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锡伯族在新疆屯垦及开发中的勤劳精神

2012-08-15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伊犁河锡伯屯田

郭 慧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 新疆 伊宁 835000)

锡伯族是我国56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也是新疆13个世居民族之一。全国锡伯族人口约20万,分居东北三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新疆的锡伯族有4·2万余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处伊犁河谷的我国惟一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伊车嘎善锡伯族乡、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巩留县、伊宁市和乌鲁木齐市。“锡伯”为本民族自称,自公元1755年和1759年清政府分别平定新疆北部准噶尔贵族叛乱和南疆大小和卓之乱后,为了加强新疆的防务,于1764年,清政府抽调锡伯精壮官兵1020名,连同眷属共3275人迁徙伊犁戌边。锡伯族军民发扬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行程万余里,将原定的三年行期缩短一大半,仅用一年零三个月,于1765年(乾隆三十年)抵达伊犁。他们在祖国和民族的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其后伊犁将军将其安置伊犁河南岸,(今察布查尔县)组建了锡伯营。他们定居在伊犁后,不仅巩固了伊犁成为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地位,而且按期完成清政府的军事部署,达到全面管辖新疆的目的。锡伯族为保卫祖国西部疆土的完整,维护祖国的统一,开发建设大西北以及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祖国近现代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一、屯垦求生存

锡伯军民到了伊犁后,伊犁将军将其安置在与伊犁将军府一河之隔的伊犁河南岸(今日察县),当时伊犁河南岸除小片湿地外大多为缺水的荒地或草场,基本无耕地,清政府除给与一定军饷外,其余包括军粮在内的全部生活资料均要自给,经济条件是十分艰难的。为了完成国家赋予的戍边屯垦的任务,锡伯军民除了防守卡伦、台站等戍边职责外,开始了大面积的屯垦工作。锡伯族军民到达驻地,首先疏通拓宽了当地原有的一条180余里的绰合尔渠,垦种一万多亩耕地,解决了自身的口粮问题,自此锡伯营不再向清政府要求发放军饷。清政府收复伊犁后,锡伯族按清廷:“裁兵分屯制度,开始兴修水利,扩大耕地屯田,”在完成了本民族的需求后,还每年向清政府缴纳粮食,察布查尔荒凉面貌开始改变,成了边疆粮仓。锡伯族军民开荒造田,发展生产,不领国家口粮自耕自食的行动,给伊犁其他营军民做出了榜样,也受到清政府高度重视。嘉庆十年(1812)年,清廷军机处专门提出满营因仿锡伯营之例,自行建房,垦荒造田,以自耕自农,自耕自食。并令伊犁八旗兵应按照驻防锡伯之制,养鸡蓄豚。营八旗兵“应按锡伯营八旗之制,按名分给地亩,各令自耕自食,某人耕种者,即为某人世产”此后满营、厄鲁特营、察哈尔营、索伦营纷纷仿效锡伯营自耕自食,锡伯族军民在伊犁等地戌边屯垦成功,为清政府在天山南北两路进行“旗屯”提供了宝贵经验。此后伊犁旗屯全面铺开,进而在全疆范围内形成了屯垦热潮。

除开垦外锡伯营组建后,分别在总营挡房,旗下挡房设立了公牧场,专门从事畜养马牛羊等牲畜,解决了锡伯族对蓄力的需求和民众对肉食,奶品等生计的需求。

二、开凿大渠谋发展

锡伯族军民迁驻伊犁河南岸以后,在准噶尔部遗留的旧渠两岸安营扎寨,自耕自食,逐步解决了锡伯营自身的口粮问题。但随着人口逐年增多,南岸地势又高,现有的耕地无法再扩展,在此情况下,嘉庆七年(1802),锡伯营总管图伯特抽调各旗劳力在引伊犁河水向西引灌,经6年多时间开凿,开挖东西长200余里“锡伯渠”,今称“察布查尔布哈”(察布查尔渠),成为清代新疆水利史和屯垦史上是一件大事。载入了徐松的《西域水道记》,锡伯营很快扩大了7.87万多亩耕地,沿伊犁河岸居住的几个牛录先后迁到大渠两岸定居。锡伯族军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还为渠水流经的维吾尔村庄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水源,加强了锡、维人民的来往和友谊。对当地维吾尔族农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经过多年的整修,察布查尔大渠的灌溉面积至今已经达到30万亩,仍在哺育着察县各族人民。察布查尔大渠的建成,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它是锡伯族劳动人民开发我国西北边疆的一大贡献。除保证粮食等物资的自给外,同时也保证了众多边防要塞和其他八旗部队的军粮供应,为伊犁地区军事防务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三、在其他地区兴修水利支援各地农业生产

