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天牛研究核心期刊载文计量分析

2012-07-10李文娟黄大庄

河北林业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天牛生物防治林业

杨 照,李文娟,黄大庄

(1.河北小五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蔚县075000;2.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1)

天牛科属昆虫纲、鞘翅目,为一个大科。目前,全世界已知种类超过2万种,我国记载了2290种。天牛种类多、分布广、危害普遍,几乎每一种树木都受不同种类天牛的侵害。天牛以幼虫危害为主,钻蛀树干、枝条、根部,往往造成树木衰弱或枯死。成虫有的也要取食花粉、嫩枝皮、嫩枝、叶、根、果实等,也能造成枝条枯死。

近些年来,我国有关专家对天牛类害虫进行了广泛研究。为了了解研究动态,有必要对研究文献的规律进行探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笔者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我国近年来收录的核心期刊关于天牛研究的文献数量、年代和研究主题分布、期刊分布、核心作者群分布、核心作者单位等进行分析研究[1~3],以揭示我国天牛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现状,为天牛研究提供文献资源。

1 材料与方法

以中国学术期刊数据为统计分析源,以“天牛”为关键词进行查询,将检索到的1994~2010年的17a间与天牛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汇总,删除重复文献和新闻报道,将整理后的文献数据用EXCEL套录成数据库,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发表期刊、发表时间和内容进行分析[1~3]。

2 结果与分析

2.1 天牛研究论文发表年代分布

通过检索得到天牛研究文献有效篇目1010篇,1994~2010年我国核心期刊发表的天牛相关论文数量稳定增长,2008年最高,达83篇;2009年发表相关文献于核心期刊上文章为40篇,2010年又大幅回升,论文数量达到80篇以上(图1)。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一是相关研究论文的产出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收录有一定时滞;二是近年来国内对天牛的相关研究力度逐渐增高。综上可知,从1994年天牛研究论文31篇、发文期刊仅限于19种,到2010年论文达80篇以上、发文期刊27种,说明我国关于天牛的研究17a来有较大进步。

图1 1996~2010年天牛研究文献年代数量与发文期刊分布

2.2 研究领域分布

在检索到的1010篇文献中,对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表1),研究内容分生理学、分类学、生态学、生物学、形态学、生物技术、生物防治、林业技术措施、检疫、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综合治理、综述及其它等14个领域。其中生物学、生态学、生物防治及综合治理方面文章较多,这4个领域共541篇,占53.56%。从年度变化可以看出,生物学特性方面较为稳定;生态学方面逐渐增加,说明有关研究在不断加强;生物防治文章也是逐渐增加且幅度明显,说明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环境的条件下,生物防治是发展趋势;综合治理文章多为一般报道和林间试验;生物技术方面从无到有,但数量还是不多,是今后应该加强的领域。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林业技术、检疫较为稳定,文献占21.49%。另外,其他的如形态、分类、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发文量只占了13.17%,说明关于天牛这几方面的工作一直也在进行,但是其基本知识已经被掌握。总之,通过对近17a文献研究领域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林业工作者,在天牛研究方面,注重综合治理和生物防治,同时对天牛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等方面的了解有所加强。

表1 不同研究领域论文数量分布

2.3 主要期刊分布

对天牛研究文献涉及的核心期刊进行统计(表2)。结果发现,17a来共有108种核心期刊发表天牛研究论文,有28种期刊发表论文在10篇以上,这28种期刊共发表论文825篇,占论文总量的81.68%,可视为天牛研究文献分布的主要期刊。有13种期刊发表论文在20篇以上,这13种期刊共发表论文603篇,占论文总量的59.70%,可视为天牛研究文献分布的重要期刊。其中《中国森林病虫》为160篇,占核心期刊发文量的15.84%,为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期刊;其次为刊登20~77篇的期刊12种。还有15种期刊发表10~19篇文章,分别为《中国南方果树》、《四川林业科技》、《西北林学院学报》、《林业科技通讯》、《安徽农业科学》、《林业科技》、《动物分类学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浙江林学院学报》、《西南农业大学学报》、《陕西林业科技》、《林业实用技术》、《中国果树》、《福建林学院学报》、《北方园艺》。

表2 主要核心期刊分布情况

2.4 研究文献产出单位分析

通过对作者第一单位的分析,共分布于383个单位。根据每个单位发文数量分析,得到5个天牛研究文献核心单位,它们是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西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发表论文在40篇以上,其中以南京林业大学发文量最多,共63篇。除西南大学为天牛分类中心单位外,其余4个单位均为研究天牛治理为主的大学。其次是发表10~23篇的单位12个(见表3)。

2.5 天牛研究的核心作者分析

表3 主要第一作者单位分布

表4 我国天牛研究文献核心作者群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从13个研究主题揭示了近年来我国天牛科研水平及成果,基本反映了我国天牛研究的现状。近十多年来我国天牛研究取得巨大进步。在生物学、生态学、生物防治及综合治理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对天牛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天牛生态学特性、生物防治领域是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文献量呈不断上升趋势,生物技术方面虽是热门领域但有待于加强。天牛研究总文献量虽然较大,但研究单位较集中,还有多数作者只发表1篇文章,很多是生产报道性的文章,在理论方面需要结合林业生产需要进一步研究。相信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科研经费不断增加,会有更多成果出现,为天牛灾害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方良,李纯厚,贾晓平.马尾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7):94.

[2]高洁等,杜克久.我国杨树研究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1064-21065.

[3]郑敬业.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7):462-466.

猜你喜欢

天牛生物防治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天牛到底有多牛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land produces
黑黄花天牛
巨型昆虫——天牛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