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外资利用问题探析

2012-07-17姚燕燕

台湾农业探索 2012年2期
关键词:增加值外资福建省

姚燕燕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1 福建省外资利用的基本情况

福建省作为最早开放的几个省份之一,利用外资的规模及增长幅度呈不断上升趋势。1979年,福建省外资利用仅为83万美元,到2010年实际外资利用数额为103.16亿美元。但从总量排名上看,福建利用外资总量在全国的排名不断下滑。改革开放初期,福建实际外资利用总量名列全国第二,仅在广东之后[1],而自1996年开始,福建省吸收外资每况愈下,至2010年福建外资利用的总量居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之后,尤其是与江苏、广东差距甚大。

一般而言,一个地区吸收的外资额与该地区的经济规模 (通过GDP来衡量)成正比[2]。因此,可通过外资利用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消除地区规模差异的影响因素,准确反映福建外资情况。然而从利用外资的相对量看,福建这几年的排名也不断下滑,2008年其相对比重仅居于辽宁之后;而2010年 (图1),福建实际外资利用相对比重已经居于最后一位,可见福建省外资经济贡献率呈低迷状态。

图1 我国主要省 (市)外资投资比重

2 外资利用对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外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可以弥补地区资金缺口,还能带来先进生产经验、管理理念,带动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等。本研究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具体了解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外资的作用。

我国外资利用的形式有三种: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 (FDI)、外商其他投资。而外商直接投资所占份额最大,为最主要的形式。因此,本研究采用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外资利用的核心指标。一般而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表现指标分三类:第一类是地区经济增长类。一、二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财政收入等。第二类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类。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人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第三类是人民生活类。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服务业从业人员人数,农民人均纯收入等[3]。

2.1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就是一种数据压缩手段,把多个变量降维成少数几个变量[4],以便研究。采用福建省1987~2008年相关数据,用SPSS 13.0软件先对以上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 (表1)。

表1 解释的总方差

从表1可知,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高达90%以上,说明前三个主成分已基本包含了全部指标具有的信息,且降维效果较好。因此选择前三个主成分作为评价指标,我们设三个主成分分别为F1、F2、F3,并计算出特征向量,因子载荷矩阵(表2)。

从表2可得,各个原变量对各个主成分的影响较为平均,对于第一主成分,服务业从业人数、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对第一主成分的影响较大,是一项比较人民生活类的综合指标,因此将第一主成分归为人民生活类;对于第二主成分,大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各类科技从业人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将第二主成分归为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类;对于第三主成分,其主要影响力集中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社会固定资产以及财政收入,因此可以归为经济增长类。同时,可以通过主成分得分矩阵得出每一项变量在各个主成分中所占的比例 (表3)。

表2 旋转成分表

表3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通过表3可相应的得出每个主成分的构成方程式:

F1=-0.081×第一产业增加值-0.239×第二产业增加值+0.162×第三产业增加值-0.255×全社会固定资产-0.206×财政收入-0.514×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0.038×各类科技从业人员+0.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735×服务业从业人数+0.660×农民人均纯收入+0.381×城镇职工平均工资

F2=-0.465×第一产业增加值+0.374×第二产业增加值-0.004×第三产业增加值+0.507×全社会固定资产+0.505×财政收入+0.947×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0.383×各类科技从业人员+0.0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871×服务业从业人数-0.719×农民人均纯收入-0.321×城镇职工平均工资

F3=1.067×第一产业增加值+0.187×第二产业增加值-0.053×第三产业增加值+0.017×全社会固定资产-0.081×财政收入-0.135×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0.248×各类科技从业人员-0.0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096×服务业从业人数+0.017×农民人均纯收入-0.017×城镇职工平均工资

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将上述多个指标压缩成三个主成分F1、F2、F3,分别归类为人民生活类、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类、经济增长类以契合地区经济发展的指标,便于下面的实证分析。

2.2 实证分析

对外商直接投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用软件Eviews 3.0检验外资 (X)与三个主成分 (F1、F2、F3)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外资分别与三个主成分是否存在长期关系,采用EG两步法可得出回归方程如下:

通过对其各自残差的ADF检验 (表4),可以得出人民生活类、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类、经济增长类与外资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由表4可知,福建省外商直接投资 (FDI)与人民生活类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与经济增长类存在协整关系;而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类不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福建省利用外资的技术渗透效应不明显。

表4 残差单位根检验

对存在协整关系的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表5)。从表5可以验证FDI是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因,同时也可以知道外资引进对人民生活以及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会立即显现出来,而是具有5年的滞后期。

综上所述,一方面福建省外商直接投资对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服务业从业人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等领域具有积极的贡献,但是这些作用必须在外资投入滞后5年才能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外资对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却不是很明显,二者不存在长期关系。这说明我省外资利用存在障碍,使得外资的积极作用有所削弱,需要我们更进一步深思和探讨。

