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金融发展趋势对天府新区建设的启示

2012-08-15吴永志商碧辉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天府新区金融

吴永志 商碧辉

(①四川省新闻出版局 四川 成都 610005;②四川省绵阳水利电力学校 四川 绵阳 62100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与金融结合,是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引擎。在科技与金融的创新融合中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成为新形势下世界各国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战略首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理论创新不断深入,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实践不断深化。天府新区建设要顺应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发展趋势,借鉴成功经验,创新工作方法,以推动实体产业发展为基础,瞄准世界现代前沿技术,营造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良好外部环境。

一、世界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发展趋势

(一)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目前,国际上有关技术与金融的最重要研究进展是卡罗塔·佩蕾丝 (CarlotaPerez)的《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佩蕾丝的杰出贡献在于,她发现了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基本范式:新技术早期的崛起是一个爆炸性增长时期,会导致经济出现极大的动荡和不确定性。风险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而迅速投资于新技术领域,继而产生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的高度耦合,从而出现技术创新的繁荣和金融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

从总体上讲,在世界产业革命进程中,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之间表现为相互促进、共同作用的关系。2011年2月,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启动会”上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大的产业革命,都是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

从以纺织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一次产业革命至今,有专家认为已经历经了四次工业 (产业)革命,也有人认为已经历经了五次。由纺织技术革命引发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中,股份制模式和现代银行制度功不可没;由蒸汽机发明和铁路系统的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中,资本市场的建立发挥了重大作用;由钢铁、电力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与信托、保险等金融创新密不可分;之后,由汽车、石油等领域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与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和规模化密切相关;由信息和远程通讯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第五次产业革命,与始于硅谷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基金等紧紧地相伴相连。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认为,世界正在经历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是以发明和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的,主要由美国人领导;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为象征的。而“第四次工业和科技革命的内涵则是‘绿色革命’,因此,在实质上不同于前三次工业革命”。谁在这场“绿色革命”中占据主动权,谁就必将领跑世界,对全球经济社会结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每一次由科技引发的产业革命中,金融业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基本形成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共发展、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二)科技与金融的创新融合应注意化解金融风险

1719年至1720年,欧洲发生了历史上最早的因证券投资引发的金融危机,即始于法国的“南海泡沫”事件。这次金融动荡,在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及各大城市蔓延,最后造成大量企业破产和倒闭。仔细分析国际科技与金融的创新发展历程,科技和金融危机的发生的确具有伴生关系。首先是科技创新引起某个或某几个新技术群的出现,继而出现该时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次是大量金融资本按照风险厌恶程度不同梯次地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然后是因过度投资和杠杆化,出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泡沫化;最后随着泡沫破裂爆发金融危机。

当然,科技与金融的创新结合过程并不必然就导致金融危机。一是技术创新财富贡献增长率高于金融泡沫化速率时,危机因素会被大量吸收。当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边际收益递增阶段,财富贡献也以爆发式增长,金融资本获得的回报总是慢于产业财富的成长速度,即使出现一些创新失败和财产灭失,也会由创新成功者的高额回报所弥补,宏观上危机因素被对冲或吸收。二是金融资本与实体创新结合程度越高,化解风险的能力越强。

金融危机的爆发,通常与产业发育断裂和杠杆化过度使用直接相关。产业发育断裂是指在产业发育过程中,因新的技术路线出现或新的准入规则限制等因素而导致的产业不发育现象。此时,就可能出现因产业发育断裂而导致全产业链投资失败,进而引发局部或全局的金融危机,20世纪70年代的拉美危机就属于这种情况。过度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脱离实体经济贡献可能给予回报的极限,大量发放流动性金融工具的一种金融行为。当这种金融行为基本脱离实体经济时,泡沫化就发生了,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战略首选

当经济出现滞胀,原有发展方式受阻时,往往需要拓展新的领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和“发动机”。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一些发达国家主要经济体,导致世界经济发展增速放缓。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给当前的欧洲国家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面对新的形势要求,不少国家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再造实体经济的新战略。比如美国的《复兴法案》和《创新战略》,明确提出要以创新和投资为支柱;欧盟出台的2020战略,把研究和创新资金占GDP的比例从目前的1.9%提高到3%;日本出台的《绿色经济和社会变革》政策草案,着力开发环保节能减排技术,并引导银行系统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这一系列新的举措预示着:发达国家将在新兴产业领域内,推动新一轮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结合,抢占新一轮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二、我国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发展趋势

