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运客车安全面面观

2012-08-02段梦薇

商用汽车 2012年13期
关键词:大客车客车座椅

本刊实习记者 段梦薇

2012年5月29日,杭州长运公司驾驶员吴斌在驾驶过程中,因前方车辆脱落的一块铁块飞落,击碎挡风玻璃,而砸向他的手臂和腹部。他忍着剧痛用40 s时间完成了精准的停车动作,帮助24名乘客成功逃生,在嘱咐完乘客不要乱跑、注意安全后,永远地安息在陪伴他多年的驾驶座上。吴斌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人们将他称为“最美司机”。

在全国掀起学习吴斌精神热潮的同时,客车安全的话题再一次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在2012北京客车展期间举办的客车安全研讨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车运输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赵侃从专业的角度就如何提高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水平,保障公路客运安全,作了详细讲解。

影响公路客运安全运营的因素

公路客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人、车、路、管理、环境、企业、客运站是构成、影响客运安全的7大因素。从驾驶员、乘务员、乘客、行人,到行驶在路面上的车辆;从公路本身、安保设施、标志标线,到雨雪雾等天气条件以及客运路线的交通环境;从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规程、安全基础保障、对车辆的管理以及从业人员管理和对车辆动态的监控,到客运站的运输调度、对车辆技术状况例检以及进出站门检,再到管理层面,每一个环节和要素的状态和状况,都对客运安全起到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而在众多因素中,人和车则是影响客运安全的直接因素。

赵侃认为,要想明确如何提高公路局客运的安全性,首先要了解客车安全事故的类型和特征。据他介绍,事故的直接原因全部与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有关。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按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超速、操作不当、客车超员、货车超载、违法占道行驶、疲劳驾驶、违法超车、制动不当、酒后驾驶、未按规定让行等。而引发事故的重要因素则是营运车辆技术状况缺陷,其引发的事故比例接近30%,主要事故形态是坠车事故和追尾事故。车辆技术状况缺陷按所占比例大小分别为转向系统故障、制动系统故障、轮胎爆胎、制动热衰退等4类。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及其造成的道路湿滑、路面结冰、能见度低等道路通行条件恶化,是引发事故的另一重要因素。发生在恶劣天气条件的事故占比接近30%。

事故类型分析

会上,赵侃详尽解说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点、高发车型、道路条件等。在各类事故中,按事故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坠车、碰撞、落水、侧翻后坠落、碰撞后起火燃烧等。按事故平均死亡人数由多到少依次是与山体碰撞、碰撞后起火燃烧、坠车、落水、碰撞等。

1.坠车

坠车事故是典型的交通事故,多发生在中型客车(6~9 m)和大型客车(9~12 m)中,其中中型客车是坠车事故的多发车型,占比超过70%。调查分析显示,坠车事故多发生于山路,导致此类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包括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和车辆技术故障。据赵侃介绍,驾驶员驾驶超速、客车超载极有可能造成坠车。事故发生时,由于车辆技术原因,车体变形、车厢内座椅散落对乘客造成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2010年,新疆喀纳斯景区的“9.16”事故是坠车事故的典型代表,至今仍发人深省。

2.碰撞及碰撞后侧翻、落水、坠车

碰撞也是经常性的事故类型,此类事故的伤害远不止于事故本身,更需警戒的是碰撞后发生的侧翻、落水、坠车等“后遗症”。碰撞事故多发生于重型货车、大型客车和中型客车,碰撞形式基本是正面偏置碰撞。在事故诱因方面,摩托车、拖拉机、货物占道等非营运车辆交通违法不容忽视,引发此类事故的所占比例接近50%;而超速、超载、违法占道行驶、疲劳驾驶主要是此类事故发生的驾驶员违法行为引发的。碰撞事故发生后,事故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或驾驶室)发生严重变形、开裂,车体被撕开,客车内部结构和座椅松脱、移位,后部座椅被抛到车厢中、前部,产生大变形的车身结构及座椅对乘员造成挤压和冲击,是导致伤亡的主要原因。

3.落水

落水是事故平均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形态,乘客无法及时逃生,溺水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发生此类事故的车型主要是中型客车,在上下坡路段、转弯路段及桥上,由超速行驶、操作不当、客车超员而引发,车辆技术故障占比超过40%,所占比重相对来说比较大。2007年陕西“3.15”事故中,25名乘客溺水身亡的惨痛教训令人不寒而栗。在这起事故中,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4.侧翻

在大型客车中,占比超过80%的交通事故莫过于侧翻,超速、操作不当是主要的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车辆技术状况缺陷引发侧翻发事故占比超过40%,为了躲避突然遗散的货物或避让违法行使的摩托车等其他因素引发的侧翻事故占比接近30%。大多数车辆侧翻事故是在车辆高速行使过程中,转向盘转动角度过大或转动频率过高造成的。

