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筹全盘管理 提高棉花效益

2012-08-15田根章

中国棉花加工 2012年6期
关键词:衣分回潮率皮棉

■田根章

〔石河子141团机关工业科,新疆石河子 832028〕

2012年全球棉花市场供大于求,期未库存将创历史新高,近百万吨的库存对新疆地区的棉花外销影响明显。受国际国内棉价持续下跌的影响,美国期棉由2011年9月初的14.71元/kg(106美分/磅)跌至 9.85元/kg(71美分/磅)(按1美元=6.23元换算)。由于国产棉价格高于进口棉且目前价差已拉大至4946元/t,因此,国内对国产棉需求大幅减少,造成新疆地区棉花销售较困难。

一、皮棉入储

中储棉将新棉收储标准定在4级以上,对棉花采摘、加工、打包的质量要求更高,全国棉花收购入储压力增大。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需要棉农、加工生产等环节严格按照采摘、加工、入储标准进行加工,提高采摘质量,控制加工成本,确保入储率达到95%以上,入储具体标准如下。

1.中储棉总公司要求入储棉企业的质量保证金为300元/t,质量不达标准的从保证金中扣除。

2.入储包每批为186件,炸包率<3%,棉包使用外捆扎。

3.单包回潮率<10%(不含10%)。

4.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整批退出不得入储:单包低于4级的;单包棉花长度低于27 mm;单包棉花马克隆值为G级的;单包棉花回潮率超过10%的;单包棉花异性纤维含量超过L档0.2/t、单包超过0.1 g的;单包超过(227±10)kg的;每批棉花露白数量超过10%;货证不齐的棉花;混有地脚棉、回收棉等的;污染、霉变、水残、雨淋的棉花;包装材料不符合标准的;没挂条码的;棉包没有取样口的;塑料包装标签不牢固的都不能入储。如果在交售过程中存在掺杂使假和有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应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种植

1.选择衣分高的品种。衣分增加1%可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1.7元以上;产量高的品种可降低机理成本和人工管理成本;机采棉选择早熟品种,因机采水分高于手采水分0.4%以上,在10月中旬采完最适宜。成本方面因为机械作业是按亩计算费用的,所以产量越高成本越低。

2.在种植管理工作中花控及时、合理控制植株密度、早期深扎根、生长期施好肥、滴好水、打好顶、整好枝。如果这个环节管理不好,即使同样的品种种植出来的籽棉马克隆值、强度、衣分、产量也不同。

3.品种和水分影响经济效益和生产进度。以918品种和炮台系列为例,要想加工出相同的质量产品,加工炮台品种时生产效率要比918品种下降1/3。折合为成本分别增加手采皮棉180元/t,机采皮棉200元/t,所以说品种是效益的基础。

三、采摘堆放

棉花采摘是加工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实现效益的基础,“四分、四白”是质量保证,控制水分是关键。

1.采摘控制。

采摘时不采生花,不采超水分花,机采时打好脱叶剂,用好机械一次采摘完成,减少复采费900~1200元/hm2。前后中期花混采会大大降低籽棉的销售效益,早采几天会出现生花多按标准3~5级,晚采会出现霜冻花见霜花为4~5级。

2.水分控制。

在规定的范围内堆放棉花,水分在8%~10%贮存期为30 d,水分在10%~12%贮存期为20 d,水分在12%~14%贮存期为10 d,水分在14%~15%贮存期为3 d。如果在这个期间内不加工就会降低皮棉的级别,在1~3级内每降1个级损失为600元/t,3级以下每隆1个级为900~1200元/t。采摘水分若控制不好,那么按标准水分计算,棉农需要多付拾花费约0.2元/kg。

3.堆放控制。

棉花堆放场地控制在(12×24×5)m范围内,水分控制在8%~10%,通道间距保证在4 m以上。堆好一堆盖好一堆,以防雨水进入籽棉发热变质导致等级降低,给加工带来困难。

