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酸钾—乙醇胺复合溶液吸收烟气中CO2的实验研究

2012-07-28李建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2年10期
关键词:碳酸钾乙醇胺吸收量

李建强

(东营职业学院,山东 东营 257091)

CO2是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破坏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1],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食品、医疗等领域,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2~5]。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和大气环境的不断恶化,富集并安全贮存燃料燃烧释放的CO2,将其作为“潜在的碳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是一种迅速大量减少CO2排放量的有效手段。

目前回收烟气中CO2的主要方法为化学吸收法,其常用溶剂为醇胺、氨水、碳酸钾等碱剂,而新型复合吸收剂的筛选已成为化学吸收法的研究热点[6~9]。随着传统的热钾(钠)碱法不断发展,涌现出很多改良工艺,这些工艺在热碳酸钾溶液中添加不同的活化剂,以加快CO2的吸收和再生速度,具有吸收量大、腐蚀性小、选择性高、起泡低、再生能耗低等特点,基本不用添加缓蚀剂,优势十分明显,市场前景广阔[5,10]。

作者在此用碳酸钾与乙醇胺配制不同配比的复合溶液,研究其对烟气中CO2的吸收特性和再生性能,筛选最佳配比的复合溶液,为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1 实验

1.1 试剂与仪器

碳酸钾、乙醇胺(MEA)均为分析纯,医用蒸馏水。

LB-2020B型智能电子皂膜流量计;雷磁PHS-3C型精密pH计;JJ-1型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单孔电热恒温水浴锅;CO2钢瓶;N2钢瓶。

1.2 方法

1.2.1 吸收

吸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吸收实验装置

在40 ℃下,将流量为4 mL·s-1的模拟烟气(打开N2及CO2减压阀,通过皂膜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对混合气进行标定,其中CO2占15%)通入350 mL的吸收液中,将混合气反应探头放入反应器中,设定搅拌转速,开始计时,每隔5 min 记录1次数据(进出口流量和pH值、mV值),直至吸收达到饱和。吸收速率根据PΔV=nRT进行计算,为溶液每秒吸收CO2的物质的量。

1.2.2 再生

再生实验装置如图2 所示。

将富液吸收瓶放入油浴再生反应器中,设定温度进行再生,用饱和Ca(OH)2溶液吸收再生气。利用皂膜流量计测定再生气速率,当气体流量小于5 mL·min-1时,再生结束。

2 结果与讨论

图2 再生实验装置

2.1 碳酸钾溶液的吸收效果

以吸收速率和吸收量为考核指标,考察不同浓度的碳酸钾溶液对烟气中CO2的吸收效果,结果见图3。

图3 碳酸钾溶液对烟气中CO2的吸收效果

由图3a、b可以看出,随着吸收的进行,吸收速率逐渐减慢,同时,吸收量不断增大,不同浓度组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吸收量是随着K2CO3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的。

综合考虑,纯碳酸钾溶液不适合应用于工业生产,主要是因为水解程度不够,导致吸收液没有足够的OH-与CO2反应,吸收速率太慢,吸收量太小。

2.2 碳酸钾—乙醇胺复合溶液的吸收效果

考察不同配比的碳酸钾-乙醇胺复合溶液对烟气中CO2的吸收效果,结果见图4。

图4 碳酸钾-乙醇胺复合溶液对烟气中CO2的吸收效果

由图4a、b可以看出,不同配比碳酸钾-乙醇胺复合溶液的CO2吸收量差异很大,随着乙醇胺量的增加,CO2吸收量先增后减,0.6 mol·L-1碳酸钾-0.4 mol·L-1乙醇胺的吸收量最大。同时,初始CO2吸收速率逐渐加快,但溶液吸收速率随吸收时间的变化幅度增大。表明溶液维持一定吸收速率的能力变差。分析原因为:混合溶液中存在交互作用。吸收初始,CO2吸收速率较快,乙醇胺可以与CO2快速地结合成氨基甲酸盐,同时游离胺与水之间的氢键增强了反应的活性,促进了CO2的水化,进而加快了碳酸钾对CO2的吸收。若乙醇胺量过少,就没有足够的乙醇胺作为缓冲媒介及活化剂,吸收效果不会太好;同时,若碳酸钾量过少,吸收效果也会有限。

由图4c、d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pH值逐渐减小,吸收量相应增大,吸收速率起初较快,而后下降明显,不同配比复合溶液的变化趋势类似。分析原因为:吸收初始,溶液中氨基和OH-的浓度较高,吸收速率维持在较快的水平,但液相的pH值减小很快;随着吸收的进行,乙醇胺反应较快,消耗较多,对吸收速率的影响较大,此时吸收速率随pH值的减小明显减慢;碳酸钾与CO2的反应是吸收主要部分,吸收量变化相对平缓。

对于不同配比的复合溶液,饱和时的pH值不同,其中0.9 mol·L-1碳酸钾-0.1 mol·L-1乙醇胺的pH值最大,0.5 mol·L-1碳酸钾-0.5 mol·L-1乙醇胺的最小。由图4c、d也可以看出,随着乙醇胺量的增加,吸收速率逐渐加快,吸收量先增后减,0.6 mol·L-1碳酸钾-0.4 mol·L-1乙醇胺的吸收量最大。可见,适量的乙醇胺可以加深反应程度,使反应进行得更彻底。

