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思考

2012-08-15邰英英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江苏徐州221008

物流科技 2012年1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物流院校

邰英英(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财经分院,江苏 徐州 221008)

TAI Ying-ying (Financial and Economics Branch Couts of Xuzhou,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Xuzhou 221008,China)

随着商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则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大量的跨国物流公司进入我们的视线,物流行业急速发展,物流人才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尤其是初级物流人才的缺口将更加巨大。我国高职校对培养初级物流人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实要求高职校必须对物流专业进行改革和创新,面向物流行业,培养与我国物流发展相适应,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能够从事物流配送、仓储管理、物流运输研究等行业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 专业建设背景

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通知提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有所增加,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以上。近年来,我国也在大力推动物流专业教育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截至2011年初,我国已有410所大学、824所高职院校和2 000多所中职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形成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分层次物流教育体系。

合理的物流专业人才结构应该呈现金字塔形,也就是高、中、初级物流专业人才维持在1∶4∶7的比例。根据调查,“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领域每年需要新增就业人员约140万人,其中85%是一线操作岗位,约110万人,而目前国内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人数约40万,远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与目前国内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人数相比,所需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此外,全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高级技师人员比例、高级工人员比例远低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国物流职业教育还普遍存在办学实力不强、投入不足、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供需脱节、学校和企业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等问题。专家们呼吁应从加强校企合作入手,创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大型著名的跨国物流企业进驻我国,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物流专业初级人才具有很大的需求,主要应该由职业教育来承担这些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大力改革和发展物流专业,对于推动我国物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2 人才培养模式

2.1 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是 “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提出的物流人才目标是:

(1)物流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应定位在物流基层作业人员和物流运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物流基层作业人才能够熟练地进行物流实操,物流运营管理人才能够进行具体的项目策划和运作管理。

(2)物流需求领域方面:高职院校应定位在企业物流人才,在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进出口贸易量大,这些地区的物流人才则可以定位在一线操作的国际物流人才。

(3)物流专业培养层次方面: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特点,学生是初中起点,理论水平和接受能力较低,不具备高深研究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物流培养层次在理论上应定位在中初级层次,要求熟练掌握国家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所要求的全部理论知识和部分物流师 (中级)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在实操技能上应包括国家助理物流师和物流师 (中级)职业标准所要求的全部技能。

高职院校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能力为本位,必须注重实践性教育环节,注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的课时和课程内容。

2.2 职业能力分析

2.2.1 理论素质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物流现代化首先是信息技术现代化,要实现物流的速度和质量,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对物流人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物流各环节操作能力。针对物流供应链系统的运作过程所进行的采购设计、运输优化设计、库存控制、货物保管、增值服务项目设计、仓储优化设计、设施设备保养、信息系统使用与维护等。

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物流要求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只有具备项目成本的分析能力,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以低付出、高回报来吸引客户,才能向客户提出有针对性、说服力和易于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物流专业人才的价值。

物流市场要求物流从业人员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具体包括:经济基础、国际贸易知识以及一定的英语水平能力,市场营销知识,物流专业各种技术知识,产品材料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相关知识,法律知识等。

2.2.2 技能方面

物流人才的技能要求,最基本的是将技能定位为动手能力或者实践经验,像使用叉车,货物堆码、填制单据、操作软件及各种设施设备属于物流人才技能;在此基础上物流人才要具备实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任何岗位还都需要撰写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基本物流流程的设计等,这也是基本技能之一。另外,一定的组织管理技能也是物流应用型人才必备的技能。

3 课程体系开发思路

依据物流市场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与物流企业共同来制定符合物流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五年制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学生的前三年是进行基本知识的培养,主要学习物流理论知识,达到广度的要求。后两年进行在校实验室实习和采用企业真实的项目下企业短期实习一年,最后一年学生自主选择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模式。根据企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进行订单式培养,使得学生能够胜任现实企业的工作。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要以系统化角度将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渗透到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以及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并重视 “学生因素”,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物流管理作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和基础知识系统为基础开发设计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以物流工作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物流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始终,来开发设计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以物流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拓展为前提,开发设计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4 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的建设主要解决的是师资问题。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师,应该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即所谓的 “双师型”教师。于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1)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了获得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可以一方面通过教师下企业实习,让专门的物流专业教师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去,获得企业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可以招聘曾在企业中工作过的人员从事教学。

(2)向物流专业教师提供参加校内外组织的业务培训条件,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专业技能能方面进行学习;通过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说专业等竞赛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通过开发精品课程,增强教学团队的交流与协作,促进教学水平和合作意识。

5 顶岗实习建设

物流专业的顶岗实习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来完成,具体可采用组建订单式班级,与某企业合作,由企业提出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和要求,这由学校来完成,通过考试方式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企业的理论要求。实训课程占据学生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二的比例,进入到企业内部实际工作,同时学校教师也跟着学生一起到企业中去,方便指导学生和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此同时教师也在企业中进行了锻炼,对教师的实践能力也是一种提升。最后一年由学校推荐实习单位,学生校外自主实习一年,进一步获得锻炼的机会。通过这些方式,高职院校的学生就可以较好地胜任物流企业的各项工作。实现企业用人和院校教学就业的有效对接。

在我国创建良好的物流发展环境下,高职院校利用国家的促进政策,大力对物流专业进行建设和改革,多角度地开发校企合作,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物流市场的初级物流人才。

[1]陈诗颖.从社会需求看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目标[J].商情,2010(37):58-59.

[2]曹军,陈兴霞.谈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4):45-48.

[3]张智国.关于五年制高职软件专业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76-77.

[4]朱道立,等.物流和供应链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D.J.Botversox.物流管理:供应链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物流院校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