4.水杂控制。

在采摘、收购过程中水杂控制不到位,会降低衣分,给经济效益带来损失。如果水分控制到位就可减少烘干成本约15元/t。

四、加工管理

加工是保值升级的基本前提,收购堆放是基础,合理配棉会增加效益。

1.清花控制。

清花间隙调整合理,间隙大小关系到小花头排放量的多少,关系到质量和衣分的高低。根据籽棉状态调整间隙在12.5 mm左右,机采棉一次采摘含杂量高,应增加清铃设备,先清特杂、大杂后清软杂,避免大杂小杂一起清,造成大的出不来变成小杂反而增加清理难度,影响皮棉质量。

2.毛头率控制。

毛头率高低关系到衣分的高低,保证工作箱下花量使工作箱具有一定密度,每7~10天换一次锯筒,毛头率应控制在0.4%以下。

3.排籽道控制。

保证排籽道间隙在45 mm左右。根据籽棉质量和锯筒的锋利程度随机调整,通过控制小花头和毛头率的高低来提高衣分率。

4.皮清排杂控制。

根据回潮率的高低将排杂刀间隙调整到0.9~1.2 mm。通过控制短纤维率和含杂量来提高等级率和衣分率,每吨棉花提高1个长度可增加收入200元。

5.不孕籽控制。

调整好轧花、皮清机工作间隙,控制不孕籽含棉率<30%,提高衣分率。

6.控制收购水分。

水分控制在0.8%可增加排量,提高皮棉质量,减少烘干成本。

7.控制好回潮率。

根据回潮率调整排杂间隙和生产进度,降低皮棉的含杂量,减少短纤维率可保证皮棉的整齐度和有效长度。

8.残绒率控制。

调整好一、二、三道绒的排籽间隙、回收风口间隙、合理配备网孔和回收转速。每天更换3~5付洗锉或新锯筒,保证工作箱的密度,将棉籽残绒率控制在0.38%以下,提高出绒率。

9.飞绒回收控制。

密封回收设备、配备合理目数网、调整合理风嘴,杜绝飞绒跑冒,提高经济效益。

10.功率因素、运转率的控制。

保证cosφ=0.9与视在功率相比,每小时可节约20%~25%的电量。

11.提高设备运转率。

加工厂设备空转1小时,cosφ在0.9时,1条生产线电能损耗在1600 kw·h。

12.机采生产线加工手采控制。

如果在机采棉生产线上加工手采棉,控制合理的情况下一个车间每小时可节约电能250~300 kw·h。

13.劳动竞赛制。

竞赛可激发人的上进性,提高产量、质量、设备运转率、争取多出棉、多收绒,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五、棉花加工机械化自动化

由于目前棉花加工是一个季节性强、任务重、时间紧的工作,一般加工厂工作环境差,劳力紧缺,技术人员短缺,劳力和技术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棉花加工行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棉花加工过程中不利因素。水分、塞花、着火、机械问题是影响安全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解决以上问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员工技能素质,棉花加工工作要解决人的问题就要向机械化、电气自动化、控制联锁装置方向发展。

喂花口火情、水分的控制、尘笼与轧花机的保护控制、轧花机与皮清机的保护控制、回潮率与轧花机喂花量大小的控制、轧花机与大气阀的控制、清花机与大气阀的控制、回潮率与锅炉温度的控制、重要部位轴承的控制和火情的监控,以上联锁保护采用温度、厚度、红外线、水分仪、振动信号来实行全程自动保护,既解决了劳动力紧缺和技术问题,又达到了生产均衡、保证质量的工艺效果。

猜你喜欢

衣分回潮率皮棉
微波籽棉回潮率测量仪技术试验报告分析
鲁西南植棉区种植密度对蒜后直播短季棉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塔式气流皮棉加湿机特点分析
浅析棉花衣分和价格的关系
气流喷气式皮棉清理机
美国2018/2019年度皮棉总产达400万t
浅析储备棉的棉层高度对其回潮率及公定重量的影响
自花授粉与自然授粉对棉花F2群体铃重和衣分的影响
以公定重量为例阐述棉花回潮率的重要性
棉花产量组分等性状的品种间及收花期间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