综合考虑吸收速率和吸收量,0.6 mol·L-1碳酸钾-0.4 mol·L-1乙醇胺复合溶液的吸收效果最好。

2.3 吸收效果的比较

就0.6 mol·L-1碳酸钾溶液、0.4 mol·L-1乙醇胺溶液、0.6 mol·L-1碳酸钾-0.4 mol·L-1乙醇胺复合溶液对烟气中CO2的吸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见图5。

图5 碳酸钾溶液、乙醇胺溶液、碳酸钾-乙醇胺复合溶液对烟气中CO2吸收量的比较

由图5可以看出,0.6 mol·L-1碳酸钾溶液对CO2的饱和吸收量为0.015 mol,0.4 mol·L-1乙醇胺溶液对CO2的饱和吸收量为0.078 mol,0.6 mol·L-1碳酸钾-0.4 mol·L-1乙醇胺复合溶液对CO2的饱和吸收量为0.185 mol。可见,复合溶液对CO2的饱和吸收量要大于两单组分溶液对CO2饱和吸收量的和,表明碳酸钾、乙醇胺在吸收过程中存在正交互作用。

2.4 碳酸钾—乙醇胺复合溶液的再生

对于工业应用的吸收体系而言,再生温度反映了吸收溶液再生需要的热负荷,再生率反映了吸收溶液可循环利用的性能。因此,再生温度、再生率是反映吸收体系再生效率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碳酸钾—乙醇胺复合溶液的再生温度及再生率见表1。

由表1可见,对于碳酸钾—乙醇胺复合溶液,随着溶液中乙醇胺浓度的增大,石灰水变浑浊的温度先降低后升高,但都低于80 ℃,远低于纯碳酸钾溶液的石灰水变浑浊温度(98 ℃),同时再生温度大多高于105 ℃,但仍低于纯碳酸钾溶液再生温度(118 ℃)。这说明复合溶液再生需要的热负荷低于纯碳酸钾溶液的热负荷。其中0.6 mol·L-1碳酸钾-0.4 mol·L-1乙醇胺再生温度最低(105 ℃),再生率最高(98.8%)。

表1 碳酸钾—乙醇胺复合溶液的再生温度及再生率

综合吸收和再生情况,确定0.6 mol·L-1碳酸钾-0.4 mol·L-1乙醇胺为最佳复合溶液。

3 结论

(1)研究了碳酸钾溶液、碳酸钾-乙醇胺复合溶液对烟气中CO2的吸收效果,纯碳酸钾溶液的吸收效果较差,但加入适量乙醇胺溶液后,吸收效果明显得到改善。

(2)碳酸钾、乙醇胺在吸收过程中存在正交互作用,部分复合溶液的吸收效果甚至好于同浓度纯碳酸钾溶液和纯乙醇胺溶液的吸收效果之和。

(3)综合吸收和再生情况,确定0.6 mol·L-1碳酸钾-0.4 mol·L-1乙醇胺为最佳复合溶液,其饱和吸收量最大(0.185 mol)、再生温度最低(105 ℃)、再生率最高(98.8%)。

参考文献:

[1] 夏明珠,严莲荷,雷武,等.二氧化碳的分离回收技术与综合利用[J].现代化工,1999,19(5):46-48.

[2] Parkinson G.Solid adsorbent scrubs CO2from flue-gas[J].Chemical Engineering,2000,107(2):21-24.

[3] 晏水平,方梦祥,张卫风,等.烟气中CO2化学吸收法脱除技术分析与进展[J].化工进展,2006,25(9):1018-1024.

[4] 李清方,陆诗建,张建,等.搅拌法对TEA溶液吸收和解吸CO2的实验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4):48-51.

[5] 肖九高.烟道气中二氧化碳回收技术的研究[J].现代化工,2004,24(5):47-49.

[6] 陆诗建,李清方,张建,等.烯胺溶液吸收和解吸模拟烟气中二氧化碳实验研究[J].应用化工,2009,38(9):1245-1248.

[7] 杨向平,陆诗建,高仲峰,等.基于电位法和酸碱度法的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2):140-144.

[8] 宿辉,崔琳.二氧化碳的吸收方法及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8):79-81.

[9] 费维扬,艾宁,陈健.温室气体CO2的捕集和分离——分离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化工进展,2005,24(1):1-4.

[10] 李桂明,杨红健,贾庆,等.MDEA水溶液脱碳平衡溶解度和动力学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29(4):129-133.

猜你喜欢

碳酸钾乙醇胺吸收量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一体化对玉米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碳酸钾能够提高猪肉品质
菜豆对铜镁钠吸收利用的特点分析
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碳酸钾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真空碳酸钾脱硫废液提取副盐的试验研究
三门核电一期工程二回路pH控制方案研究
四川盐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永成:碳酸钾可作为水溶性肥料的优质原料
5种蔬菜和基质对土壤重金属吸收量及土壤钝化的影响
环氧乙烷下游产品开发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