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为因素与蜜粉源及饲养管理变迁

2012-08-15浙江省嵊州市东南路889号2栋3单元102室312400沈育初

中国蜂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嵊州蜜粉紫云英

浙江省嵊州市东南路889号2栋3单元102室,312400 沈育初

人为因素与蜜粉源及饲养管理变迁

浙江省嵊州市东南路889号2栋3单元102室,312400 沈育初

从我养蜂40余年的亲身经历简述一下人为因素与气候、蜜粉源及饲养管理等的变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在蜜蜂生态学中的巨大作用。

一、人类活动与气温升高

1968年,笔者参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迫于生计,1971年开始养蜂。现在我还记得十分清楚,红薯藤是猪饲料,生产队要求必须在10月下旬上山割完红薯藤,否则会被霜冻冻烂;晚稻要到11月中旬才能收割完,严重的霜冻与初冰会使稻穗上的谷子一碰就纷纷掉下来。现在的初霜期要在11月底或12月初了,平均气温上升近2℃,气温上升使我地越夏条件变差,但有利于春繁与延后关王。

二、蜜粉源的改变

1.乌桕林绝迹

嵊州盆地沿长乐江、黄泽江两岸及丘陵山坡几十公里,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到70年代末的20年中,沿河滩涂有大量乌桕、柳树林被改成良田,弯曲的河道变成直线,丘陵山坡上的乌桕林变成了“大寨地”。1972年,我曾用手拉车从新昌运蜂到我现在居住的小区,放在最后几片沿江乌桕林。当年一片片乌桕林现在都变成高楼林立的小区。1950年前丘陵山地上的乌桕林,现在是“苍海桑田”历历在目,我们见证了历史。解放前,养蜂的先行者们多为知识分子,蜂可放在城墙上采乌桕,当时的养蜂模式是靠紫云英繁蜂,采6~7月份的夏季乌桕。

2.紫云英蜜

上世纪50年代末之前,几乎无化肥,稻田就靠紫云英(红花草)做肥料。在我刚开始养蜂的近10年间,从4月初到5月上旬,紫云英花(红花草)遍地都是,田野上到处都是一片片红色的地毯。进入“谷雨”后,鲜红色紫云英花变成深红色,进入大流蜜期,清香气味从田野到村庄,到处可闻,令人陶醉,几十年后的今天还记忆犹新。

1978年,广大农村逐渐实行“包产到户”,农民有了自主权,为了增加产量与收入,种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绿肥的紫云英在化肥可大量供应后被逐渐淘汰。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新昌、嵊州因紫云英种植面积太少,已无蜜可采。

3.油菜花利用昙花一现

1953年国家对粮油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我地农民食用油全靠生产队种油菜自给自足,因此到处都有一定种植面积,有利于发展养蜂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饲养管理上尚无突破性进展,只能靠油菜繁蜂,由于油菜开花早,繁蜂期短,无法培育出强群,很难利用油菜蜜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有了自主权,油菜面积有所增加,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饲养管理突飞猛进,通过脱粉、喂花粉、提前春繁等措施,为采油菜培育出强群。但好景不长,高收益的花木生产已占用了大量农田,同时大量劳动力进入工厂,低收益的油菜在我地已很少有人种植了。1994年我只好去南京郊县定地采油菜8年。

4.柑橘

在“农业学大寨”期间,我下乡的生产队也种植了“温州蜜橘”,嵊州很多地方都开发“温州蜜橘”。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对嵊州的养蜂业也起到辅助蜜源的作用,好年份也能生产到10千克/群,但由于蜜橘价格低,90年代被大量砍伐,已不构成蜜源。

5.向春花枯萎

我地大山区的山茶花与柃在立春(约2月5日)进粉,蜜粉俱佳,但都认为深山区气温低,对繁蜂不利,我在1995年前,先后利用其做蜜源14年。而多数人认为,丘陵山地小气候好,利用“向春花”(药名:老鸦瓣)更有利于春繁。向春花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开发利用,最早开花期在大寒(约1月20日)到立春之间,直至油菜开花后结束。《中国蜜粉源植物》有:“据江苏农学院黄双源同志观察,江苏盱眙花期在2月上旬至3月中旬,能接上油菜”。我在江苏江浦定地8年,向春花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使除草剂得到了大力发展,过去靠锄头很难除去的向春花,遇到了克星,在种植地中很快被灭绝。多年来,我地做饭一直用柴草,但改革开放后,连大山区内的农村都用上了煤气。路边的草,山上的灌木丛,再也无人问津。本来长在桥下树林的向春花开始与无人问津的灌木及草本植物竞争肥水与阳光,30多年后,当年地边的向春花现在要仔细寻找才能见到。

