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西路淮剧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2012-08-15蔡山河

戏剧之家 2012年4期
关键词:香火西路淮剧

□蔡山河

淮剧原名香火戏、江淮戏,起源于清江、淮安、宝应一带,后流行于盐阜一带,淮剧发展由香火戏、江淮戏和淮剧三个阶段演变而成。香火戏始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是以驱邪酬神,祷祀了愿的带有娱神性质的表演形式。它的曲调是由牛歌、秧歌、田歌、劳动号子等乡音土调融化而成的。上河(清江、淮安、宝应)一带声腔高亢、粗犷、洒脱;下河(盐城、阜宁)一带声腔委婉、抒情,分别形成了淮梆子(俗称淮蹦子)和呵大海(又叫下河调)。

早期的香火戏艺人多是半农半艺,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或唱门谈词等,由名角或箱主组班,并依其名给班社命名,班中成员时进时出,时分时合,并不固定。清末民初活动于清江、淮安、宝应一带的民间戏班有:杨洪文班、周茂贵班、刘玉琴班、吴应成班、高玉花班、吉作舟班、徐大友班、石景棋班等,这些由六、七人组成的演出班子只能演一些《隔墙》、《隔帘》、《防友》、《访贤》、《杨天禄招亲》、《曹桂香割股》、《刘伶醉酒》等“对子戏”和“三小戏”(俗称“六人三对面”)。演到人物较多的戏,就显得“七紧八忙九消停”了,意思是说,一个班子有了七个人,演出人员就比较紧张,如果有了八、九个人,那么,角色安排就可以充充裕裕,也可以按部就班“消消停停”了。演员不够时,就用“搭架子”方式处理,如演《二堂放子》常以椅子披上服装象征秋儿和沉香,台词由“场面”(乐队)应对,服装是“六人大班一顶盔”“衣箱代烧饭、连锅挑一担”,演员通常穿生活便装,略加美化,也有用腊纸糊小生巾子,用洋布做褶子、蟒袍、宫衣,化妆是红纸浸水当胭脂,锅焰灰当眉黑,扑鹅蛋粉或涂铅粉,道具是用门闩当宝剑,柳枝当马鞭;员外、公子用折扇、夫人小姐用芭蕉扇……

香火戏流入江南谓之江淮戏,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洪泽湖溢,上、下河一片汪洋,部分香火戏艺人逃荒到沪,搭班子、唱茶馆,演会戏谋生,当地群众称之为江淮戏。在苏南江淮戏大发展的同时,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文艺运动,其时以香火调演唱的剧目称为淮剧。而随着历史的变迁,表现内容不断更新,淮剧的唱腔流派也出现了纷呈并茂的繁荣景象,早期在香火戏时代的淮调(淮蹦子)和下河调形成阶段,因为地域语言等因素,主体曲调就有东、西路派系之分,东路唱腔富于旋律,音调纯和柔美;西路唱腔近似于口语化,短促坚硬、高亢粗犷、诉说性强,形成了具有代表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东、西路淮剧。

经过近二百年的岁月苍桑,一代又一代西路淮剧艺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和实践,从香火戏时代只能演一些“对子戏”、“三小戏”《种大麦》、《磨豆腐》、《大补缸》、《小打瓦》等只有生、旦、丑两三个角色说唱范畴的民间小戏到逐步上演“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杨家将》、《封神榜》、《乾隆传》、《彭公案》、《施公案》、《狄公案》、《包公案》、《孟丽君》、《薛家将》、《呼家将》、《郑巧姣》等文武兼备,行当齐全的大型剧目。

西路淮剧作为运河两岸优秀文化的标志之一,她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不可忽视,这关系着运河两岸传统文化全局和文明血脉传承,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建立起一个运河两岸全民认同的精神网络,守卫运河两岸共有的道德精神财富,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娱乐休闲方式的多元化,传统的戏剧艺术渐渐失去其优势,戏曲艺术的拥护者热爱者大多是中老年,而青少年占的比重却极少。传统戏曲存在题材陈旧,唱腔拖沓等通病,必然很难得到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这就是戏曲音乐在现代审美心理中所产生的“距离感”。如何传承与创新发展?如何缩短戏曲音乐表现形式与现代审美心理之间的距离?如何使优秀的戏曲艺术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使其拥有更加旺盛和长久的生命力,是从事淮剧艺术工作者们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何传承?就是要进一步挖掘、收集、整理一些西路淮剧的经典传统剧目、音像资料,虚心向老艺人请教,请健在的老艺人口述讲授,并录制一些具有西路淮剧地域特色的曲调,目前有些曲调(如老淮调)已面临失传的危险,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抢时间更好地抢救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把前辈们为淮剧的发展所创造的丰硕成果更好地继承下来、传承下去,这是担负在我们这一代淮剧工作者肩上的重任,也是义不容辞的史命。

如何创新发展?在继承前辈艺术财富的同时,要吸收东路淮剧的唱腔特点和其它剧种的优美旋律,融入西路淮剧曲调中,既不失西路淮剧的唱腔刚劲、粗犷、洒脱,又有东路淮剧的柔美、清纯、抒情,有利于更好地刻画人物刚柔相济、清纯似水的内心世界。在当今文化多元化,人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把传统地戏曲艺术与现代艺术结合起来,在进一步挖掘戏曲艺术的传统美的同时,充分扩展戏剧舞台的时空艺术,运用戏剧表现形式融入现代音乐旋律,来吸引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让他们逐步喜爱淮剧艺术,迷恋淮剧艺术。

猜你喜欢

香火西路淮剧
淮剧小镇:古韵悠悠淮乡情
西路站里油味浓
梦里东方——CoCo都可白塔西路店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传承淮剧国粹 丰厚人生底蕴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淮腔今韵”文化项目掠影
烧香发财
倪家凤淮剧演唱会在宝应举办
小淮剧《金字招牌》
范缜当众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