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多种因素将拉动畜牧业发展

2012-07-07纹草

中国畜牧业 2012年23期
关键词:畜牧业畜牧畜禽

本刊记者 纹草

在2012年全国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上,与会代表汇报交流了各地2012年的畜牧业生产情况、工作经验、存在问题及措施建议等,并对畜牧业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就生猪、蛋鸡、奶牛产业发展趋势,宏观经济走势对畜牧业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以及畜牧信息化建设等内容进行充分交流,现予以整理,以飨读者。

一、后市预测

1.生猪。从全年发展情况来看,待宰活猪价格呈两头高中间低走势。在饲养成本不断上升、年末传统消费旺季的双重影响下,预计生猪价格年前将会小幅上涨,可能会持续到明年3月。而且受今年价格低迷影响,饲养量增长幅度将下降,在市场供需杠杆作用下,明年价格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下滑。

2.禽类。2012年禽类产品相对稳定,只有鸡蛋下降幅度大。年末消费旺季,禽类产品价格将会小幅上扬,但幅度不会太大。

3.牛羊肉。牛羊肉价格一直坚挺,特别冬季是牛羊肉消费主要季节,春节前后牛羊肉价格仍将居高不下。但在当前这样高价位的态势中,上涨幅度有限。

二、存在的问题

1.养殖效益波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突出。近年来,全国生猪价格波动频繁、波幅增大,饲料价格不断攀升,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对以生猪为主导产业的畜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带来挑战。

2.发展规模养殖与用地、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近年来,各地调整了土地利用规划,宜养区大幅减少,规模养殖用地难;加之规模养殖与规模种植不协调,畜禽粪污治理和环评等投入大,限制了产业增量发展和助农增收的空间。

3.产业发展技术要求高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不足的矛盾突出。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大,从业者素质总体上偏低,新型职业养殖农民培训不足,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难度大。

三、宏观经济对畜牧业的影响判断

与会代表认为,受经济环境影响,今后一个时期,以饲料、人工和占地为主的养殖成本将不断攀升,尤其是今年美国干旱将会导致国际饲料价格再度高涨,明年养殖业保发展、控成本压力较大。同时,融资难、用地难、治污难“三难”问题也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国家刚刚提出到2020年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这其中,畜牧业将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将有力拉动畜产品特别是营养、安全、绿色的高端消费市场成长。从长远看,畜牧业必须克服治污、用地、融资等现实困难,加快以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产业建设进程,通过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业素质形成更高的效率、更大的安全、更强的竞争力。

四、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

“十八大”提出了新的目标,政策上将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随着新政出台,经济回暖,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购买力提升,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必将拉动畜牧业的发展。行业内部,随着国家及各地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落实,能繁母猪补贴、畜禽保险、奶牛补贴等养殖业扶持政策的常态化,以及民间资本的进入,均将支撑畜禽生产的稳定。

为了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与会代表认为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全面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大力推进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规范养殖行为。新建规模养殖场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要求规划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村建设要严格按照“人畜分离”的要求,合理规划建设畜禽养殖场(园区),要加强对辖区已挂牌的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的日常监管,增强示范功能。

2.巩固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依托现有的畜禽良种场和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场,围绕畜禽良种需求,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技术路线,建立符合产业实际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畜禽自主繁育、良种供应以及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能力,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构建高档生产体系。认真组织实施畜禽种子工程和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加强良种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

3.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实施并落实好国家草原生态补偿与奖励政策,完善草原承包责任制,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继续开展草原生态监测,应用“3S”技术,建设“数字”草原。开展草原生物灾害监测与防治,加强草原火灾防控,建立健全草原火灾防控及扑救组织指挥体系,提高应急扑救能力。

4.提升现代畜牧业科技支撑体系。启动实施一批养殖、品种培育、防疫、饲草料加工调制、质量安全等重大畜牧技术推广工程,利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等示范平台,促进一批成熟的现代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集成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加大人才引进和技术引进力度,采取聘用制、合同制和“三支一扶”等形式,吸收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充实县乡基层畜牧兽医推广队伍,不断改善和优化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结构。加强畜牧业科技教育和培训,强化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培养,着力提升科技水平和业务能力。

5.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场备案、养殖档案建立、生鲜乳生产等监管,强化养殖环节投入品质量控制。加快推进兽药GSP实施进程,开展兽药连锁经营示范,探索兽药经营新模式。积极宣传贯彻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加强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监管,加大产品抽检力度,确保饲料产品质量安全。

6.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围绕开发高端市场,重点扶持产业链条比较健全,产业带动能力强的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创新畜牧业经济运营机制,大力发展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参与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引导和支持加工企业和技术服务机构参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扶持散养户通过联合实现规模经营,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快速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7.认真做好统计监测工作。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数据质量;二是创新监测工作方式方法,实行季度监测工作例会制度,开展对监测点的现场调研;三是开展考核活动,考核结果与信息采集人员年度工作实绩挂钩;四是强化日常督查与指导,密切与信息采集人员的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提高统计监测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畜牧业畜牧畜禽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