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面板门限模型检验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非线性效应

2012-07-25乔发栋

统计与决策 2012年11期
关键词:门限促进作用度量

乔发栋,庞 丽,王 铮

(1.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 710061;2.北京星地恒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192;3.郑州大学 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 451191)

1 企业创新能力的度量

度量企业创新能力的各种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单一指标主要着重考虑企业创新能力特征的某一方面,使用能够体现这一特征的指标来度量企业创新能力。复合指标使用的是一个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在对企业创新能力多方面特质相关因素进行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能比较全面得反映出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在单一指标方面,学者们大都考虑自我雇佣比率、所有权比率、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企业的进入退出率和市场参与创业的人数等指标。自我雇佣比率是自我雇佣者占劳动力的比率。Grilo和Irigoyen(2006)使用15个欧盟成员国和美国的调查数据,运用该指标探讨了潜在和实际的企业创新能力。Yu(2008)、何予平(2006)等学者认为一个地区拥有较高的企业进入和退出比率,则说明该地区的企业家活动活跃,该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丰富,所以他们使用企业进入比率作为度量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

由于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因素,因此许多学者在度量企业创新能力时使用复合指标。Covin和Slevin认为,“具有企业创新能力(Covin和Slevin将这种公司层面的企业创新能力称之为企业姿态)的公司是愿意冒险的,有创新的,而且积极主动的”。他们认为应该将企业创新能力度量的重点放在获取资源的困难程度上,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体现在企业具有的创新性、开拓性和冒险性等企业行为。他们提出的C—S模型设计了如下几个纬度和具体指标:外部变量,包括企业所处技术环境、环境的推动力、环境的阻力和企业在行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等分变量;决策变量,包括目标性决策和公司的商业运作和竞争策略两个分变量;内部变量,包括高层管理价值观和理念、组织资源和能力、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四个分变量;公司表现,包括增长和获利两个分变量,应用销售增长率、资产回报和利润—销售比等财务指标衡量。

表1 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Brown和kirchhoff(2007)在C-S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企业增长、环境的阻力、环境的贡献、企业获得资源的能力等几个纬度。Robinson et al设计了创业态度倾向量表,使用75个问项提取了创新、成就感、自我激励和个人控制四个维度。Lumpkin和Dess提出了创业导向的五个维度:自治性、创新性、冒险性、先动性和竞争侵略性。国内方面,陈忠卫(2006)首先提出创业团队企业创新能力概念,并将创业团队企业创新能力的本质特征提炼成四个维度:集体创新、分享认知、共担风险、协作进取。欧雪银(2007)从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公司水平三个层次选取相关指标,建立了一个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度系数方法测量了我国1995~2004的企业创新能力水平。蔡华、于永彦、蒋天颖(2009)分析表明,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包含5个维度,分别是创新精神、学习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和责任精神。

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变量对于本文的研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通过借鉴刘亮(2008)的研究工作,本文在C-S度量指标和GEM度量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有关度量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和企业环境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来度量企业创新能力。具体内容见表1。在建立上述指标体系之后,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提取,使用1998至2010年的相关数据,在对指标体系中各变量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给企业创新能力的各因素赋值,从而测度了各地区企业创新能力的取值。

2 实证分析

2.1 模型设定

Hansen提出的面板门限(PTR)模型认为结构变化内生于经济系统当中,并通过内生的方式,在模型中引入一个关于门限变量的示性函数以考虑截面异质性。当门限变量qit超越门限值γi时,模型发生结构性突变,模型按照门限值将不同的截面个体分割为不同的区制,每一个区间用不同的回归方程表达,并分别估计得出各区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变量间更为准确的关系。

因此本文建立的单门限面板门限模型为:

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E是测度的是企业创新能力,解释变量SK、SH分别表示对FDI质量有重要影响的物质资本投资率和人力资本投资率:解释变量G作为制度性指标测度了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额;解释变量F表示地区人均实际利用的FDI,I(⋅)是示性函数,当括号中的条件成立时,I(⋅)取值为1,否则为0。根据门限变量qit小于或大于门限值γ,观察值被分割为不同的区制。εit为随机误差项,具有零均值与同方差。为了进一步研究FDI与我国不同地区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将呈现何种非线性关系以及FDI对东道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否会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具有门限特征两个问题,在本文的研究中,门限变量qit分别被设定为F和y。其中,门限变量设定为F用于研究上述非线性关系;门限变量设定为y用于研究是否具有门限特征。

如果考虑到存在两个门限的情况,则模型将扩展为:

2.2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等数据,考察1998~2010年我国29个省市的经济指标。考虑到相关省市数据的可得性问题,我们去掉了西藏与重庆。

2.3 结果分析

表2表明全国方程、中部方程和西部方程均存在双门限效应,而东部方程仅存在单门限效应。计量结果分析如下:

表2 模型的门限效应检验

表3 以y为门限变量的模型估计结果

表4 以FDI为门限变量的模型估计结果①参照严冀、陆铭、陈钊(2005)的做法,本文将全部省市分为东部、中西部两大地区来分别加以分析,具体来说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西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广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

(1)全国范围存在双门限效应

从表3可以看出,两个门限值都存在,分别是2635.39元和3421.94元。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非线性作用因人均GDP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双门限效应。具体来说,这种双门限效应表现为:当人均GDP低于2635.39元时,产生负面阻碍效应;当人均GDP高于2635.39元而低于3421.94元时,产生积极促进效应,并且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长,这种效应也在不断提高;而当人均GDP高于3421.94元时,促进作用将出现明显的跃升。