侧翻事故导致乘客伤亡的主要原因:一是客车发生侧翻时,着地一侧车身的上部结构受到地面冲击后变形严重,侵入乘员生存空间;二是客车侧翻后,滑行过程中与路侧设施,尤其是护栏立柱发生碰撞,造成车顶塌陷或车身上部骨架开裂、车顶被掀开、路侧设施侵入车厢,车厢玻璃砸碎、脱落,乘客从车厢内甩出后受到地面的托擦、撞击,或受到侵入车厢内路侧设施的撞击。

5.起火燃烧

起火燃烧基本是碰撞或追尾事故造成的二次事故,主要是大型货车或重型货车(含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或追尾后起火。造成起火的直接原因:一是车辆严重超载,碰撞能量增大,碰撞的同时伴随着发光、发热及摩擦静电的产生,为燃烧提供了点火条件;二是碰撞后危险易燃货物泄漏;三是碰撞后车辆燃油箱泄漏。

发生碰撞或追尾事故后,乘客被变形的车身和座椅挤压,无法及时逃生而被燃烧致死,这是导致乘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发生碰撞到起火燃烧经历时间较短,车辆起火后,火焰迅速蔓延,火势猛烈,有毒烟气造成乘客短时间内昏迷和窒息。此外,客车超员加重了客车伤亡的后果。

提高客车安全性的技术要点

明确了各种事故类型的特征特点后,对症下药才是探讨营运客车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综合分析各种类型事故,赵侃认为客车安全技术问题包括:车身结构强度低、破损严重;高速行驶横行稳定性差,大客车易侧翻;被动安全性不足,座椅固定强度、安全带设计不够;防火性能差,燃烧快;部分客车主动安全配置不足;安全技术状况差;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提高被动安全技术和主动安全技术势在必行。就此,他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1.提高车身结构强度

提高车身的前部结构、上部结构和关键部位的结构强度。在正面碰撞研究中,前部结构的主要承载部件和材料以及造型,都是车身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侧翻试验中,大中型客车的侧窗玻璃的粘结强度需增强,前风窗立柱和车门立柱等关键部位需增加强度。

根据我国国情,综合各方面考虑,全承载整体框架式车身结构优势比较突出,其车身整体承载,乘客受到的整体冲击较小,侧翻试验表现较好;然而在碰撞试验中发现,车身前部变形较大。以此看来,局部加强,增加纵向强度的全承载整体框架式车身结构是优化之选。

2.提高乘客约束系统性能和客车逃生性能

乘客座椅固定程度、安全带配置和安全出口的优化能够有效减轻事故带来的伤害。座椅应与车身骨架主要承载部件固定,在座椅安装板上打孔、攻丝需满足座椅安装工艺的要求。据调查,大客车的乘客座椅安全带的安装率不足30%,使用率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客运站、高速公路服务站、交通执法站加强使用情况的检查非常必要。另外,鉴于传统逃生窗的缺陷,外推式逃生窗更加实用,同时,应急门的位置和数量也是需要优化的地方。

3.提高客车防火性能

影响客车防火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内饰材料、内部构造物、车载电器及线束、热源部件和灭火装置的配备。赵侃提出要与ECE R118法规接轨,降低材料纵向和横向的燃烧速度、熔融特性和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发动机舱等热源部件附近线束的耐高温性,导线的延燃性都需提高;发动机舱、电涡流缓速器等热源部件附近温度监控和自动灭火装置的配备必须达到要求;严格执行灭火器的标准和配备数量要求。

4.提高大客车行驶稳定性

大客车侧翻事故多发,体现出大客车的横向稳定性不足,提高大客车高速行驶稳定性至关重要。赵侃认为:须加强大客车高速操作稳定性测试,如车道变换试验检测、高速稳态转向试验等;还需增加电控辅助装置,如ESP等;为保证大客车的质心高度在规定限值内,须强制规定大客车行李舱高度,以降低车辆质心的高度。

5.提高大客车电控安全辅助装置的装配率

提高电控安全辅助装置的装配率能够有效预防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和伤害。对于车辆姿态主动控制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类试验发现,升级最高车速限速装置和转向轮安装爆胎应急装置非常可行,另外,车道偏离报警、防撞报警等装置亦须加强。而提到运行状态的监控,卫星定位车载终端和视频监控终端是较佳选择。

6.提高大客车的标准符合性及生产一致性

大客车的标准符合性及生产一致性越来越受到客车制造商的重视,这是因为国家政策对此愈加严格。2011年,滨保高速“10.1”事故中,相关调查人员便仔细分析了客车车身材料、焊接的质量等问题,以验证该客车是否符合标准。这里所说的标准符合性是指国家强制性标准、设计书、计算书、图纸、工艺方案等技术文件的要求,而生产一致性则是指《公告》规定的技术参数、客车类型等级技术参数等。

猜你喜欢

大客车客车座椅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客车难改下滑颓势
金龙客车的不凡履历
客车市场进入寒冬?
基于Cruise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匹配
你愿意变成伞还是座椅
浅析青年大客车发动机水温高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大客车
奔驰S350车驾驶人侧座椅不能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