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在凸显人物的精神风范——几部已出版二轮志书《人物简介》阅后

2012-08-15张福平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4期
关键词:小郭县志档案局

张福平

笔者作为《宾县志》(1986——2005年)《人物》篇的责任编辑,对于《人物》的写作格外留心,相继拜读了已出版的二轮《呼兰县志》、《巴彦县志》、《五常县志》、《木兰县志》、《阿城市志》的《人物篇》中“人物简介”部分。阅读后有一种如鱼刺卡喉,不吐不快的感觉。

上述所云的五部志书《人物简介》的设立,因二轮修志断限短,一般20年左右,立传人物少,对《人物篇》文字量过少的补充,本无可厚非。但是,普遍的篇幅短,究其原因,可能是人物资料原本就少,但不是主要,主要在编辑的“写的过长岂非成了‘传’了吗?”的不正确观念。例如:《阿城市志》的“人物简介”之一段:“谷哲学 男,汉族,1953年12月生于阿城县。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71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9月起任阿城市节能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阿城锅炉厂厂长。扭转了企业多年亏损局面,被阿城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谷哲学两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企业家、5次被哈尔滨市授予劳动模范、15次被评为阿城市劳动模范,199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2001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我所看见的都是把人物的性别、年龄、职务、职称、荣誉等“序列”的样式,但是,仅仅写出这些还远不够,还应写出人物的“精、气、神”.“人物传”与“人物简介”的主要区别并不在篇幅长短上,我认为:传,是对去世人物一生的方方面面系统的叙述、定性的评价;简介,则侧重在世人物一段时期、某一方面功业的叙述,不作定性的评价。传,是立人的一生;简介,是立某一时断的人,所以,即便简介人物日后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什么,林彪后期有错误,但,在红军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却是有功劳的,对此,我们党是承认的。不要纠缠多少字数,要大胆放心地写。具体写作实践该如何操作呢?

我认为,不妨引进、借鉴一下新闻写作中的“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把人物的性别、年龄、职称、职务、荣誉等元素揉进文中,不必生硬的“序列”。写出先进人物的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敢打敢拼精神风貌、吃苦耐劳的思想感情,达到志书教诲人、鼓舞人的目的。为何借鉴人物通讯的笔法,因为,象写志的人物传时要借鉴传记文学一样,人物通讯与人物简介有相切合之处,首先都是写实的叙述为主,其次都是写人物的工作生活片段。如,《宾县志》(1986——2005年)的《人物篇》中《人物简介》之一段:

“张德润 在2004年的建党纪念日前夕,由哈尔滨市宾县电视台设置的《共产党员风采》栏目,先后播出五个人物专题片,其中一位年近七旬、精神矍铄的老者尤为引人注目——这位老者是谁?他就是宾县档案局原局长、在县档案局工作了30年,素有‘活档案’、‘宾县的史学家’之称的张德润。

一个已退休且年近七旬,又不是什么红得发紫的‘大款’、‘大腕’,也不是什么‘歌星’、‘舞星’,更非战斗在一线的英模,能在县电视台一展形象,确实是在一些人的意料之外,但又确实是在情理之中。

1967年,时年31岁的张德润就已任县档案馆馆长3年多了,县委领导班子慧眼识珠,把这个县大院有口皆碑、正直诚实的人,安排到了因当时国际形势比较紧张而尤显重要的机要重地——县档案馆。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这年的县委组织部部务会研究决定,准备将张德润下派到胜利镇(当时称公社)任党委书记。张德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这个正直、坦率的人平生第一次‘走了后门’。他委托县委组织部的一个老乡给‘疏通’,硬是留在了县档案馆。张德润之所以下派公社不去,不是他不胜任那里的工作,而是他太热爱档案工作了。张德润认为,盖高楼重要的是打牢基础,档案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必须做好。1976年,县革委会从各科局抽调人员,成立职工住房建设指挥部,明知道到指挥部工作,就能得到一套住房,张德润自己没去,而是派馆里的一位刚从外公社调回的同志去,为的是稳定干部职工的心,以便更好地干好档案工作。职工住宅建完,派去的同志分得了一套70平方米的砖瓦住房,而张德润一家七口仍旧挤在一间半旧的泥草房里。

1986年以前,当时的县档案馆的房子是旧县衙的平房,由于年久地基下沉且又紧靠道边,一下大雨档案库房就被淹一次。为此,张德润几次上书县主要领导,由于资金短缺及其它原因,档案被水淹的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张德润急眼了,上书中央、省、市有关部门,上访信被返到县主要领导手里,一位主要领导感慨地说:‘因为公事而状告我的,我平生首次遇到,这样的好干部还是不多呀!’不久,县里拨专款修建了档案楼。

1990年,县档案局里从教育界调来一名德才兼备的大学毕业生小郭。局里的编研材料及日常应用文都由小郭包下,在局里工作两年后,县里一个金融单位以楼房相许,吸引小郭到其单位工作。面对诱惑,小郭有所动心,几次找到张德润,张德润就是不松口。当时小郭并不理解张德润的做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郭被提拔为副局长。最终,小郭理解了张德润,局长是为了档案工作而留住我,我要好好干,不能辜负他的希望。

1999年,已退休回家休息的张德润,由于全国性的新一轮修志工作启动,又被县档案局聘回局里编写《宾县志》。回聘后的2000年,县档案局正做着由三级馆跃升一级馆的准备工作。虽然张德润回聘后的工作只是编修《宾县志》,但他为了晋升一级馆,将编写《宾县档案馆指南》一书的份外工作承担了下来,并且夜以继日地努力完成,为最终晋级成功贡献了力量。

由于长期的伏案工作,2002年,张德润的腰间盘突出病又犯了,行走极为困难,可他仍是每天拄着拐来上班,局领导实在于心不忍,强行“停止”了张德润的工作,让其好好休养一下,养好病再上班,可张德润却躺在自家的床上拿着放大镜,一字一句地校对着《宾县革命斗争史》草稿。”

读后,是不是比“谷哲学”有感染力?撰写本文,非是给志人做出标榜,因为具体写作中须把握的还有一些,其本意是寻求一条既不为活人立传,又为在世的先进工作者模范人物等进行弘扬的切入点。

猜你喜欢

小郭县志档案局
县志里的乡贤
雷厉风行 立即落实已蔚然成风
——省档案局馆及时传达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精神
一起吃肉更香
正定县档案局恢复挂牌
石家庄市档案局开展第二批次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
唐山市档案局荣获国家档案局“2014‘走进档案’征文活动组织奖”
县级志书总纂琐谈
铐住我抓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