(一)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理论创新不断深入

我国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工作始于1985年,以《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实施为主要标志。虽然起步时间不长,但是对于科技和金融结合的理论研究却在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理论体系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从国际“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看,技术革命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可以称之为社会财富创造的“两翼”。赵昌文在其《科技金融》中给出了对科技金融的描述性定义: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型安排,是由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对科技金融进行严格的学术界定,在国内还是首次,其探索和创新价值难能可贵,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种视科技金融为科技的外生变量和金融的外生变量的研究结论,可能还不能准确地揭示科技金融的本质。因此,一个比较完整的科技金融内涵可能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科技金融是一种创新活动,即科学知识和技术发明被企业家转化为商业活动的融资行为总和;(2)科技金融是一种技术—经济范式,即技术革命是新经济模式的引擎,金融是新经济模式的燃料,二者合起来就是新经济模式的动力所在;(3)科技金融是一种科学技术资本化过程,即科学技术被金融资本孵化为一种财富创造工具的过程;(4)科技金融是一种金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即同质化的金融资本通过科学技术异质化的配置,获取高附加回报的过程。

(二)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在借鉴国际科技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出现了科技贷款、科技担保、科技银行、科技保险、高新区债券等科技金融工具。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把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把科技金融作为一个与财政政策几乎并列的手段纳入了公共政策框架。如关于创业风险投资、科技担保、科技贷款、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保险、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其中都有相应的政策出台,并附有一定的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条件。从金融实践看,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也做出了相当多的探索。如从中央到省市纷纷设立了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政策性科技担保、政策性科技保险、科技支行、科技企业IPO抚育基金等。截止2010年底,国家层面出台的近百项《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实施细则中,涉及科技金融工作的政策多达二十余项;各省市出台的六百多个政策文件中,也有近1/3可以纳入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范畴。这些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都从不同侧面对科技与金融结合给予了关注和支持。

(三)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实践经验不断深化

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设立创业投资、开办科技贷款以来,我国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程,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是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采取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 (补贴)资金和再担保资金、科技计划项目打包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等措施,有效分散和化解了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二是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成立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科技金融 (服务)集团、科技创业投资集团、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吸引各类金融及中介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高效率、全方位的投融资服务。三是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

三、科技金融发展趋势对天府新区建设的启示

(一)科技金融结合工作应以推动实体产业发展为基础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是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实现民生改善的基础。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其核心目标就是再造一个“产业成都”。“产城一体”是天府新区重要的规划理念,在“产城一体”中,“城”因“产”而兴,产业始终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天府新区将形成“一带两翼”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布局八大产业,将着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在天府新区发展的近期和中期,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在远期,产业方向将从制造逐步向研发和服务转变。作为从事与科技金融相关的工作者,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淡忘:技术革命是新经济模式的引擎,金融是新经济模式的燃料,二者合起来就是新经济模式的动力所在;科技、金融是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根本目的仍在于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科技金融结合工作应瞄准世界现代前沿技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如果没有创新能力,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就没有自己的金融安全;没有金融安全,也就谈不上国家安全。金融的繁荣是以产业竞争力为基础的,只有具备强大的产业竞争力,才能支撑持续繁荣的金融。天府新区建设有全省极具市场竞争能力的“7+3”优势产业为基础,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为依托,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企业自主研发体系、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体系、激励创新发展等机制,实现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由“成都天府新区造”的日子将会指日可待。

(三)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工作应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天府新区正处于加快建设的新阶段,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至关重要。目前从天府新区所辖的3市、7县范围内来看,各地的科技与金融资源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不同区域内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等在发挥整体效应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应在构建更加紧密联系的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如专门成立天府新区的科技、金融部门,将天府新区升级为“国家战略”,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国家发改委批复,从而使天府新区科技与金融结合在更高的层面上运作等。从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方式、手段等方面看,天府新区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要在深度上下功夫,在增强系统性上做文章。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的支撑条件、服务平台,特别是科技和金融结合的中介组织,或者说能够沟通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服务还不够健全和稳定,要在完善政策环境、制定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上做深入研究,大力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载体的建设,加快发展科技和金融结合的中介组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科技金融结合工作营造必要的环境和更加有利的条件。

[1]赵昌文等.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天府新区金融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天府路 农村富 农民福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