锡伯族军民在开挖察布查尔大渠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锡伯族的水利专业人才。他们积极帮助各地区兴建一系列的农田灌溉工程,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即嘉庆二十一年(1816),察渠修成后的第八年伊犁将军受察渠告捷的鼓舞,组织伊犁河北岸回屯及各部,从哈什河引水,开挖横贯伊宁县和霍城县的湟渠,工程开始后由于缺乏技术力量,遇到许多难题。为此还专调锡伯营总管色明阿和他的儿子台费音担任工程技术指导。父子两人受命后与当地军民一起,同甘共苦,风餐露宿,测绘地形,确定兴修方案和新支渠的开渠路线,亲自带队施工,锡伯营还派去大批劳力支援修渠。最终使得湟渠的重新建修和延伸工程顺利完成,为发展伊犁河北的农业生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祖国边疆的巩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时至今日,该渠仍为伊宁市、伊宁县和霍城县及其兵团团场的主要的农业用水大渠。这也是古、近代锡伯族人民为伊犁地区水利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从此色明阿成为伊犁地区各族人民公认的水利专家。今天的人民渠(解放后将湟渠改称人民渠),经不断的改线、扩建延伸、整修,已成为灌溉近百万亩的大渠。

1875年(光绪元年)清政府分兵三路收复新疆时,当时的锡伯营总管喀尔莽阿锡携百余名锡伯营军民到了塔尔巴哈台,在此受到清政府的委托开荒种粮,为收复伊犁准备军需,1876年(光绪二年),他奉命率领锡伯营百余名官兵前往库尔喀喇、乌苏、车排子等地屯垦种粮。1878年(光绪四年)又奉命到博尔塔拉等地,边屯田、边操练官兵。他受命任察哈尔营领队大臣后,又率领锡伯营和察哈尔营军民在博尔塔拉一带开挖了一条50里长的“哈尔博户”大渠,开垦了两万亩地,不仅解决了屯垦官兵、闲散和察哈尔营十六旗兵民的口粮。同时把大量加工好的面粉,源源不断地运往收复伊犁大军经过的五台、四台、三台、松树头等地,供大军食用。为左宗堂收复新疆及最后赶走沙俄侵略军准备了军粮。喀尔莽阿率领官兵开挖的大渠,当时灌溉约二万亩土地,经过五年的农业生产,向游牧的察哈尔人传授了农业生产技术,为博尔塔拉地区发展农业生产,走农牧业生产相结合的道路奠定了基础。至今大渠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农业生产中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温泉县哈尔布乎大渠水浇灌的农业区的粮食产量,供应全温泉县90%的商品粮。这是锡伯族人民,在近代历史上对博尔塔地区农业生产的一大贡献。1882年收复伊犁后,时任锡伯营总管色布西贤向伊犁将军长庚提出了往特古斯塔柳(今巩留县)派兵屯田,以解决新满营口粮问题的建议,当即得到长庚的允准。1895年,色布西贤从锡伯营选派富有屯垦经验的富某,率40多青壮官兵,携带农具、种子、马牛开赴特古斯塔柳(今巩留县)筹建营盘、耕种粮食。几年中,他们修挖了一条长达50多公里长的大渠(巩留锡伯渠),开垦了十几万亩良田,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锡伯族在伊犁屯垦作用及意义

