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大众文化精神缺失的对策探讨
——基于人学视角

2012-08-15王丽辛全明夏莹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精英大众

王丽,辛全明,夏莹

(1.河北工业大学,天津300401;2.武警天津总队,天津300049;3.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应对大众文化精神缺失的对策探讨
——基于人学视角

王丽1,辛全明2,夏莹3

(1.河北工业大学,天津300401;2.武警天津总队,天津300049;3.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多元文化格局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文章认为通过建立正确价值引导机制、理性启蒙机制、平等对话机制、“和而不同”机制等,能有效清除大众文化“丧失理智”的病灶,不断实现人自身完整性的自觉追求与普通大众审美价值的有效提升,以科学思想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大众文化;人文精神缺失;对策机制

当前,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多元文化格局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但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也在向大众娱乐文化进军,出现了与真、善、美背道而驰的不良倾向,不利于人文精神的提升、人性的完善与社会的进步。为此,胡锦涛总书记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问题明确提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现阶段,建立应对大众文化精神缺失的对策机制,以科学思想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建立正确价值引导机制

大众文化是商业时代的产物,受市场规律的制约,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必然导致大众文化“物化”的倾向。大众文化制造者为获取经济利益,不断制造流行、制造时尚、制造需求,甚至以低俗的流行元素来取悦受众的感官。这种“物化”的娱乐文化将文化的人文关怀和精神价值转化为虚幻的心理满足,会误导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判断,其结果不是满足人性中真、善、美的需求,而是激发人性中假、恶、丑的私欲。“在当今,人性的自由被物质的欲望普遍统治的状态下,以本能的满足来追求浅薄的快乐,以人性的奢侈、安逸和麻木取代人的真正的自由,这种状态并非是人的解放,它只能使个体进入新的异化过程”〔1〕。

大众文化所依托的大众传媒又使人们陷入一种新的异化和“物化”的生存方式之中。大众文化主要是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媒所承载、所传递的文化产品,视觉化、虚拟化的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人们对世界的把握越来越呈现出景观化、虚拟化的特征,人们只是在电视机、影幕、网络面前做一个观看者,利用观看图像来代替现实的身体参与,获得一种想象快感。但这种体验是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欲望,只是让人们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替代性”的实现,这只能是让人们忘记焦虑,而不能消除焦虑。这种景观化、虚拟化的大众文化构造的只是事物的图像,而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只有建立正确的价值引导机制,才能使大众文化真正进入人们的思想,推动大众文化优秀成果的创新,让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建立理性启蒙机制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自然经济和周而复始、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使得有着几千年农业文明传统的中国大众习惯于凭借着经验、传统、常识、习惯而自在自发地生存与活动,他们不必提出和思索“为什么”、“应如何”的问题,而只需知道“是什么”就可以成功地生存下去。加之现代人的浮躁心态又影响了人们的文化教养,甚至不追求教养而追求外在的消遣。普通大众自得其乐于自己的“快餐文化”,忘掉一切烦恼,沉浸在感性的享乐之中,逃避对现实中一些问题的不满与困惑,以达到精神放松的目的。普通大众的文化精神渐渐放弃了用理性、人生价值、历史意义、终极关怀等深度文化价值取向塑造理想文化。这使得他们很容易不加思索、无意识地“接受以现代大众传媒为依托、以此时此刻为关切中心、以吃喝玩乐为基本内涵的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2〕。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众文化建设必须以人文精神向其渗透,将其提升,拓展其精神向度,使其逐渐接受价值理性的制约,最终建立起大众文化产生的秩序。〔3〕12价值理性提供的是一种否定或批判的原则,能区分出真、善、美的本质及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大众通过理性思维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并对现实问题进行反省和批判,使其不再满足于对现实的直观或论证,不再满足于自在的“是什么”,而是增强对事物的理性分析能力,以“为什么”和“应如何”的自觉态度来对待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在这种理性中,思维的主要意向在于不仅要弄清一些文化现象表面“是什么”的问题,还要使大众超出他们原始的常识水平,并通过反思性、批判性、超越性的抽象思维,认清自己的利益和真实需要,摆脱对自身的自我欺骗,理解大众文化在什么程度上能够被有意义地描述和掌握,从而对社会公正、人的尊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等价值问题,进行自觉理性的思考,通过价值主体自身素质提升的方式让其自行选择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文化。

三、建立平等对话机制

大众文化的出现是社会步入正常文化生态的表现,也是社会安定的表征。从人的发展与完善的角度看,大众文化以其通俗性、趣味性的内容以及新颖、刺激的场面,满足了人们精神方面多样化需要,具有缓解大众心理压力,进而维系社会稳定的作用。同时,通过草根性、大众性的娱乐方式,人们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文化需求,进而培养了国民民主化、公开化和主体性的精神文化理念。但我们在肯定大众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的同时,也要看到“低俗、庸俗、媚俗”之风正充斥着大众文化市场。一些在文本上浅白直露、没有深度感、缺乏独创性的大众文化把庸俗当通俗,把媚俗当取悦,把低俗当娱乐,利用观众和读者的猎奇心理和偷窥欲,赤裸裸地迎合着社会的“审丑心态”,与真、善、美背道而驰,日渐侵蚀着社会的文明。

