教学资源参与,开展“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群众受益”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推动市民外语培训形式多样化发展,为国际旅游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另一方面创建与世界旅游业接轨的人性化多语言旅游环境。随着乐山国际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乐山旅游开发的日益成熟,境外游客的数量会进一步增大。为此,需要提高旅游外语服务质量、完善城市外语旅游环境设施,理顺外语旅游的各环节包括旅游目的地内部和对外市场宣传,如网络信息、电子外语导游、导购等城市旅游导游设施与环境,完善旅游资源与景区的图片/文字导游系统、街区住宿设施、商店、旅游信息中心、旅游交通图等。

第三阶段:综合协调,整体优化。对乐山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与国际语言环境不相适应的部分进行完善,对局部地区或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进,达到国际语言环境与乐山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实施保障体系与建议

根据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实践经验,乐山的国际语言环境构建需要一个以政府为主导,旅游业、文化教育、对外交流、城市环境等部门多方联动的保障体系。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1.思想上充分认识国际语言环境对建设乐山国际化旅游城市的战略意义,并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构建乐山国际语言环境的思想基础。

2.建立与国际语言环境开发建设相适应的机制。应以乐山当地政府为主导,特别是开发建设的初期需要政府的多方支持,如政策和行政机构的组织与协调,逐步增加市场运营的机制。

3.进一步研究构建国际语言环境的理论基础与开发内容等实践体系。

4.加强培养多语种旅游人才的力度,使旅游服务业中运用不同语言宣传、介绍乐山旅游资源、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的人员越来越多。

5.扩大多语种旅游宣传品的多渠道编制与发行,提升乐山旅游目的地的国际知名度,促进乐山国际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1]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grammar[M].London:Arnold,1996.

[2]Fairclough N.Thediscourseofnew labour: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M]//WetherellM,TaylorS,YatesS.Discourseasdata.London:Sage inassociationwith TheOpenUniversity,2001.

[3]FaircloughN.Analysingdiscourse:textualanalysis forsocialresearch[M].London:Routledge,2003.

[4]Flowerdew,John(2011b)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inHistoriography:TheCaseofHongKong’sEvolvingPolitical Identity.UK:PalgraveMacmillan.

[5]中国国家旅游局.GB/T 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6]向玉成.复合型世界遗产及其资源基础和文化内涵[J].旅游学刊,2005,(2).

猜你喜欢

乐山资源旅游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资源回收
以标准化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乐山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彰显乐山旅游的文化灵魂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