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节能措施

2012-07-28史维增龙小菊

应用能源技术 2012年3期
关键词:换热站扬程换热器

史维增,龙小菊

(1.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动力公司;2.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

近些年我国的GDP增长较快,但能源消耗量亦增长惊人,我国不仅能源消耗总量大,而且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数倍于发达国家,能源消耗量的增长影响着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持续性;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近30%,而建筑的冬季供暖又占整个建筑能耗的近40%[1]。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概要指出“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我们供热行业要从设计、施工、运行各个方面严格把关,摈弃因循守旧的思想,把节能降耗工作做深、做实,做到低碳供热。

1 设计方面

一个系统其建设初投资及运行成本的高低主要由设计人员控制,合理的设计不仅设备简练、占地空间少,而且其运行成本应该比较低;每个系统都应有一个最简单也是最佳的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在此基础上的任何冗余都会造成建设初投资的提高、系统复杂、运行成本提高及故障点增多,我们设计人员所追求的应该就是这个简单的最佳方案。但由于设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也不一样,就造成了其设计方案与理论的最佳方案之间的差距有大有小。

现阶段行业内的一些设计方案与最佳方案存在较大差距,原因主要是由于有些设计人员不对整个项目负责任,只对自己负责任,设计过于保守,照抄照搬理论数据,照抄照搬前辈的经验,甚至有些设计人员仍在执行过期作废的规范,结果就是最终的设计功能虽然能够达到,但整个项目的经济性很差。

就换热站的设计而言,其具体表现有:

(1)热指标保守估算,不切实际。热指标是供热设计中的基础数据,是重要经济技术评价及控制指标;有些设计人员不认真研究项目的保温结构,计算热指标完全凭经验,凭惯性,已经达到节能要求的建筑按照非节能建筑的热指标进行保守估算,这样得到的热负荷往往是偏大;本人认为这种情况是通病,而不是个例;热指标这种基础数据的不准确,偏大甚至很大,就会造成后面的设计选型结果全部偏大;所以,这是设计浪费的重点,是挖掘节能潜力的重点,是应该严格控制的重点。

(2)换热器选型沿用旧规范,设置备用换热器。换热站有汽-水换热和水-水换热,多数为水-水换热,水-水换热以使用板式换热器最广泛;本人认为换热站应不设置备用换热器的原因有:①现行《城镇供热官网设计规范》CJJ 34-2010第10.3.10.4 条注明,换热器可不设备用;②采暖是季节性的,供热单位能够在非采暖期对其检修、保养;③换热器的故障有内漏和外漏,无论哪种故障,都不会突然爆发,无法维持供暖,而是由小到大,逐渐渗漏,此过程比较慢,所以即使采暖期期间换热器发生故障,一般仍能够维持供暖;即使采暖期期间必须需要更换换热器,供热单位有时间提前做准备,检修所需停暖时间一般约3~4小时即可,用户室内温度波动不明显。

(3)外网循环水泵选型存在流量和扬程都偏大的情况。循环水泵所需流量是根据供热面积和热指标来确定的,现阶段多数工程设计人员热指标仍不按节能后的热指标计算,担心将来不热建设方找设计的麻烦,而是按非节能热指标计算热负荷后还要乘以个保险系数,最终的累加结果就是循环水泵流量偏大。水泵扬程应根据换热站内阻力、外网最不利环路阻力及建筑物内部阻力来选择,而设计人员的流量已经选大了,其在此基础上计算的管道管径也会偏大,计算水泵扬程是也会像计算水泵流量一样一味加大,求保险;最终就是流量和扬程都较大,再靠变频运行降低其参数。一些工程设计人员认为水泵选大一些可以通过变频来解决,更有甚者认为有变频了就是节能了,其实最佳状态应该是水泵工频运行,且管网不需调节即达到水力平衡才是最佳状态,因为水泵在工频运行状态下其效率最高,随着转数降低,其运行效率也在下降。