在这个平等、民主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普通大众已经有了自己的主体意识,已经不是一个无能为力的接受者,他们有能力购买、有权利享受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文化,这是对自我的满足,对个性的肯定。如若否认了普通大众的主体性,也就否认了人的主体性。为此,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群众主体的视角出发,尊重普通大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平民化话语的对话式立场”〔3〕134,表达对大众生活的关注和对大众情怀的关怀。普通大众需要一种平等的探讨、一种建设性的指导,单纯站在精英文化立场上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贵族的气势对草根文化进行点评会增加大众的逆反心理。在对问题的探讨中应尽量避免理论说教或外在灌输的方式,应采用与群众平等对话、共同探讨问题的形式,通过一系列交往平台让大家坐在一起,彼此倾听对方,基于双方的想法、困惑和需要,开诚布公地进行对话,并倾听受众的声音,不断把问题引向深入,本着和而不同的原则找到双方的最大公约数,即把服务的目标直指普通大众,满足普通大众对文化产品的理解和需求,引导普通大众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探寻。

四、建立“和而不同”机制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文化以何种模式表现出来,人就以何种方式存在”〔4〕。文化研究实际上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研究。人的本性有性、情、意、智的多样性,而且也因人与人生存环境的不同更显出多样差异性。正是这种多样差异性,创造出了人类的多元文化。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的意思是说,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多元文化反映了民众的各种生活体验和需要,满足了人性中丰富的、多向度的要求,构成了人类文明的真正源泉和动力。当然,对文化多元化以及人类自身多样性的不适应,会导致人们丧失必要的文化秩序和道德秩序。对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而言,就是在保持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同时,在“和”与“不同”之间寻求某种普遍道德共识和秩序,通过文化的交往、对话取得某种共识,就必须在商讨中找到交汇点,所找到的交汇点必须成为双方能接受的普遍性原则,即“一种精英意识指向性与大众审美意识相结合,反庸俗化的拯救意识和顺应大众审美的世俗意识相结合”〔3〕123的对接模式。

一方面,精英文化要从艺术殿堂走出来,实现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因为“一种理论要生存下去并且要继续左右人们的思想行为,除了它所具备的深刻洞见以外,必须不断地完善、发展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5〕。在大众传媒的现代化、受众的大众化以及文化产品的商品化大潮的冲击下,精英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应在不失精英品位的同时,具有“下里巴人”的一些表征特色。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百家讲坛》以及凤凰卫视播出的《世纪大讲堂》等栏目,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来传授历史文化、现实文化,就是精英文化大众化的有效尝试。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也要向艺术殿堂迈进,提高其艺术的高度和水准。“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文化提升作用,或者说‘大众化’的作用,需要通过与大众文化的交汇和整合才能达到”〔6〕。大众文化在与精英文化的交往、对话中会发现自己不具有精英文化的某些有意义的观念,从而会自动放弃某些陈旧消极的落后观念,在大众审美意识中融入一些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元素,从而引领世俗向崇高超越。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星光大道》栏目,作为大众娱乐节目,为大众提供了展现个人才艺的舞台,但经过专家点评、普通观众投票,最后形成了专业欣赏选拔赛,这就是把大众文化上升为“阳春白雪”的成功典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7〕这为我们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指出了有效的途径,为我们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作风,以科学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正确引导和发展大众文化,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1〕李西建.重塑人性:大众审美中的人性嬗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64.

〔2〕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235.

〔3〕许文郁,朱元忠,许苗苗.大众文化批评〔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李小娟.文化的反思与重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582.

〔5〕欧阳谦.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1.

〔6〕王洁.精英文化对于中国现代化转型期大众文化的意义〔DB/OL〕.(2010-11-10)〔2011-07-08〕.http://www.studa.net/shehui/101110/1052191-2.html.

〔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3.

A Study of Mechanisms for Sound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e

WANG Li1,XIN Quan-ming2,XIA Ying3
(1.Hebei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Tianjin 300401,China;2.Tianjin General Team of People’s Armed Police,Tianjin 300049,China;3.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To promote sound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popular culture,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orrect value guidance mechanism,rational enlightenment mechanism,equal dialogue mechanism and“harmony while difference”mechanism.

popular culture;lack of humanistic spirit;solution mechanism

G03

A

1009-1203(2012)01-0101-03

2012-01-08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201104049)。

王丽(1976-),女,河北青县人,河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众文化研究。 辛全明(1975-),男,山东日照人,武警天津总队政治部副处长,硕士,主要从事文化哲学研究。 夏莹(1975-),女,山东济南人,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 李英姿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精英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它们都是“精英”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