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西安科技大市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

2012-07-07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中国科技产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西安市高新技术西安

◎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产业联盟签约仪式

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这一战略布局,对于提升关中-天水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在西部乃至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国家战略层面对西安确立的新的发展定位,也是西安发展新的历史机遇。面向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目标,以建设科技大市场为突破口,西安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创新。

建设西安科技大市场,搭建科技资源统筹平台

面对西安科技资源分散、分隔、分离的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10年12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西安统筹科技资源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原则和路径,确定了以建设西安科技大市场为突破口统筹科技资源的6大任务。

2011年4月,由西安市科技局牵头,与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共同建设的西安科技大市场正式启动运行。大市场由“一厅一网”构成,通过科技资源信息网络平台和大市场服务大厅为西安地区科技资源聚集、整合、对接、共享服务。科技大市场按照“立足西安、服务关天、辐射全国、联通国际”的发展思路,围绕促进技术交易、推进设备共享、政策集成服务、科技合作交流等主要功能开展工作。大市场运行近一年来,科技资源集聚统筹效果逐步显现。

一是技术市场交易额大幅攀升。2011年,全市共成交技术合同10783项,成交金额204.52亿元,比2010年增长108%,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二是大型科研设备共享实现突破。截至目前,入场可共享大型设备2007台套,为企业提供加工、检测等共享服务1500余次。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关于促进技术交易、设备共享的奖励补助实施细则》,对西安地区技术吸纳单位、大型仪器共享提供及使用单位进行奖励补贴。

三是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咨询服务。培训企业政策联络员,累计为近千家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兑现技术交易补贴2000多万元、设备共享补贴近600万元,帮助300多家企业扣除减免税费16亿元。

四是促进高校院所和企业技术需求对接。举办科技大集市、成果交易会、投融资对接会等各类产学研交流活动120多场次,参加人数2万多人次。组织西安地区19所重点高校院所与2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对接,促成近千名科技人员为企业提供对口服务。

五是加强联合共建。科技大市场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船705所等部分高校院所建立了资源共享合作关系,与上海公共服务研发平台、深创投、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等发起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战略联盟。

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西安市依托龙头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在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旅游、文化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领域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发展技术领先、具有市场活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组建各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西安市相继组建了石油服务、生物医药、电力电子、物联网、卫星应用、现代服务业等14家产业技术联盟,涉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西安重点优势产业,涉及650多家企业和高校院所。西安市还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产业联盟的管理与协调,促进了行业内资源有效整合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合作,形成了卫星应用、物联网、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11年,仅石油产业技术联盟产值就达31.5亿元,较上年增长了314.4%;西安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联盟申报的“国家(西安)创新药物孵化基地”项目获得卫生部、科技部批准,成为全国15个创新药物孵化基地之一。

在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西安市以建设产业基地、培育重大项目为重点,市本级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300万元,“两区两基地”(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经开区、西安航天基地、西安航空基地,下同)配套资金5930万元,争取中省支持资金4.84亿元,支持了一批发展速度快、扩张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06亿元。

在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上,西安市争取到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推进科技文化融合工程;启动“软件新城”建设项目,支持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与兵器集团、中航集团、中电集团、北车集团建立四大成果转化基地;依托航空集团培育了飞机空调车产业化、赛龙叶片精加工生产线等一批“军转民”、“民进军”项目;策划的卫星应用和云计算产业化项目已经签约入区。

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大厅

科技大集市军民融合专场

创新科技金融合作模式,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瓶颈

西安市加强科技金融创新合作,依据科技部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联合出台的《促进科技和金融合作试点实施方案》,出台了《西安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方案》。

在设立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引导资金方面,西安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设立1000万元的财政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引导资金,鼓励银行降低企业贷款门槛,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市科技局与西安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以及两家担保公司签订了着眼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合作协议。2011年,市科技局向银行推荐拟贷款科技企业92家,已经有45家企业获得贷款2.85亿元;通过西安创业投资联盟组织了5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与“两区两基地”的科技企业进行对接,已累计引入投资额13.46亿元,投资22家西安科技企业。

在积极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方面,西安市建立了由主管副市长牵头,金融、财政、科技等部门联动的协调机制,为企业融资开辟“绿色通道”。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累计投入资金3.87亿元,支持百余家科技企业规模发展、上市融资,培育中小板、创业板后备企业。市政府把积极争取高新区进行“新三板”试点作为统筹科技资源的一项重点任务。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协商筹建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科技金融试点园区”。

推进产业园区先行先试,提高园区的资源承载聚集力

西安市以“两区两基地”为重点先行先试区,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流动聚集,打造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先行示范区。

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完成了1000亩的“科技谷”规划设计和基础配套,与沣东新城联合高校院所共同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区,启动了330亩企业孵化器(协同创新港)建设招标工作,与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现代制造服务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努力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把专业科技园区作为促进和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区和承载区,重点打造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兵器产业基地,实施“四大功能区+四大服务业聚集带+八大产业基地”的“448”产业布局战略。

西安航天基地积极探索军民融合的新机制,设立50亿元的“西安航天新能源产业基金”,大力支持卫星产业园建设,启动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合作的“西安北航科技园”项目,努力打造具有民用航天产业特色的“军民融合型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航空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成众多高技术项目的入区,累计注册航空产业链条中的高技术企业超过360家,并与多所高校和研究院达成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航空三维光学测量技术、超临界制氢和光催化制氢项目等多个项目的合作意向。

统筹科技资源是一项复杂而宏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将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以西安科技大市场为平台,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为西安创新型城市建设作出新贡献,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探索新路径。

猜你喜欢

西安市高新技术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亲子创意美工展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家乡
西安市第四医院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123的几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