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看哈尔滨市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特点

2012-08-15蔡克家

戏剧之家 2012年2期
关键词:之夏哈尔滨市音乐会

□蔡克家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作为哈尔滨市的文化品牌,其发展过程体现了哈尔滨市文化事业发展脉络。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最初举办的目的是为了活跃人民文化生活,展示哈尔滨市文化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群众文化活动从最初的烘托氛围、群众自娱自乐已发展为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等多种文化形式并存,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开创出群众文化的新天地,成为哈尔滨市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成为推动哈尔滨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通过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哈尔滨市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从烘托氛围到主体参与阶段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共举办了30届,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全面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最初举办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举办的各类演出前提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功利目的开始在哈尔滨的音乐舞台逐渐占上风,开始忽视举办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目的,打着高雅艺术的旗号上演一些给领导和专家欣赏的剧目,所谓的高雅艺术充斥整个哈夏舞台,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大幅减少。群众文化活动从最初的主角一度沦为旁观者,只是为烘托氛围而存在,自身发展被冷落。改革开放以来,外来多种文化形式的涌入,开阔了人们视野,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剧场艺术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但是文化行政部门只是注意到剧场艺术被冲击而没有有意识去发掘特色,还是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方式,一心想通过专业艺术带动群众文化的发展、一心想通过专业院团的演出以使群众文化工作的水平得到普及和提高,这种违背群众文化发展规律的做法极大地制约了哈尔滨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2004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市”战略方针,群众文化的重要性得以重视,群众文化工作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才成为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主体而存在。

2、工作思路发生改变,从普及与提高阶段进入发展与引导阶段

2004年哈尔滨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市”战略,对群众文化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从从属地位、烘托氛围、普及与提高的工作思路转为引导群众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向上的活动,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征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加强和促进群众文化工作自身的发展,有意识地举办各种比赛,展示群众文化工作的成果。开展广泛的辅导活动,文化深入到社区,把群众文化工作纳入到公共文化体系当中。合唱艺术歌会已举办8届,哈尔滨市青少年声乐、器乐、舞蹈、朗诵、美术(书法)比赛已举办11届。“好歌大家唱”已举办5届。这种以发展和引导为主的具有连续性、可持续发展的成规模的多层次群众文化活动培育了大批文艺人才,为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提供了大批高质量的群文专场节目。从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发展来看,群众从主体、陪衬又回归到主体的过程,群众文化活动从主角、配角到主体参与唱大戏的发展道路。

3、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从活跃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种精神文化需求的阶段

一直以来,哈尔滨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始终是活跃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主要是自娱自乐。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种文化形式的大量出现,自娱自乐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需要更多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价值。群众文化部门开始有意识的扶持和引导进行昂然向上的、健康有益的娱乐方式,开办了歌曲创作、舞蹈培训、器乐培训等等多种培训班,提高广大群众的素质。2004年第二十七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举办了“放歌哈尔滨”原创歌曲演唱会,推出了新创作出的20余首歌唱哈尔滨、赞美黑龙江的优秀歌曲。突出哈尔滨人自己写歌,自己演唱,以及名人写哈尔滨,名家唱哈尔滨的特色。一首首歌唱哈尔滨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发展成就的优秀原创歌曲,不但激发了广大市民爱我家乡、建我家乡的积极热情,更让哈尔滨这座城市名扬四方。大型鼓表演《鼓舞龙江》以其全新的艺术表演形式,激扬的艺术风格,充分展示了民族民俗的风情,也以其群众性的广泛参与而被人们广泛称道。

4、专场节目从指定到选拔筛选阶段,节目内容从品种单一到题材多样、争奇斗艳阶段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群文专场是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自举办以来不可缺少的重头戏,改革开放30年来,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演出了大批高质量的文艺节目。

猜你喜欢

之夏哈尔滨市音乐会
哈尔滨市天丰工具研究所
搞砸的音乐会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海岛之夏 2
海岛之夏 3
失败的音乐会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