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近现代城市化的若干思考

2012-07-30虞振波李铁成叶艳华

山西建筑 2012年21期
关键词:城市化江西建筑

虞振波 李铁成 叶艳华

(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 330000)

0 引言

什么是城市,因人而异,对于科学研究者来说,城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然而,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城市终究还是一个生活的集聚地[1]。因此,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都应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1 江西近代城市的演变

1)江西城市原有特色、起源、成就。

传统的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因而就有了“当有河流的地方,就会有城市”这一说法。可见,水是人类生存的命脉,也是城市发展的命脉。身处江南水乡的江西,发达的水系是江西城市的特殊脉络和符号。没有水就没有江西,水系是江西文明的基石,它维持了江西农耕文明,促进了江西文明的发展[2]。水与桥大抵构筑了江西交通体系。例如安义古村落群位于南昌市西郊、西山梅岭脚下,她为赣文化、赣派建筑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依山傍水的古村群被誉为赣文化与赣商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此外水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江西城市和地方行政设制的形成[2]。

2)江西城市建筑主要风格体系。

江西城市传统建筑(赣派建筑)受徽派建筑影响较大。而徽派建筑是由于徽商财力雄厚“盛馆舍以广招宾客,扩祠宇以敬宗睦族,筑牌坊以传世显荣”[3]造就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员的流动,一批徽商和工匠逐渐在江西东北部地区扎根,加上江右商帮(赣商)的迅速发展,他们逐渐在那里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他们的建筑风格对赣地区的建筑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以乐安流坑、安义罗田等江西古村落为代表的浓厚地方特色的赣派民居建筑,其用空半砖墙围合,灰的瓦,灰的木,斑驳的墙,高峻的马头墙,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既可防火,又可防风。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江西自身的传统建筑特色。可以说赣派建筑,既是中国古建筑文化中极其华美的一章,又是豫章大地上赣派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4]。

2 江西现代城市现状影响因素及未来

2.1 江西城市化成就的总结

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这一段时期(1949~2001)的江西城市化水平,江西省城市化水平变化趋向,城市化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1世纪中国已经进入城市率从30%~70%的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地处中国中部的江西,也将加快城市化的步伐:适度撤并自然村,到2020年,江西省的城市化率要达到55%,比2001年提高25%百分点,人口将达到4 832万人[6];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拓展了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空间,推进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

表1 江西省城市化历程

2.2 江西城市化中的缺失和思考

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然而欲速则不达,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1)土地城市化快于人的城市化;

2)城市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来得及跟进,造成城市交通混乱拥挤以及城市内涝;

3)历史文化遗迹破坏严重等现象。

由于土地城市化快于人的城市化,江西现在一些地方被征用的土地长期闲置,工业化跟不上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失去土地的农民无法得到有效的就业。如果城市化没有改变农民弱势状态,没有融入城市享受到市民的权力,而只是土地城市,那只是肤浅的城市化,有着城市化漂亮的外衣,没有城市化真正的内涵。

另外2011年的初夏,一场暴雨让武汉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江城”。紧接着南昌也不例外成为了宣传口号“中国水都”,繁华街道可行舟,公交车乘风破浪。改造的城市五大排水系统在一场暴雨面前不堪一击。天灾的确让人猝不及防,但一场雨就能让整个城市系统崩溃,这样的城市系统也太过于脆弱了。还有就是历史遗迹和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历史遗迹的保护不等于保存,笔者反对盲目的保护,但是总不能像旧北京的改造一样。江西南昌的旧城改造也是先拆除后重建,有着历史文化沉淀的牌楼和城墙早已不知所踪,滕王阁也是1989年重建,重建的建筑已经失去历史和痕迹,有的只是钢筋混凝土。也许就应该像吴良镛教授所倡导的那样“积极保护,整体创造”。

2.3 构建江西城市的未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说远在欧洲的巴黎改造,就拿同在中国的江南——扬州小城来说,它已经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城市发展模式:独有的二十四桥仍在的江南气韵,开阔的天际线,以及随处可见的宜居的细致。而一直以来江西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大省,南昌作为江西的省会,理应成为江西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即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也就造成了城市可提供的就业岗位远不能满足城市化中城市人口扩张的速度。所以加快第二产业制造业的发展成为江西各城市迫在眉睫的大事,再由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带动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

其次做好城市的外部环境,诸如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保护等,避免走上先破坏再修复的老路。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江西省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和带动作用。可喜的是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7]。笔者有理由相信,只要江西城市在未来综合考虑,合理布局,体现人性化,健全城镇社会保障机制和环境保护,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保护现有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例如南昌市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中豫章路、西湖路等一批文明街巷维护工程。江西南昌等城市也可以和其他大城市一样迎来经济的腾飞和城市化发展崛起的成功。

3 结语

城市就像一个人,应该有着她独特的气质。但是今天的千城一面现象却屡见不鲜,城市高楼林立,那或许是工程师崇高的梦想,但却又是城市天际线的天敌。然而城市要发展崛起又似乎很难避免类似的问题。正如罗大佑所说: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城市化也大体如此。希望江西各城市在城市化道路上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历史文化传承和那剩下唯一的一泓清水。

注:感谢郑云扬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李颖同学和华东交通大学的肖纯、胡云鹏同学的参与和帮助。

[1] 凤凰网城市.“扬州模式”击打中国城市规划“软肋”[EB/OL].http://city.ifeng.com/cspl/20110701/110726.shtml,2011.

[2] 吴跃军,秦海峰.“建筑创新”要紧握“文化传承”之手[N].江西日报,2011-08-26.

[3] 百度百科.徽派建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11723.htm,2012.

[4] 百度百科.江右赣派建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056173.htm,2012.

[5]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百年沧桑(1900~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6] 郭 宁.2020年江西城市化率将达55%人口增至4832万[N].江南都市报,2010-05-12.

[7] 国家发展改革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N].新华社,2009-12-16.

猜你喜欢

城市化江西建筑
江西银行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我爱江西奶奶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