表5 格兰杰因果检验

3 福建省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外资利用的产业分布不合理

福建省第一、三产业在外资利用所占份额偏低,而第二产业始终占据着主要份额。2010年,FDI合同金额为737557万美元,其中第二产业投资金额占62.40%,第三产业占35.29%。而第一产业仅占3.31%,但从总体上看农业外资利用比重是上升的,1992年农业外资利用仅占1.28%;第三产业的外资利用相对于09年有所下降,2009年投向第三产业的外资比重为36.56%。外资在行业间分布的不平衡会加剧我省产业投资结构的偏差,导致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导致供求结构错位,出现结构性过剩,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3.2 外资利用的区域间分布不平衡

从区域分布来看,福建省外资主要集中于福厦泉等地带,而三明、南平等内陆地区的FDI严重滞后。据统计,2010年厦门FDI历史可比口径为226449万美元,占全省FDI总量的21.95%,泉州FDI占全省总量的24.15%,福州FDI占全省总量的24.06%。而三明、莆田、漳州、宁德等地区外资利用不足10万美元。外资在区域之间分布的严重失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相辅相成的,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往往引进的外资就较多。福厦泉地区利用基础设施和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抓住国际资本快速转移的机遇,招商引资取得很好的业绩。而闽西北地区的思想观念较为落伍,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内部环境欠缺,在引资方面与沿海地区的落差较大[5]。这将不利于整个海西区协调发展,造成海西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3.3 外资利用质量不佳

福建省外资利用质量不佳表现为:(1)大型跨国企业项目仍较为稀缺。截至2006年,高质量的世界500强企业只有80多家在福建落户[6],其中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地区总部几乎为零,高端产品的生产和研发机构引进更为滞后。(2)外资粗放型利用,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多年来为了争夺国际资本资源,福建省在 “让利竞争”中不惜以低于成本的 “规模用地”或巨额补贴等政策来吸引外资,不仅加剧了争夺土地的矛盾,还导致国内饱和行业的恶性竞争[7],加大资源与环境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粗放型高增长模式,福建外资大多投向低附加值的加工业以及高耗能的行业,特别是制鞋基地莆田、泉州一带,各地 “潺潺流水”的鱼米之乡已消失匿迹。

3.4 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

理论上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促进当地技术或生产力进步,会带来正的技术外溢效应。然而跨国公司为了保证市场竞争优势,在东道国投资过程中通常会严密锁定核心技术,防止泄露。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中的熟练劳动力和内资企业的优秀人才资源被跨国公司占用,造成内资企业生产能力的下降,刺激了FDI技术负向竞争效应的溢出[8]。

由以上实证分析可知,虽然福建外资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其对福建省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类并无长期协整关系,福建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并不明显。目前我省较大规模的本土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主要是组装产品,其核心技术在国外,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较少。

4 福建省提高外资利用效益的对策

4.1 依托 “海西经济区建设”,扩大外资利用规模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旨在依靠海峡两岸、长三角、珠三角的资源优势和本省的制造业优势,构筑国际产业接轨平台,加快福建经济融入泛珠三角经济板块,并带动闽西北经济腹地的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是要把沿海地区的资源重新整合,形成吸引外资的集聚效应。这一宏伟构想吸引了许多外商来福建投资兴业,一大批项目落户福建。因此应该继续以 “海西经济区建设”为依托,加快构筑福建外资利用的新高地。

4.2 拓宽外资利用领域,大力引进服务业领域外资项目

福建外资主要投向制造业,而服务业的外资利用相对滞后。因此应该突破外资利用领域,引导外资更多地流向服务业,做大做强服务业;应该加大对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业的开放,鼓励大型的跨国金融财团以合资和开设分支机构等形式进行投资,鼓励跨国公司参与对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保险、证券业的改造[9]。

4.3 出台行之有效政策,引导外资向闽北地区流动

福建外资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地带,但广大的内陆地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优势。为此政府应制定有效政策,降低闽北地区的投资门槛。在政策导向上,闽中南地区应注重以电子、信息、机械、石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吸引外资的重点优势,而在闽西北地区则应以促使引资方式的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形式为重点,特别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着力引进资源加工型外资项目[5],努力平衡外资的区域分布,以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4.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集约型外资利用

要积极响应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号召,加强自主科研能力培养,有意

识的鼓励企业发展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同时提高外资的引进质量,注重吸收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外资项目,严格限制破坏生态环境和高耗能的项目。充分依托现有企业招商引资,通过鼓励以外商企业增资扩股为引资主要方式,来实现 “零土地”招商,实现外资利用集约型。

[1]程水红,方胜强 .当前福建外资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论坛,2008 (20):22-24.

[2]初春莉 .东北三省外资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10):18.

[3]李汝 .外资利用对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J].江海纵横,2008 (5):78.

[4]韩明丹,朱金生 .中部地区FDI产业选择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31(5):813-814.

[5]李富 .福建外资利用对策研究 [J].亚太经济,2004(6):82-85.

[6]王银细 .福建外资利用问题的思考 [J].发展研究,2006(8):18-21.

[7]翁东玲,全毅 .全面提升福建外资利用质量与效益研究 [J].东南学术,2008 (6):131-136.

[8]汪婷,汪琦,余新平.FDI对于我国制造业部门内资企业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 [J].专题研究,2009(13):89-91.

[9]胡日东 .当前福建外资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宁夏大学学报,2004,26 (2):109-110.

猜你喜欢

增加值外资福建省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