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忘石油师

2012-08-15本刊评论员

中国石油石化 2012年15期
关键词:石油部石油工业将士

○ 文/本刊评论员

难忘石油师

○ 文/本刊评论员

石油师为新中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更为我们留下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财富。

今年是著名的“石油师”整建制投入新中国石油工业建设60周年。

提起这8000子弟兵,石油人的心中无不充满尊敬与敬仰。新中国成立初期,饱受战乱蹂躏的国民经济百孔千疮,百废待兴。为尽快恢复经济发展,1952年,党中央决定从军队中调拨20个建制师参加经济建设,其中19军第57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开赴石油工业前线,投入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石油师。这支英雄的部队先后参加了玉门油田、新疆油田、大庆油田、四川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一系列油气田的开发建设,为新中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成长立下汗马功劳。

转眼一个甲子飞逝而去。当年英姿勃发的革命军人,如今许多人已经辞世,在世者也已垂垂老矣。然而,尽管岁月销蚀了青春、销蚀了生机、销蚀了生命,但也将石油师将士们的丰功伟绩深深地刻印在共和国的大厦上,刻印在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的心灵里。

我们不会忘记,他们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真正的奠基者。提起这些名字,相信石油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原57师政委张文彬,1960年任大庆会战指挥部副指挥,主持全面工作,1965年任石油部副部长;原57师党委委员宋振明,曾任大庆会战指挥部副指挥兼生产办主任,1978年任石油部部长;原57师政治部秘书李敬,历任大庆、四川、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副指挥,石油部副部长……还有更多的石油师将士,成为各大油气田的创业者、领导者、生产和管理的组织者。

正如大庆会战总指挥、石油工业的老领导康世恩同志所言:“今天看来,全国各个油田的勘探、开发和建设,石油工业的历次重要会战以及新油区的开辟,都有石油师人和以后陆续从部队复员、转业的干部战士辛勤的汗水和创造性的劳动,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党的优良传统、解放军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带到石油队伍中来,为建设一支艰苦创业的石油队伍,打下了基础。”

我们当然不会忘记,他们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光荣传统的创立者。以大庆精神为代表的石油传统,“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熔铸了石油师广大将士的心血。

60年前,毛泽东在亲笔签署的中央军委命令中写道:“我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的改编计划,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你们过去曾是久经锻炼的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战斗队,我相信你们将在生产建设的战线上,成为有熟练技术的建设突击队。你们将以英雄的榜样,为全国人民的,也就是你们的,未来的幸福生活,在新的战线上奋斗,并取得辉煌的胜利。”实践证明,石油师将士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随着时光的流逝,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事、许许多多的牵肠挂肚都已经成为历史。历史是人写的。有些人的历史浓墨重彩,有些人的历史轻描淡写。新中国石油人的历史应该属于前者,这其中也饱含石油师将士的卓越奉献。如果说一个团体也有基因的话,石油师将士的风貌无疑早已融入中国石油人这个特定团体的血液中。不管这个世界还要发生多少令人目不暇接的变化,今天和明天以至代代石油人,永远难忘石油师,就像人们难忘铁人王进喜一样。

猜你喜欢

石油部石油工业将士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将士 西安守城(中)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将士答“到”
石油工业出版社
伊政府称不延长美军撤军表
卫国入朝将士心
军邮萦系将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