6.茶花的利用

从1958年开始,我地生产队搞茶园,到1978年结束,新昌、嵊州早已没有采不到茶花的地方了。1971年开始,养蜂就碰到茶花烂子,而且无一只新蜂出房。因我下乡的邻村就有几百亩亩产干茶近400斤的高产茶园。当时5公里半径只我8个平箱,2公里半径内可采茶园达上千亩,但从来没采到商品蜜,尽管喂到蜜压子圈,还是烂子。虽然专家学者通过研究找到烂子的根源,并用分区法加奖饲来预防烂子,但因其效果有限而得不到广大蜂农认可。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脱粉开始推广普及,90年代初茶花烂子才得到很好解决,不但延长产浆期,很多蜂场可脱粉10kg/群,大大增加了收入。

三、饲养管理的变迁

1.春繁、加继箱提前

1971年,春繁日在立春左右,20世纪70年代末已提前到大寒,80年代后期已提前到小寒(约1月5)。提前春繁只有一个目的,通过延长繁蜂期,培育更多的适龄采集蜂。现在20年来春繁日基本已保持不变,这也说明这个春繁日期在我地已趋合理。

由于春繁日的提前,加继箱也在提前,20世纪70年代是“清明(约4月5日)继箱正当时”,直到80年代中期脱粉开始普及后才迅速提前到春分(约3月20日),90年代末就提前到惊蛰(3月5日)。虽然80年代中后期,我地就出现2月下旬加继箱的蜂场,但下旬的平均气温5℃,常下雪或冰冻,连产浆框也无法提出来,显然得不到大家的认可。现在这个加继箱的时间已10多年基本不变,说明已趋合理。

2.秋繁延时

从1958年到1978年结束的20年间,我地农村大小茶场已星罗棋布,新昌、嵊州已找不到无茶花烂子的场地,只是轻重而已。20世纪70年代蜂王停产日就按烂子情况来确定,一般在10月中旬。80年代初,随着白砂糖的敞开供应,喂糖产浆减轻了茶花烂子,使越冬关王延后。到80年代中期脱粉开始普及,之后茶花烂子基本解决,关王延到11月下旬到12月初,不但延长生产期一个月,增加了蜂场收入,又达到强群越冬,一举两得。已近20年没有再延后了,笔者认为,这个关王日看来已趋合理。

3.春繁奖饲与全年饲喂量增加

20 世纪60~70年代初开始养蜂的人都知道,那时每人每年总共只有500克糖票,根本无法喂蜂,我们都用大米加麦芽自己在做饭的锅内生产麦芽糖浆喂蜂。一个春繁群约3~4千克。1978年后,白糖逐渐敞开供应,喂糖量逐年增加,现春繁已达15千克/群,王浆产量也普遍达到10千克/群以上,高产蜂场达15千克。这个饲喂量也己经10多年没有多大的改变,也说明浙江浆蜂饲养管理技术在我地已近合理。

1978年前,由于饲料糖无法解决,蜂群除春冬喂糖外,全年不喂糖,蜂群到8月下旬就再无法产浆,只好下继箱、治螨、繁越冬蜂,产浆期约4~4.5个月,1972~1974年,我的蜂场年群产450克浆已是高产纪录。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重视喂糖,夏衰就得到了初步遏制,产浆期开始延到10月初茶花烂子开始。

4.普及脱粉、喂花粉

20 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地蜂场率先开始脱粉,80年代末全面普及。春繁花粉的饲喂量从80年代前期以前的零逐渐增加到5~6千克/群,为油菜培育出强群;夏季喂粉也随之展开,夏衰就彻底得到解决,使我地进入90年代无蜜源可采蜜的情况下,定地蜂场单靠产浆与产茶花粉也获得了较好收入。

脱粉、喂粉虽然很简单,但从蜜蜂饲养技术的本质上看,从此摆脱蜂群靠大自然恩赐的被动局面。喂糖首先解决了蜂群生存的能量问题,喂粉又解决了蜜蜂繁殖的蛋白质、维生素等问题,使蜜蜂养殖真正进入人工饲养阶段。为提前春繁、克制夏衰、延后关王、延长生产期、长年饲养强群,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蜂种的改变

浙江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养蜂业显得更为突出,很多地区全年只有一个油菜蜜源,而且种植面积有限,随着蜂群的增加养蜂收蜜受到挑战。20世纪70~80年代,平湖养蜂者通过的定向选育,王浆高产蜂种开始显现,浙江省农业厅于1988年7~8月份,在全省养蜂重点县推广王浆高产蜂种,1989年我的蜂群产浆3.15kg/群,超过当年种蜂场。进入20世纪90年代,通过群众选育,我地高产典型层出不穷,1992年我的蜂群产浆突破5kg/群,比70年代王浆产量翻了几番,2010年3月浙江浆蜂被列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为无霜日较长而蜜源匮乏地区养蜂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实质是人类的利益改变了气温、蜜粉源,人们也随之改变了饲养管理技术,还选育出了浙江浆蜂。

猜你喜欢

嵊州蜜粉紫云英
贵州省蜜粉源植物的开发利用
不同播期和配比对油菜与紫云英混播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浙江甬金高速嵊州服务区车辆管控云平台探析
打造隐喻、自恰、克制的视听空间 浙江嵊州上岛名苑
温柔的江南小城
那一片紫云英的海
梁永英:盛开在田野的紫云英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续)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不起眼的紫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