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观察

2012-08-13牛心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3期
关键词:肝功生长素药物性

牛心文

目前我国结核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从而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多,不仅影响了结核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能由于肝功严重异常导致结核治疗中断,导致治疗失败[1]。所以,对于结核药物性肝损害,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于抗结核的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研究中,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6例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和观察组(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每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以及盗汗等结核症状,X线片、CT等检查显示结核浸润状影,痰涂片阳性,多数在抗结核治疗30 d后,出现尿黄、纳差等临床症状,结核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均确诊为结核药物性肝损害。3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18.0~64.5岁;3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18.5~65.0岁。在年龄、性别和原发病等方面,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3]抗结核治疗前肝功正常,治疗过程中肝功异常,ALT高出正常上限2~5倍,TBIL正常者为轻度肝损害;ALT高出正常上限5~10倍,或ALT高出没有达到正常上限的5倍,但TBIL高出正常上限的2~5倍者为中度肝损害;ALT和TBIL均高出正常上限5倍者为重度肝损害。如果治疗过程中,排除患有病毒性肝炎外,患者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乏力、纳差、黄疸、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ALT、AST,以及TBIL等肝功指标显著升高,甚至肝功衰竭、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也被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2.5 g维生素C、0.2 g辅酶A,以及40 mg三磷酸腺苷,溶入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4周;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给予80 mg促肝细胞生长素,溶入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4周。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LT和TBIL水平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s)

TBIL(umol/L)组别 例数 ALT(U/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33 134.0±43.0 53.0±13.5 48.0±16.5 18.0±8.5对照组 33 133.5±42.0 76.0±26.0 46.5±16.0 25.5±9.5 t值 2.07 2.03 P值 <0.05<0.05

2.2 两组肝功能恢复比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4周后,观察组肝功恢复正常比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恢复比率比较(例,%)

3 讨论

抗结核药物多采用联合用药,每个药物对肝脏的损害都相对较大,肝脏损害好发于治疗后1~8周,强化治疗期的2个月内,药物性肝损害发病率也相对较高[4]。抗结核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产生直接毒性,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某些患者出现特异质反应,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促肝细胞生长素作为小分子多肽类活性物质,能够促进新生肝细胞的DNA合成,从而加速受损肝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的恢复,有利于肝细胞再生,促进组织修复;能够改善枯否细胞的吞噬功能,防止毒素对肝细胞的进一步损害,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同时,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冠心病,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5]。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降低,肝功恢复正常比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而言之,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 何玉洁.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药物或毒物所致肝损害的保护作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5(4):303-304.

[2] 程祝海.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08,12(9):1277-1278.

[3] 陈尊杰.促干细胞生长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广东医学,2007,27(8):1255-1256.

[4] 王鹏.促干细胞生长素治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中国实用医刊,2011,38(6):70-71.

[5] 陈尊杰.OA联合HGF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效果观察.中国热点医学,2011,11(5):530-532.

猜你喜欢

肝功生长素药物性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浅议“药毒”与药物性肝损伤
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两重性作用
浅谈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
骨疼丸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1例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肝功及血糖、血脂代谢情况分析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6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