建筑面积10万平米以下的住宅项目,如果二次管网设计合理,其换热站内二次网循环水泵扬程应该不会超过20 m(具体项目应认真计算),虽然这也是个估算值,但这是一个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值;在很多规模不大的系统其循环水泵的扬程在40 m左右的,非常浪费。

2 运行管理方面

在换热站运行方式上,存在着以下浪费能源的运行模式:

(1)大流量小温差运行;

根据以下公式:

式中:Q——热量,G——流量,Tg——供水温度,Th——回水温度,H——扬程,P——电机轴功率,n——电机转数

得知,向热用户输送相同的热量,供回水温差越大,循环水流量越小,则电机轴功率越小,当供回水温差增大一倍时,所需水流量减少为原来的二分之一,电机轴功率变为原来的八分之一;即,增大供回水温差,避免大流量小温差运行是避免浪费的一点。

(2)疏于热网的平衡调节,为了个别用户反映的不热问题而一味的提高整个系统的温度、增加水泵的出力而造成浪费。

文中就换热站的设计、运行管理提出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1)执行国家现行规范,但不拘泥于规范,因为规范总是滞后于先进技术,滞后于先进管理;应尽量在规范允许的情况下精简设备,特殊情况可以突破规范,例如本人所在单位以前设计的换热站内换热器就不设置备用换热器,按照旧规范不合理,但按照新规范,合理;

(2)热指标认真核实,实事求是,不可不负责任的乘保险系数;

(3)换热器不设置备用,加强非采暖期设备的检查、检修及采暖期对设备的巡检;板式换热器换热系数取3 000 w/m2℃,预留10% ~20%富余量。

(4)一般用户系统其循环水泵不设置备用泵,每套系统单台水泵变频运行,水泵出口无止回阀,单独设置冷备用水泵或与其它换热站共用一台冷备用水泵;重要用户系统布置两台水泵,一用一备,水泵出口无止回阀,切换水泵时工作人员手工操作关闭泵前后阀门,变频运行;不建议多台水泵并联运行。

(5)如果一个系统的热负荷在系统投入运行后不会有大变化(即供热面积基本确定),应选择单台水泵运行,设置变频;如果一个系统的热负荷在系统投入运行后会有较大变化(例如增加或减少供热面积的比例较大),多数情况是换热站设备的选型是按照最终的热负荷进行选型,但实际运行时由于入住率不高,使得实际热负荷偏离设计热负荷较大,这就出现了大马拉小车的水泵低效率运行状态;此种情况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计算所需水泵参数,另安装参数较小的水泵,变频运行,此时泵的选型也应有部分富余量,随着负荷的变化而逐渐调节,当此水泵能力达到满负荷时,可根据负荷增长趋势,重新选择水泵,依次增加水泵能力,而不是“一次到位”,此种情况适用于新入住的住宅小区、将来需要扩建的企事业等单位;变频运行看似新购置了一台设备,实际其节约的电费远远多于购置水泵的费用;一味的崇拜变频调节是不合理的,变频应在合理的范围内调节;对社会整体而言,大马拉小车的低效率运行纯属电能,购置小泵看似多购置了设备,但其运行成本降低,最终的综合成本是明显降低的。

3 结语

当然,供热系统由于热用户的供热面积不稳定,安装质量有差距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下,绝对的合理方案是很难达到的,我们追求的是与理想状态的最小差距;这需要设计者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管理经验,更要有对项目负责的态度,而不仅仅是对设计者自己负责任。

[1]王金墩姜再柱丹麦城市集中供热概况及对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启示[J]《区域供热》2011年第四期51-53.

猜你喜欢

换热站扬程换热器
给水泵扬程曲线斜率的研究实践
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模拟研究
轴流泵装置性能曲线马鞍形区的特点及应用
城市供热模块化换热站的设计与运行技术研究
青岛地区水平埋管换热器换热特性分析
关于热网换热站节能监管与应用探究
集成式微通道换热器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基于S7—200PLC的热力公司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地源热泵换热器集中控制系统
换热站节能降耗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