(2)东中西三大地区的门限效应

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随着FDI流入量的不断增加,FDI对地区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单门限特征。在被门限值所分割的两个子样本区间内,FDI与地区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但随着FDI流入量的不断增长,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在不断减小。具体来说,东部地区的门限值是地区人均实际利用FDI194.41美元,当地区FDI流入量超过这一门限值后,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将会出现明显的减弱。因此在东部,FDI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着边际效应递减的促进作用。原因在于,一是东部地区的市场化改革进行的相对彻底,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较大作用,因此有助于FDI通过竞争效应、示范效应与溢出效应会对地区企业家的竞争意识与创新创业精神产生较大的培育作用;二是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比较好,人们的观念相对开往,能够较好地接受外来先进的思想观念,因此能够有效吸收FDI带来的竞争精神与市场意识等先进思想,这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是有很大益处的;三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大部分省份已跨过FDI发挥积极作用的门限(人均GDP2635.39元),因此具备了吸收FDI外溢效应的良好基础。至于促进作用会出现递减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对外开放与市场化改革进程相对较早,地区企业创新能力水平已相对较高,FDI对企业创新能力所能发挥的促进作用已相对较小,所以才会现边际效应递减的情况。再者FDI一般会更多地进入第二、第三产业,而东部这两个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此随着FDI的不断流入,我国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差距会较快的缩小,使FDI竞争与示范效应发挥作用的空间逐渐变小。实证结果同时表明,在东部物质资本投资率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人力资本投资率和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这两个变量都会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我国中部地区随着FDI流入量的不断增加,FDI对地区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样具有门限特征。具体来说,中部地区的门限值分别为地区人均实际利用FDI7.53美元和9.53美元。如果地区人均实际利用FDI低于7.53美元,则具有抑制作用;地区人均实际利用FDI超过7.53美元之后,则存在促进作用。但当地区人均实际利用FDI超过9.53美元之后,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会减弱。实证结果说明,在中部地区,FDI的流入对地区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短期抑制和长期培育效应。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FDI流入的初期,外资企业凭借其垄断竞争优势与超国民待遇在市场竞争中会对本土企业形成较大冲击。由于FDI一般会进入第二、第三产业,而这两个产业在中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本身就相对较低,因此更加会受到较严重的冲击,形成FDI对当地企业的挤出效应,减少企业家利润,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打压作用。并且在FDI流入初期,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并未超过FDI发挥积极作用的门槛,因此并不具备高效消化吸收FDI溢出效应的基础条件。同时由于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相对较低,人们的思想观念还相对保守,接受新观念的能力不强,因此会对FDI发挥培育作用产生不利影响。但是,随着FDI流入的不断增加,在长期,FDI的正溢出效应会逐渐显现出来,FDI的外溢效应会促进完善市场机制的形成,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通过市场竞争,FDI会挤出低效率的企业并促进高效率企业的不断涌现,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会逐渐被激发出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观念的不断开放,对FDI外溢效应的吸收也会不断增强,这也将有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但是在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地区企业创新能力的快速形成的情况下,FDI发挥促进作用的空间也在逐渐变小,边际效应也会逐渐减弱。实证结果同时表明,在中部物质资本投资率、人力资本投资率和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都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西部地区同样存在FDI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门限效应。西部地区的门限值分别为地区人均实际利用FDI1.36美元和3.89美元。在地区人均实际利用FDI低于1.36美元这一区间,存在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当地区人均实际利用FDI位于1.36~3.89美元这一区间时,同样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抑制程度会有所下降;当地区人均实际利用FDI超过3.89美元之后,出现促进效应,但并不显著的。西部地区的情况和中部地区的情况相似,同样是在短期FDI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打压作用,在长期会促进地区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程度等方面都比较接近。但是由于西部在上述几方面都还相对比较落后,并未跨过FDI发挥积极作用的门槛,因此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所带来的更多是负面冲击,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或者说西部地区还并未达到FDI显著发挥外溢效应的阶段。只有当西部在上述几方面发展的更好时,才有可能更好地接受FDI的外溢效应。实证结果同时表明,在西部物质资本投资率、人力资本投资率和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也同样都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 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非线性作用具有显著的双门限特征,并且只有当人均GDP超过3421.94元时,促进作用才会出现显著的飞跃;第二,本文研究发现随着地区FDI流入量的不断变化,FDI与东中西三个地区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之间均呈现具有明显门限特征的非线性关系。在东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发挥着边际效应递减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均具有短期抑制和长期培育效应,并且在西部地区FDI的培育效应并不显著。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为了更好地规范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从宏观经济整体层次上来说,应该努力提高全国人均GDP水平,为这种促进效应准备好必要的物质基础。而从三大地区来看,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门限特征来确定各自不同的引资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应积极引导外资进入新产业、新领域,通过创新争取实现领先世界的先进技术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应重点引进世界高水平的科学技术,通过创新努力实现对现有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使之追赶上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最终实现我国整体创新能力的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 Atta Badii,Amir Sharif.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Jnowledge Inte⁃gration for Enterprise Innovation[J].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9,16(2).

[2] Backer,K.D.,Sleuwaegen,L.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rowd out Domestic Entrepreneurship?[J].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3,(22).

[3] Barbosa,N.,Eiriz,V.The Role of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Entrepreneurship[J].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07,5(3).

[4] 蔡华,于永彦,蒋天颖.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测量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16).

[5] 陈继勇,盛杨怿.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12).

[6] 何予平.企业创新能力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C-D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6,(7).

[7] 刘亮.企业家精神的度量及其度量方法的改进[J].世界经济情况,2008,(4).

[8] 欧雪银.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灰色关联度系数的测量[J].求索,2007,(11).

[9] 王睿.影响我国区域创业水平的关键因素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0.

猜你喜欢

门限促进作用度量
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
鲍文慧《度量空间之一》
基于规则的HEV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小议良好师生关系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随机失效门限下指数退化轨道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VoLTE感知智能优化
代数群上由模糊(拟)伪度量诱导的拓扑
基于Neyman-Pearson准则的自适应门限干扰抑制算法*
突出知识本质 关注知识结构提升思维能力
工程财务管理中会计审计的促进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