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种手部清洁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12-07-27王良英肖鹏飞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2期
关键词:医源性消毒液手部

王良英 肖鹏飞 沈 萍 曹 敏

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三科,湖南长沙 410007

保持手卫生是医务工作者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临床中,部分医护人员对手卫生在预防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医源性感染的出现,影响了治疗效果。该院从2011年3月使用快速手消毒液进行手部清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在班护士30名,分为3组。快速手消毒液组10例、1:20碘伏洗手法组10例、传统洗手液组10例。

1.2 方法

1.2.1 实验方法 在洗手前,检验3组计60只手的菌落数,3组无统计学差异后(P>0.05),进行对照试验。3组分别采用快速手消毒液、1:20碘伏消毒液、传统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在洗手后5 min采样,检验细菌菌落数。所有护士重复采样15次。

1.2.2 采样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有关于医护人员卫生标准进行采样。采样过程中,要求护士的五指并拢,然后使用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来回涂擦指根到指端间部位,并不断转动棉签。剪去手接触的部位,然后放入试管中进行检验。试管内装入5 mL生理盐水。

1.2.3 检验方法 将采样棉球装入拭子管,振打80次后,取1 mL样水倾注平皿,并倾注普通琼脂液。在37℃恒温箱培养1 d后,开始菌落总数计数。计数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以免遗漏。在镜检中,如果发现革兰阳性球菌,需采用玻片法进行触媒实验。

1.2.4 评价方法 以除菌率作为评价指标。除菌率=(处理前菌落数-处理后菌落数)/处理前菌落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种洗手方法的除菌效果见表1。

3 讨论

医源性感染是病人感染的主要来源。有效预防医源性感染可以减少对病人的危害。手部清洁是医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因此加强护士的手部清洁,采用有效的手部清洁手段对于预防感染具有重要意义。1:20碘伏洗手法目前在医院手部清洁中运用较广。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除菌效果,而且对护士的刺激性较小。从本研究来看,1:20碘伏洗手液的除菌效果较好,除菌率达到了95%。不过,1:20碘伏液在多人洗手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交叉感染,因此需要经常更换。快速手消毒液便于携带,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从本组资料来看,使用快速手消毒液后,护士的除菌率达到98.8%,明显优于1:20碘伏组和自来水下消毒的除菌率。不过,快速手消毒液在使用成本上并不具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快速手消毒液的使用。但是,从患者治疗质量、预防医患纠纷等方面考量,快速手消毒液应该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使用,从而更好的服务患者,预防医源性感染。

表1 3种处理方法菌落数、除菌率比较(cfu/cm2,%)(s)

表1 3种处理方法菌落数、除菌率比较(cfu/cm2,%)(s)

注:*表示与传统消毒液组有显著差异;△表示与1:20碘伏消毒液组有显著差异。

98.8*△95.0*78.9组别 处理前 处理后 除菌率快速手消毒液组1:20碘伏组传统消毒液组227.37±12.70 224.21±14.21 225.18±12.74 2.74±2.29*△11.30±4.22*47.58±6.19

综合本研究的结果,3种消毒方式都有一定的除菌效果。但除菌效果有显著差异。快速手消毒液除菌率最好,接近99%。1:20碘伏液的除菌效果次之,为95%,传统的自来水下消毒除菌效果最差,除菌率仅为78.9%。从除菌效果来看,应该在医院中大力推广快速手消毒液进行消毒。不过,考虑到快速手消毒液较高的使用成本,在一些乡镇等基层医院,可以使用流动水下洗手和1:20碘伏液进行手消毒。

[1]李利红,孟昕,杨金慧.不同洗手法对院内新生儿重点陪护人员手部清洁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5).

[2]肖年英.临床护士不同手部清洁方法监测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2).

[3]温泉.三种手清洁消毒方法的效果研究[J]. 护理研究,2010(3).

[4]陈祥莺,陈祥燕. 护理人员3种洗手方法的实验观察与分析[J]. 全科护理,2009(17).

猜你喜欢

医源性消毒液手部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NICU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84消毒液
消毒液上锁(大家拍世界)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经气管切口误吸医源性呼吸道异物3例护理缺陷分析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发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