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患儿输液的护理体会

2012-07-27闫志芬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2期
关键词:输液依从性护士

闫志芬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对于儿科病的治疗,静脉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方法,而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也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小儿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患儿紧张、恐惧及对治疗的抗拒影响穿刺成功率,而在门诊输液中能否顺利穿刺输液成功,直接影响着护患之间的关系[1]。如何解除患儿的紧张情绪,提高穿刺依从性和成功率成为我们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11年1月—2012年3月间我们对门诊输液的5~8岁的患儿给予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3月间在门诊输液患儿300例,男144例,女156例,年龄5~8岁,平均(6.3±2.1)岁。患病类型:呼吸道感染62例,腹泻39例,支气管肺炎102例,急性扁桃体炎31例,发热原因28例,其它38例。将两组患儿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液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创造舒适输液环境 输液室应光线明亮,干净整洁、设施齐全、幽雅舒适,趋向家庭化和乐园化,输液室墙壁布置儿童喜欢的卡通漫画或者幼儿自己创作的图画,挂上一些可爱的小动物,专门开辟游戏天地,有各种玩具、图书、室内放置绿色盆景,播放歌曲或者动画片吸引患儿的注意力。

1.2.2 患儿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的特殊性,自我控制能力差,对输液的恐惧害怕而在静脉输液时出现哭闹、打人、骂人、甚至逃跑,拒绝输液,使静脉输液依从性很差。护理人员与患儿用心沟通,带领患儿参观输液环境,介绍与其他小朋友认识,一同看漫画书、做游戏、讲故事等活动取得患儿的好感及对护士的信任。输液前选出勇敢型的患儿用语言鼓励先进行静脉穿刺,给其他患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对于胆怯型患儿,不要进行责怪,而是要采取鼓励引导的方法淡化疼痛意境[2],在穿刺过程中家长配合转移患儿注意力,并且因势利导,使患儿身体放松,用鼓励的话语多夸奖保护其自尊心,使患儿建立自信心,更好地配合穿刺。

1.2.3 患儿家长心理护理 小儿患病,家长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的心理,对护士迫切要求能够“一针见血”,因此,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过硬的心理,一定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在选择血管时要有耐心,能够集中精力,不受外界干扰。在穿刺之前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要求家长在穿刺的过程中,帮助护士做好患儿的心理工作,争取患儿的配合。另外,当静脉穿刺1~2次失败时,应更换上级护士,以免给患儿及家属留下终身的不良的印象,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1.2.4 穿刺注意事项 小儿静脉穿刺时应选择好部位和血管,避免在骨隆突处、关节部位、静脉活瓣处穿刺[3]。操作过程中动作应轻、快、稳,血管不显示时,轻拍或轻轻揉搓使血管显露。在穿刺过程中可根据经验,适当调整进针深浅,穿刺时,必须绷紧皮肤,手部静脉穿刺时,病人握拳自然放置,护士用手将其固定成背隆拳空的握杯状后穿刺,由于患儿好动,穿刺成功后须妥善固定,幼儿可于穿刺部位下面上夹板,再用胶布固定两边和中间敷贴处,既能防止针头自动脱出,又能防止患儿将针头扯出[4]。

1.2.5 输液中护理 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对输液患儿的巡视工作,防止局部受压及穿刺部位的肢体过度活动,保证输液顺畅。由于患儿输液过程中常出现躁动或不断更换体位,容易影响输液速度,或者有些患儿比较好奇,自己调整输液速度,护士应增加巡视次数,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评定标准

采用FLACC量表和Wong—Baker笑脸量表让患儿对自己感受到的疼痛进行评估,两份量表均计0~10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明显。依从性量表分值计0~2分,分值越高代表配合越好,满意度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穿刺时疼痛、依从性及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依从性评分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穿刺穿刺时疼痛、依从性及满意度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儿穿刺穿刺时疼痛、依从性及满意度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FLACC评分Wong-Baker评分依从性评分 满意度评分观察组 150 1.62±1.21 2.83±0.49 1.85±0.24 95.76±1.22对照组 150 2.58±1.63 4.02±0.43 1.42±0.38 85.85±5.66 T值 -6.45 -10.82 6.54 13.22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儿穿刺时合作及一次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合作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穿刺时合作及一次成功率比较[人(%)]

3 讨论

小儿由于疾病造成的不适,以及来医院后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惧使患儿更加烦躁不安,穿刺时哭闹不配合,儿科护士要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一针见血的操作技能,工作中有爱心、耐心、细心、同情心、以赢得患儿及家长的满意。我们通过对门诊输液患儿采取舒适护理,得到了患儿及家长的认可,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患儿家长对医院的满意度,改善了医患关系。

[1]李毅萍,龚俊霞,黄春芳.静脉输液患儿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5):79-80.

[2]王娟.患儿静脉输液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1005-1007.

[3]席慧玲,冯群爱.患儿静脉穿刺成功与输液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199.

[4]潘华明.患儿哭闹不安时的静脉输液技巧[J].吉林医学,2011,32(32):6953-6954.

猜你喜欢

输液依从性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