第一,使伊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以后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淮噶尔时期,伊犁基本上是单一的畜牧业经济,比较落后。天山南北统一之初,由于长年战乱,这种单一的畜牧业经济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后经过屯田,不仅恢复了原有的畜牧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农业的发展最为显著,当时已是“阡陌纵横,余粮栖亩。”随着畜牧业的恢复和农业的发展,手工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先后兴建了铅厂、铜厂和煤窑,都具有一定的规模。伊犁原为“一空广之地,并无城垣”,由于驻兵屯田,出现了惠远、惠宁、绥定、广仁、瞻德、拱袁、熙春、塔尔奇、宁远等九城。其中惠远城最为繁华。惠远城西门外还专设贸易厅一所,进行商业活动。伊犁将军“每年由内地苏杭江宁等处估调绸缎绢一千余匹、二千余匹不等,存库收贮,将军、大臣、官兵买用,并易换哈萨克牲畜。”同时,“每年由叶尔羌、和阗等处额运回布九万九千余匹内,每年转运塔尔巴哈台三、四千匹,其余布匹存库收贮,以便易换哈萨克牲畜。”可见,伊犁的商业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第二,为伊犁驻防官兵提供足够的食粮,从而为巩固西北边防起了重大的作用。伊犁屯田,原为驻防兵丁粮饷起见。伊犁屯田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防务力量。在屯田之初,伊犁防务力量非常单薄。后随着屯田规模的扩大和粮食产量的增加,不断增派驻防官兵人口总数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保证了军需给养,补充了源源不断的兵力。仅以锡伯营为例,当时锡伯营要完成驻守北到塔尔巴哈台,南往喀什噶尔(今喀什市),西到巴尔喀什湖(今哈萨克斯坦境内)换防台站的任务,为18座卡伦保证了军需给养,如果没有察布查尔大渠开凿,就不可能有屯田规模的扩大和粮食产量的增加,从而也得不到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不仅如此,锡伯营还前后三次为索伦营和满营八旗补充兵员3460名。其中,为索伦营两次补充兵丁共260名,为组建新满营选送3200名官兵。这对于人口较少的民族,不仅能自力更生地解决驻守边防的给养问题和兵员的补充问题,而且还能作出如此巨大的民族牺牲,为兄弟营部补充兵员驻守边防,是绝对不可能的。正因为屯田规模的扩大和粮食产量的增加,不断增派驻防官兵人口总数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使伊犁成为西北边陲的军事重镇。

第三,客观上增强了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促进了各民族人民的和睦相处。由于回屯、兵屯、旗屯、民屯和犯屯的次第举行,维吾尔族、汉族、满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鄂温克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相互学习生产技术,共同开发祖国边疆,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合作与团结。

西迁伊犁的锡伯族军民,自1766年进驻伊犁河南后,筑城堡、建家园,开荒引水种田以求生计,再图戍边。自西迁到新疆至新疆和平解放的180多年里,经历了清代七位皇帝、民国及国民党的统治,锡伯族军民世世代代始终忠诚地履行屯垦戍边的神圣职责。他们同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同仇敌忾,抗击外来入侵者,反对分裂,保卫祖国的疆土,维护祖国的统一;他们屯垦创业,引水开田,为民族解决了生计。忠于祖国的锡伯人,为祖国领土完整、为西部边疆的繁荣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正如先任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后任辽宁省省委书记张文岳在谈锡伯族所做贡献时曾说“一是锡伯族人民深明大义,为维护祖国统一长途跋涉,历尽艰辛西迁伊犁;二是锡伯人在西北的乌孙山下屯垦戍边,为开拓和发展西北边疆的农田水利流血流汗,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三是西迁后的锡伯族人在反分裂斗争中为捍卫祖国尊严、维护祖国统一作出的卓越贡献;四是锡伯族与新疆名民族和睦相处,堪称民族团结的楷模。……锡伯族西迁至今有二百余年历史了,锡伯人以其宽广的胸怀和豪爽的性格,始终与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汉、回、柯尔克孜、蒙古等民族和睦相处,从未发生过锡伯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纷争,在新疆,锡伯人受到广泛的尊重。”

猜你喜欢

伊犁河锡伯屯田
晏福生:“坚持执行屯田政策”
家在伊犁河
稻田如画
卷首语
印刷体锡伯文图像数据集的构建
念战友
伊犁河
民国前期新疆驻苏联中亚地区领事馆领事以锡伯族为主的原因初探
试论锡伯族婴幼儿的母语启蒙教育
伊犁河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